研究思路 公私募基金經理研究上市公司的思路和方法
■私募界
我幾乎不坐在辦公室里,總是不停地走訪公司和機構投資人。
只要我們所拜訪公司的CFO在會面時關上了門,他們的股票通常就會一落千丈。因為他要么是不想讓別人聽到公司的經營情況,要么就是正在對我們撒謊,還不想讓同事知道他是個說謊的人。
當我們發現,公司的接待者在給你寫一份材料用豪華紙張,寫錯時一張一張撕掉,絲毫不覺得可惜,我們就會對這家公司的成本控制感到憂慮。
——安迪·凱斯勒
在上市公司的研究方法上,公私募基本沒有差別。不過私募通常研究力量、信息和平臺較公募薄弱,只能集中于某些行業,但他們的細致和全面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公募。
我們都會盡一切可能去了解行業和公司,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側面。
——私募之英
我做投資完全依據公開信息,從不依賴任何內幕消息。
——李克華
■公募界
考察上市公司,不要光看企業本身,更要與企業不同部門的人、供應商、客戶、貸款銀行以及券商等第三方機構去溝通。
——粱豐
上市公司研究無需更多的語言,當我走進瀘州老窖的釀酒車間時,我是從歷史的曲折、而不僅僅是數字的意義上把握它。
——邢修元
本刊點評
人們通常認為,私募主要是靠關系和內幕消息謀生。這里我們卻看到,某些私募在研究上市公司的嚴謹度上,甚至比公募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對被無數次強調的定量分析而言,在幾乎所有公私募經理那里,實地調研和定性分析都被賦予了突出的意義。
投資制度
公私募基金經理對彼此投資流程和投資靈活度的認識
■私募界
如果放開私募,公募將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如果私募拿公募的幾個億做研發、跑市場,很多事情都搞定了。
公募受的約束較多,不但不能用太多的賬戶分倉,還要進行信息披露。
——楊成義
在投資自由度上,公募和私募存在巨大差異。公募基金章程明確規定,公募基金不能買ST股,基金經理通常也不敢買ST股,而私募就不受這一約束。
——李克華
當前股市已經不再具備投資價值,我選擇了全部清倉,把錢還給投資人。
——陳逢元
■公募界
公募基金的限制多一些,我們必須通過組合投資來分散風險。
——王亞偉
國內公募基金經理的考核偏短期化,使得公募基金相對私募,有時甚至更關心股價的中短期表現。
——王春
公募基金的成功運作,有很多幕后英雄。
——邢修元
基金經理的價值,是在投研團隊對股票基本價值作出判斷和分析的基礎上,作出選擇,控制風險,或安排出更好的交易策略。他無法離開團隊的支撐。
真正的投資決策,在平時的溝通中就完成了,投決會主要起表決和確認的作用。
公募基金經理的風格,必須融入公司的風格,否則他的投資不可能做好。
——梁豐
投決會主要對資產配置和行業配置給出指導意見,在此基礎上,基金經理再做一些具體的行業和個股選擇。
——呂一凡
本刊點評
基金公司的百年基業,如果取決于某個基金經理的去留,確實非長遠之策,強調團隊、淡化個人,也無可厚非。公募基金由老百姓的血汗錢拼成,監管上給予諸多限制,也在情理之中。
對于準基金經理來說,加盟公募基金,意味著獲得強大的團隊支撐,同時也要“帶著鐐銬跳舞”。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有充分自信、追求大師境界者,自然就轉投私募,或自創私募了。也只有后者,才能出現巴菲特、索羅斯這樣的投資天才。
市場認知 公私募基金經理眼中市場情緒和行為對投資的影響
■私募界
私募通常首先考慮市場會怎么想、怎么做,因為他們知道,市場先生永遠是對的。
公募對市場的敏感度,則遠沒有私募那么高。他們總覺得市場是錯的,自己是對的,而謀求從市場錯誤糾正的過程中獲利。
——楊成義
大多數人買股票、是為了以更高價格賣給別人的時候,就是你應該離開的時候了。
——陳逢元
無論是在市場的頂峰,還是谷底,都沒有人會搖鈴通知你。
我們判斷入市時點的方法,就是努力去了解其他投資者的想法。如果所有的投資者都說這個市場很好,那你最好不要進入;如果大部分都說,這個市場不可能很好,那就是你進入的時候了。
——安迪·凱斯勒
■公募界
用市場的邏輯去分析現有的股市,就像西醫說,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對癥下藥就能治好。再用政府的邏輯,就像旁邊有個中醫說,這不對,這是受風寒了,陰陽失調。你再問西醫,西醫該怎么回答呢?西醫只能說,我又不懂中醫,我就不這樣認為。
——朱平
隨著市場日益有效,試圖通過基金運作超越指數,將越來越困難。
——吳劍飛
投資進出時,你除了關注估值,還應考慮如股改,配送股、企業短期事件,甚至是投資者的一個推論、市場整體資金的一個偏好。
——粱豐
本刊點評
較公募而言,某些私募可能更善于利用市場和投資者的情緒,例如“敢死隊”凌厲兇猛的操作。而學院派作風較重的公募經理,雖然也會以市場為參考,卻始終不離“估值”這一主線。
但無論公私募,都反復強調投資者情緒和行為對決策的特殊重要性。彼得·林奇有個“雞尾酒會理論”,說每個人都談論股市時,市場就已經很危險了。業余投資者,不妨好好學學他們的反向投資思維。
經理之路 公私募經理的成長和成功之路
■私募界
最難的是開始建立投資理念的時候,整宿無法入睡。規律找到、數據庫建立后,只需做相應增補,完善就可以了。
我的投資思路,任何人都能模仿。如果再能像我這么努力,完全能達到我的水平。
——李克華
我最初是為基金做股票和投資研究,接著去券商的研究所,從事宏觀和策略研究,有十多年的積累后,就出來做了。
——私募之英
初入市時屢戰屢敗。后來不斷精研大師的理論,并在實踐中反復檢驗,才開始建立起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投資理念。
——陳逢元
■公募界
先是到學校里教數學,之后攻讀國際貿易的研究生,畢業后開服裝專賣店,做營銷;得到同學推薦,去廣發證券做投行工作后,才對金融“一失足成千古愛”。
——朱平
如果我有優勢,那可能就是我做的時間比較長,各種行業和公司都投資過,失敗的經歷也比較多。
如果沒有交易員背景,對市場應變的感覺會大打折扣。
投資出現失誤,哪怕是小問題,也一定要找原因和總結,不斷改進。
——梁豐
成功的基金經理,各種學科背景的都有。
計算基礎打得相對牢一些,可能是理工科背景的相對優勢。
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助理,再到基金經理,是基金經理的正常和完備的成長過程。
——呂一凡
獲金融學學位后,進入了號稱“基金經理搖籃”的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金融部,后進入基金公司,經歷產品設計經理、研究員、基金助理,最終成為基金經理。
——吳劍飛
優秀的基金經理有兩個關鍵詞:時間與反思。專業投資者只有拿出更多的時間翻石頭,找到金子的概率才能比別人大。
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還必須不停地反思,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
——王勁松
好的投資者,要從做基礎研究起步,才能形成自己的投資原則;要多多實踐,實踐是根本;要多讀書,多向周圍的人學習;要依靠團隊;要經歷完整的牛熊市循環,才能練就長期持有的眼光和耐心。
——王春
本科學物理,碩士學金融。畢業后直接進基金公司,先后做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公司大部分基金的助理都做過后,開始身兼兩只基金的經理。
通過向優秀的基金經理和同行請教,有助于避免投資過度激進。
——王黎敏
本刊點評
無論公募還是經理,其成長之路都少不了兩個關鍵詞:研究和失敗。研究能力是專業投資者的最關鍵素質,研究培訓是專業投資者最不可或缺的歷程,研究實踐則是專業投資者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當然,公募經理走的多是學院派的研究成長之路,難免有同質化問題;私募經理走的則多是自學成才和自我覺悟之路,也就難怪特色如此鮮明了。
筆者交流過的基金經理,沒有經歷過失敗的,幾乎沒有。投資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然后找到自己的路的不歸路。專業投資者的宿命,幾乎都要先摔得頭破血流,方能涅磐成圣。所以過去潦倒失意的投資者,拂心處切莫停手,也許你的投資春天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