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系統反腐風暴近年來從地方漸漸刮至中央。2006年12月底鄭筱萸被查前后,地方藥監系統案發者至少有五名廳級官員,另有十余名處級官員,涵蓋藥品注冊、醫械審批和市場監管等職位。與前些年交通口相似,藥監官員正成為腐敗高發人群。
據《財經》記者調查,地方藥監官員出事集中在兩個時期:其一為1998年至2002年,彼時正值各地方藥監機構組建,給醫藥企業提供便利、通過人事提拔及辦公樓工程牟利等,成為當權者斂財之道;其二是2003年至今,期間藥監系統權力膨脹,案發多集中于醫械審批與藥品注射領域。
2002年8月,原浙江省藥監局長周航被判死緩,成為全國藥監系統第一位“落馬”省級局長。他曾與李真、胡長清等一同被列入最高人民檢察院制作的《罪案鑒戒》電教片,成為藥監系統內部典型個案。
現年58歲的周航經歷了從醫藥管理局長到藥監局長的轉型,他所受266萬元人民幣和17萬元美金賄賂中,共涉及56人188次,事涉藥品審批、干部提拔和工程外包等。其中有15名企業主因GMP認證托其幫忙并給予賄金。
繼周航之后,2003年11月,原廣州市藥監局長楊衛東案發。他在自1998年8月至2003年4月間擔任廣州市醫藥管理局局長、市藥監局長期間,受賄共計44.8萬元。其后,又牽出廣州市藥監局信息中心主任梁向東、花都藥監分局局長譚剛毅、稽查科長任賀華。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利用購買醫療器械、工程承包機會收受企業賄賂,另向楊衛東行賄謀取職位。
2004年10月,原吉林省藥監局副局長于慶香被查,其因受賄100余萬元、另有1100余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15年。該局注冊處副處長陶立軍亦因受賄同期領刑。兩人涉案均和藥品審批、注冊有關。其中,于慶香歷任吉林省衛生廳藥政處長、省藥監局注冊處長、副局長。在2002年“地標升國標”時,于慶香經手的批文超過1000多個。此案成為中央反商業賄賂領導小組2006年通報的十大案件之一。
2005年,湖北省原荊州市藥監局局長趙長玉因受賄40萬元被公訴,事涉辦理藥品批發許可證、辦公樓裝修等方面;同年1月,原福建省廈門市藥監局市場監督處長陳健平被捕,后因受賄罪一審量刑八年。他將藥監腐敗延伸至藥品監管的末端——市場監督、管理及查處制售假劣藥品等。
陜西藥監系統亦是腐敗重災區。2006年5月下旬,曾任陜西省藥監局注冊處處長、規劃財務處處長的米養素(副廳級),因涉嫌在2002年藥品換號工作中收受企業賄賂,被省紀委立案調查;2006年7月7日,西安市長安區藥監分局借更名掛牌之機,向31家涉藥單位索取贊助費17400元,此案被中紀委查處并全國通報。陜西省藥監局長李榮杰在談此兩案時坦稱,藥監系統“權力過分集中或個人手中掌握的權力太大”,應以“分權、制衡、監督的原則”完善制約機制。
2006年12月26日,原遼寧省藥監局長張樹森因涉嫌貪污、受賄罪被捕。兩周后,遼寧省政協宣布免去其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副主任一職。《財經》記者采訪得知,張案導火索為是遼寧省審計廳的一項例行審計,發現該局“小金庫”有30萬元左右資金被張樹森及當時原局辦主任梅永成等人私分。檢方介入調查后發現,張樹森還大量收受醫藥企業的賄賂。
今年2月17日,深圳市檢察院“涉嫌受賄”對浙江省藥監局局長鄭尚金實施刑事拘留。據證實,鄭受鄭筱萸案牽連,經最高檢指定由深圳檢方偵查。
鄭尚金現年61歲,曾歷任浙江省義烏市委書記,金華市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2002年出任浙江省藥監局局長、黨委書記,其前任正是首位“落馬”省級藥監局局長周航。
中國藥監曲折路
1978年,國家醫藥管理總局成立。屬國務院直轄下的衛生部代管局,將中西藥品、醫療器材生產、供應等收歸統一管理。
1982年,在機構改革中,該局被劃歸國家經委領導,改名為“國家醫藥管理局”,降格為歸口管理藥品工商企業的主管部門。1988年又改回國務院的直屬職能局。
1984年,《藥品管理法》頒布。首次以法律形式,規定了藥品的行政管制機構和藥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及相應的行政處罰措施等。
1994年,國務院發布53號文,授予國家醫藥管理局頒發《藥品生產企業合格證》和《藥品經營企業合格證》的權力。這使得藥業市場準入進入“兩證一照”的程序。藥品注冊審批等行政監管職能歸衛生部藥政司,而級別更高的國家醫藥管理局只是進行行業準入管理。
1998年,國家藥監局成立。由衛生部藥政司與國家醫藥管理局合并而成。原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鄭筱萸成為第一任局長,原衛生部藥政司司長邵明立(現任國家藥監局局長)任第一副局長。
1999年,鄭筱萸開始推行省以下一體化垂直監管體制,至2001年完成。同年開始推行GMP認證,自2001年起強制推行。
2001年,新《藥品管理法》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立法仿照了美國藥監模式,將藥品監管權統一交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完成。
2002年,GMP認證權下放地方,同年開展“地標換國標”工作。
2003年4月,成立剛五年的國家藥監局更名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原來藥品監管的基礎上,增加對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的安全管理。
2005年6月22日,鄭筱萸被免去國家藥監局局長、黨組書記職務,后低調出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
2005年7月8日,鄭被免職僅半月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原醫療器械司司長郝和平及其妻因涉嫌受賄被刑拘。
2006年1月12日,國家藥監局原藥品注冊司司長曹文莊被立案調查。
2006年12月22日,鄭筱萸被“雙規”。 2007年3月,鄭筱萸被“雙開”并移交最高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