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騰訊、百度等強勁對手,MySpace怎樣在中國復制美國的成功
2007年4月12日,打開MySpace.cn的網頁,只能看到一行“中國領先的Web2.0網站正在建設中”的字樣。原計劃3月推出的“MySpace中國版”(MySpace.cn),因擔心網站不穩定,已計劃延至5月推出。
作為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社交網站,MySpace是Web2.0潮流的代表,全部內容來自用戶創造。2005年,新聞集團創始人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開出5.8億美元的天價將其收購。
如今,默多克希望把MySpace推入中國。他的中國妻子鄧文迪正與新聞集團的高管一起,在為MySpace.cn的推出進行最后的忙碌。
在電視、平面媒體領域獲得巨大成功的默多克,已經與中國打交道20多年,這次能夠成功嗎?在MySpace之前,還沒有一家跨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取得特別顯著的成績,受挫的案例倒是比比皆是,比如億貝(eBay),比如雅虎(Yahoo!)。
未雨綢繆
2003年7月,兩個年輕人,湯姆安德森(Tom Anderson)和克里斯德沃爾夫(Chris DeWolfe),在美國加州創辦了MySpace——他們的口號是“交朋友的地方”(a place for friends)。
這個社交網站為用戶提供個人博客、群組、照片、錄像、音樂等多種可與朋友互動的功能。被默多克收購之前,MySpace的注冊用戶數是2000萬人;收購一年后,2006年9月,注冊用戶數已經猛增四倍至7830萬人。
今年4月12日,根據Alexa.com的統計,MySpace在全球的流量排名第五,僅在雅虎、MSN、Google和YouTube之后,在美國國內的排名則僅次于雅虎和Google。統計公司hitwise的數據進一步顯示,目前MySpace在美國同類網站的市場占有率高達75.56%!
2006年之后,MySpace先后在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德國、法國和日本推出本地版,頗獲成功。英國版2006年5月推出后,來自英國的注冊用戶數從2005年的94.5萬增長到2006年9月的590萬。據Alexa.com的統計,英國版目前在英國全國網站排名第六。現在MySpace的用戶中,有三分之一是國際用戶。
在全球同步鋪開之時,去年9月,鄧文迪悄然訪問北京,期間接觸了中國著名的博客網站Bokee與百度,但均未有實質性進展。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同期與高盛的一次會議上,默多克表示,鄧文迪與新聞集團高管正在努力尋找方法,使MySpace進入中國時,避免遇到谷歌(Google)、雅虎(Yahoo!)碰到的政治障礙及“惡劣天氣”。
在MySpace之前,已經進入中國的跨國互聯網巨頭有雅虎、eBay,亞馬遜,谷歌(Google),這些巨頭無一例外遭遇過各種挫折,歸納起來,最主要是總部授權和政府關系。
總部授權指對中國區的授予權限。一些中國公司被外資并購后,最直接的感受是大量事務需請示總部;加之總部往往對各區設置嚴格的盈利目標,大大拖慢了決策進程和新業務拓展速度。
最極端的例子是eBay和亞馬遜。eBay收購易趣、亞馬遜收購卓越后,都棄用了原來的管理團隊,而將權限收歸美國總部,結果是業績均大幅下降,甚至eBay不得不走回頭路,將中國業務交給Tom在線經營。雅虎中國的主管則一再易人,最終也以與阿里巴巴合并了事。
政府關系,則是在中國做互聯網必須面對的另一個難題。去年1月,在未取得互聯網牌照的情況下,谷歌推出中文版Google.cn,結果引起軒然大波,谷歌中國一度瀕于撤退邊緣。
默多克自然不希望在這兩個問題上馬失前蹄。他雇傭了前微軟MSN的中國區總經理羅川,并選擇與IDG和中國網通前總裁田溯寧合作。
為了解決總部授權問題,默多克還將羅川的團隊納入股權體系。一位知情人士透露,MySpace.cn的股權結構是“四三三”,即新聞集團占40%,羅川的團隊占32%,IDG和田溯寧打造的中國寬帶產業基金占其余的約28%。
羅川曾在微軟工作過12年,離開微軟前擔任MSN的中國區總經理。在羅川的履歷背景中,有兩點為默多克所看重:一是羅川運營的MSN是“即時通訊+博客+門戶”,與社區類的MySpace較為接近;二是羅川成功幫助MSN在中國落地,通過與一家有上海市政府背景的中國企業合資,成立上海美斯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來取得牌照,較好地解決了牌照問題。
田溯寧與默多克夫婦早在默多克投資創建未久的中國網通時,便建立了良好私交。IDG與新聞集團亦早有交道,他們同為天極網旗下的ChinaByte的投資方。作為在中國時間最長、最成功的美國風險投資商,IDG不但經驗豐富,而且投資的許多互聯網企業未來也可以成為MySpace.cn的合作伙伴。
工商資料顯示,MySpace.cn所依托的公司是北京麥斯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06年12月14日成立,目前其身份是一家內資企業,已取得了互聯網牌照;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法人代表陳軍紅。這位1972年出生的年輕人從2000年即跟隨田溯寧輾轉操業,2000年-2005年擔任中國網通的總裁助理;2005年-2006年在網通香港任職,2006年至今任職于中國寬帶產業基金,田溯寧是這一基金的主席。
麥斯貝公司只有兩名自然人股東,分別是鄧文勇和李震。鄧文勇是廣州市天河區人,與鄧文迪一字之差,籍貫亦相同。
多人賽跑
解決總部授權與政府關系并不容易,但僅完成這兩項并不能保證在中國的成功,MySpace最大的麻煩是進入時機略顯晚。“中國已經有了很多MySpace類網站,MySpace進來,要與N多人一起賽跑。”社交網站51.com的創始人龐升東對《財經》記者表示。
51.com成立于2003年8月,號稱有5700萬注冊用戶,目前在中國垂直類社交網站中規模列前。但龐升東發現,成立才兩年的騰訊QQ空間已經跑到了前面,百度空間也有后來居上之意。
“我們的用戶與QQ空間在同一個量級上。去年我們比QQ空間多,但這幾個月被QQ空間超過了。”龐升東說,“現在最大的是QQ空間、51.com和百度空間,騰訊和百度每個月用戶都會增加500萬。中國總共才1億多互聯網用戶,沒幾個月就會被分光了。”
在這樣的格局下,在中國,沒有根基的MySpace要想突圍并不容易。
根據騰訊提供的資料,QQ空間始于2005年6月。截至2006年12月,其活躍用戶數達到5700萬,是國內人氣最高的在線社區網站。在百度2006年中國博客發展報告中,綜合每日訪問量和獨立用戶數,QQ空間位列新浪博客、MSN和百度空間之前,排名第一。
百度產品總監邊江對《財經》記者表示,百度已經是個完整的搜索社區,目前最核心的兩個產品是貼吧和空間。貼吧與空間已經整合,貼吧里的任何發言都可以進入空間,同樣,空間也加入了貼吧的功能。比如,李宇春吧,有1萬多個用戶加入這個貼吧,形成了圈子,這些用戶會展示自已的空間內容。
邊江說,“知道”、“百科”、“搜索”也和百度空間整合了,“找朋友”也已經做了,目前還只是百度空間里的一個服務,這些實際上構成了整個百度的一個搜索社區。業內有傳言稱百度今年下半年會推出即時通訊。
“百度空間現在放在百度頁面最好的位置——與其他功能一整合,不就是一個MySpace嗎?”51.com創始人龐升東說。
像騰訊、百度這樣在原有巨大用戶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網上社交服務,顯然比MySpace.cn從頭開始做容易許多。龐升東評論認為:“Myspace在中國還缺乏根基,實際上相當于拿錢讓羅川個人創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看羅川的能力。”
眼下,一些互聯網業內的資深人士還沒有將羅川歸入“中國互聯網圈內人士”,“他是IT人士。比說中國話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國市場和中國互聯網文化。”一位業內人士稱,“MySpace成功的關鍵一是本地化的力度有待加大,二是不要預期能重復美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