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應適時加息,實現抑制通貨膨脹、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平抑資產價格過度上漲、使中低入收者獲得實益等諸多政策效果
進入4月的第二周,“歷史新高”之類的字眼對于持續沸騰的中國股市,已經變得毫無新聞價值。至4月13日周五,滬指在3500點位再度站穩,而深成指已經沖過萬點。市場輿論很安靜,沒有聽到更多的驚喜,當然也沒有唉嘆。
此時此景此勢,再說“泡沫”、“風險”、“過熱”不僅不順人心,而且難離書生之見。警示已經很多,不過我們還是想提醒讀者,在股市熾熱的時候該想些什么?
中國社?;饡崩硎麻L高西慶參加了上周舉辦的“《財經》上海投資論壇”。據他透露,目前中國總額在4000億元左右的社?;鹩腥种辉诠墒?。為了防止這筆老百姓的“保命錢”出現投資巨虧,他的主張是“盯住基本面”,而基本面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關注公司治理結構。據稱,中國社?;饡鼇硪呀浵蛩富鸸芾砣税l出通知,要求每月定期報送持倉前十名上市公司的治理信息,并有意在今后將這些集中起來的信息加以提煉,最后形成“指標性要求”。
應當承認,高西慶提出了一個好主意。對于眾多投資實力不如社?;饡前銖姶蟮臋C構投資者,對于遠遜于機構投資者的個人投資者,向上市公司發出強制性要求可能會難得多,但盯住公司基本面的原理同樣適用。以往關于市場的大量經驗證明,公司治理結構是否足夠良好,對于其未來成長性、對于股東價值最大化關乎重大。用手指導或用腳投票,如果中國的投資者尚具理性,應當多在這方面動腦筋。
盯住基本面還有另一層更根本的含義,就是想一想中國的眾多公司到底值多少錢?或者說,該如何估值?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滬市A股市盈率已達39.62倍,深市亦達43.46倍,比去年同期18倍左右的水平翻了一番多。一年半來股指上揚300%,市盈率成倍增長帶來的“貢獻”當至首位。這就是觀察家普遍認為市場出現“泡沫”的主因。當然可以對高市盈率做出合理解釋,如新興市場特征、中國經濟奇跡,等等。但任何具備理性而且具備市場知識的人都明白,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哪個資本市場能夠憑借高的市盈率支撐而持續走高。具體到中國市場,則我們根本沒有理由幻想資本市場可能出現離開基本面的“奇跡”。
可能沒有人否認股市的高風險。隨之而來的競相涌入市場,既有投機性心理博弈,亦有無處投資的苦惱——后者正是在對負利率“用腳投票”。由此我們以為,央行適時穩步加息,可收一舉多得之利。
關于是否應當加息的爭議由來已久,爭議點之一,當前資產價格高主要源于流動性過剩,而加息對于抑制流動性幫助有限。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發表演講表示,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關注但不會以資產價格為依據。此確乎為中央銀行通例,但也應當看到,周小川同時指出在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多目標——促進經濟發展、就業擴大、國際收支平衡——中,最主要的目標是保持低通貨膨脹率。
當前的情況正好是中國的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率同步上漲,且有加速的跡象。今年來通貨膨脹漸次上行之走勢,目前年定期存款稅后利率2.25%左右的水平,幾乎必然地在年終成為實際負利率。特別是在當前通貨膨脹構成中,食品價格升幅為最高,正對低收入者形成直接影響。
中國實際利率水平過低并不具備經濟合理性。利率長期水平理應與企業投資回報相匹配,更應與通貨膨脹趨勢成正比。中國目前14%以上的投資回報與低于7%的貸款利息并存,無論如何解釋均太過悖謬。
更為重要的是,今年一季度的貨幣發放和信貸供給已經呈加速增長之勢。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7.27%,高于央行的全年目標16%;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3.96萬億元,同比增長16.2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2個百分點,比去年末高1.18個百分點。3月其他重要數據尚未公布,但投資的反彈之勢,已經可以預期。
由是,我們更有理由認為,央行適時加息,可實現抑制通貨膨脹、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平抑資產價格過度上漲、使中低入收者獲得實益諸多政策效果,是當前應作的選擇。
當然,匯率政策亦應適時相應調整,使本外幣政策得以協調,從而更好地起到調控宏觀經濟之效。
至于投資者,居安思危固是老生常談,但知易行難。當前可以觀察到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正是許多低收入者盲目闖入股市期待一朝發財。股市持續熾熱之時,人們普遍期待著搶進之后有新的巔峰,而且幻想自己必能在跌落前夜幸運逃離。更有許多人或相信或鼓噪,各種各樣的政治大事在前,如今年中共十七大,明年的奧運會,后年的建國60周年,市場跌不得也跌不起,必有政府之手緊緊托市,因此現在3500點入市“時猶未晚”。然而,昨天的教訓,鄰居的經驗,已經見得太多太多。愿與不愿,我們更相信市場的鐵律,并以此告讀者。股市熾熱之時,我們的主張是謹慎、冷靜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