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這樣做,我就會讓華旗失去我這輩子里不可能再遇的奧運良機。”
馮軍和李揚代表愛國者理想飛揚公司從奧組委官員手中接過奧組委紀念金盤。
馮軍有一個“30年”理論,凡是跟馮軍有過接觸的人基本上都能倒背如流:從1919年到2009年,每隔30年中國就會迎來翻天覆地的發展機遇,而到2009年,經過北京奧運會的洗禮,蓬勃發展的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矚目的明星,中國經濟將迎來騰飛的一刻,企業一定要抓住機會,否則將追悔莫及。
正是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馮軍這兩年成了奧運營銷和體育營銷專家。
國際化結緣奧運
華旗的自我營銷可以從2003年10月其十周年慶典為界,劃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華旗更注重具體產品的營銷,大部分營銷活動都圍繞著新品發布和銷量增長而做;而在十周年之際,華旗高舉國際化大旗,推出國際化品牌“aigo”,此后其品牌運作多于產品運作。
與此同時,從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到2003年10月8日華旗十周年慶典的兩年時間里,北京奧運氣氛日益濃郁。2001年12月13日北京市奧組委成立,2002年12月13日《北京奧運行動規劃》正式公布,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很難說馮軍的奧運營銷情結不是從那時候就已經蒙生。
“有兩種品牌一定要抓住奧運機會,一是消費類品牌,二是國際化品牌,當然,品牌本身一定要好,要對得起奧運的理念。”馮軍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愛國者實現“令華人驕傲的國際品牌”理想千載難逢的機遇。
華旗的奧運營銷技巧可歸結為兩大類:一是跟蹤奧運科技服務項目,尋求合作機會;二是積極參與其他知名體育賽事,如F1、足球聯賽等,向奧運概念靠攏,使體育營銷形成體系。
有所得到 有所放棄
馮軍的體育營銷投入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今年6月16日~18日3天時間里,愛國者六喜臨門。
漢密爾頓駕駛著噴有“aigo愛國者”Logo的全新賽車,摘得F1美國站冠軍;愛國者車隊隊員朱戴維、朱胡安包攬亞洲方程式國際公開賽(AGF)北京站冠軍和季軍;愛國者大學生足球隊,在中甲賽場以3∶3逼平領頭羊廣州醫藥隊;中國國家隊隊員邵佳一成為愛國者數碼相機代言人。
最重要的是最后“兩喜”,它們與奧運會直接相關。
6月18日,北京奧組委在京宣布,北京愛國者理想飛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語言培訓服務供應商,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語言培訓服務;負責過15屆冬季和夏季奧運會的市場營銷大師、國際奧委會首位市場部總監——麥克爾#8226;佩恩決定加盟愛國者理想飛揚公司,成為其體育營銷戰略顧問。
這6件喜事的到來,恰逢馮軍38歲生日,馮軍滿臉洋溢著喜悅。不過,他也有所放棄,這幾年,由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品牌營銷上,對公司的具體業務關注不如以前細致了,他被很多人誤解,這是他略感遺憾的地方。但是他并不后悔,“如果我不這樣做,我就會讓愛國者失去我這輩子里不可能再遇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