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話找凳子,你相信嗎?坂村健先生可以隨時用手機撥通一個號碼,輸入凳子的ucode信息,就可以立刻知道凳子的三維具體信息,這是在整個辦公環境都實現普適計算后才能實現的結果。
時至今日,信息成幾何級數飛漲,辦公環境中遇到的不再是缺少什么,而且如何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
在6月19日,由《計算機世界》報社、《微電腦世界》雜志社承辦,理光軟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中日電子政府應用技術協議會(e-GAT)協辦的未來辦公室趨勢論壇上,我們看到,未來辦公的大幕已經悄然揭開了一個角。
信息泛濫阻礙辦公效率提升
“網絡就是計算機”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人,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未來的辦公環境肯定是網絡協作的方式。
沒錯,現在已經得到實際應用的辦公方式多數都是基于網絡協作的,它能讓更多的人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能上網,就可以進行辦公交流,這些電子化的信息能夠靈活地傳送到地球的任何一個有網絡的角落,看上真的很美……
好了,我們看看現在企業的辦公室中會遇到什么情況: 除了常規的郵件、電子文檔等可以在網絡上流通的文件外,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面對著大量非電子化的產品,而對于那些制造型企業而言,辦公室中流通的是大量產品的樣品、零件,這些不能實現電子化的東西逐漸讓辦公效率降低,往往一個很小的零件就能讓一群人為此翻箱倒柜半天……
因此,網絡化并不能完全解決現代辦公效率提高的問題,有時候它反倒會降低辦公效率。
普適計算與uID
Ubiquitous Computing,無處不在的計算,或者被稱做普適計算,它將計算機引入現實辦公空間中的各個角落,用基于WLAN、UWB、藍牙等無線鏈接技術將這些不同節點、不同結構的計算機串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可識別并管理的計算環境。它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局域網,更像一個泛化的計算環境,一切和辦公或管理相關聯的設備,哪怕就是一紙文書,也能通過RFID標簽成為計算環境中的一分子。
基于Ubiquitous Computing,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坂村健先生提出了uID架構。uID架構非常類似RFID,所不同的是,為區別物體,為uID內部分配了128位的ucode代碼,因為代碼足夠長,因此它包含的信息量足以為現實中的任何物體或場所賦予一個準確的標示。比如: 中國北京工人體育場某排某號的座位,這些獨一無二的準確標示,讓普適計算環境可以準確地為任何物品、場所做出清晰標示。
為了適應辦公環境中小到一張紙,大到生產設備的需求,uID可以有各種表現形式: 對于一張紙,uID可以是一個薄薄的RFID標簽,通過被動掃描來體現出自己的信息,也可以是有源uID,通過UWB等無線傳輸技術來主動向周圍傳達自身的屬性。
通過向物品中嵌入ucode,可以使管理變得非常容易。例如,辦公室里有各種各樣的物品,可以給所有物品都分配一個ucode,這樣通過普適計算環境就可以提供四類主要的功能。第一,記錄物品基本的特性和購買信息,是在什么時候、由誰、從哪兒買來的,以及有沒有享受減價無償退貨等信息; 第二,記錄物品存在的空間位置信息代碼,可以詳細地表示類似于“從東口進入,在2層的擱架上的第二段”這樣的三維空間的具體位置。第三,將紙質文件與電子文件產生一對一的關聯,因為辦公室的文件不會全部電子化,也需要保存紙制的原版資料。通過uID可以取得紙質的文件與虛擬空間里的相應內容的對應關聯; 第四,根據ucode的空間位置信息代碼,就可以知道用戶的位置,因此能及時對此位置的燈光、空調等電子設備進行調整,比如離開會議室,可以自動關燈、關空調。
用電話找凳子,你相信嗎,反正坂村健先生可以隨時用手機撥通一個號碼,輸入凳子的ucode信息,就可以立刻知道凳子的三維具體信息,這是在整個辦公環境都實現普適計算后才能實現的結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其實計算機可以無處不在。
改變信息管理方式
其實在沒有uID概念的時候,銀行、證券等行業就已經開始用分散管理來降低風險,避免地震等不可預知的災難; 后來在IDC等領域,又流行集中化管理來減少管理費用的支出。這些應用領域雖然大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通過或分散或集中的方式降低風險、成本。
辦公環境也一樣,兩個協作的部門如果不安排在一個辦公室,甚至被分散到不同的大樓里,那么他們的協作效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而辦公室中需要存檔的資料也許今生都不會再被翻閱,但是作為檔案要長期保存,這類的資料就不能占據寶貴的辦公室空間,要轉到庫房甚至其他位置。這些看上去如此簡單的事情在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會有人關注,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是致命的、不可挽回的損失。
不過這些貫穿在整個辦公環境中的問題在網絡化社會中并沒有變得簡單,反而因為信息的爆炸更加混亂,因此對于未來的辦公環境而言,普適計算不僅僅是一個分散管理的范疇,而是基于分散管理基礎上實現的再次統一,它不同于以前那種對辦公室空間的分割,而是根據不同的價值觀再次被組合,是一種新的切分方法,這種新的切分方法正是新的辦公室設計所尋求的。
當然,uID也是基于RFID概念來實現相互的交流和溝通,它更像是一種策略而不是一種技術。不過在信息化社會中,就像軟件工程一樣,沒有好的策略,你即便擁有一流的程序員,也不一定能做出最杰出的產品。因此uID也被靈活地設計成有源、基于UWB通信的主動信息點和通過RF的被掃描信息點,他們為整個信息分類提供了有條理也有方向的管理方式。
鏈接:理光的uu-office
其實我們也很奇怪,為什么未來辦公技術大會上出現的多數是日本公司,而他們很多又都是我們熟悉的生產打印機、復印機企業。比如理光,一個在我們腦海中存在了幾十年的公司,從復印機到數碼復合機,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它的產品在進步,卻沒有想到,理光不僅僅在我們熟悉的硬件研發上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同時,在軟件與服務方式領域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精力,這是因為近年來IT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由硬件到服務”的轉變成為向顧客提供價值的核心理念。
株式會社理光常務執行董事國井秀子這樣給我們做了解釋:
隨著IT技術的發展,工作逐漸侵 蝕了個人生活,令人們感到這是一個緊張疲憊的時代。盡管我們的工作效率在一步步的壓榨下更高,但是我們要尋求滿足辦公的需要,更要尋求提高工作人士的滿意度。雙方的需求在IT時代經常發生矛盾。
理光的軟件研究部門提出了Ubiquitous Universal Office的概念(簡稱UU-office),ubiquitous譯為隨時隨地,universal譯為“遍及四方”的。其目標是辦公系統能夠真正地服務于人,實現“以人為中心”的辦公。以智能化為目標,整合設備和技術,構建現代辦公模型,讓人們實現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