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應用導向的市場讓PC廠商看到了在細分市場大展拳腳的機會,于是PC也開始了“時代潮”。“時代”PC將讓PC廠商走出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zhàn)的苦海。
這是一個“時代”泛濫的時代:網絡時代、讀書時代、個性時代、整容時代、VIP時代、信用卡時代、美女經濟時代、后高考時代……這也難怪,商家要推銷新產品、學者要推銷新概念、新新人類要推銷新行為,最簡便的辦法之一,莫過于給推銷對象度身定制一頂叫得響的“時代”帽子,以示其代表著趨勢和潮流。
這里絕無批判“時代”的意思。存在即為合理,吸引眼球沒什么不對,更何況,眾多以“時代”命名的產品概念并非只是噱頭。
近期PC的“時代潮”就是這樣。在電腦城轉上一圈,發(fā)現(xiàn)與“時代”掛鉤的PC驟然增多:“PC進入學習時代”、“PC進入信息安全時代”、“PC進入寬帶關聯(lián)時代”、“PC進入動適應性時代”、“PC進入3G時代”、“PC進入多媒體時代”……不一而足。
IT廠商一向以概念制造高手著稱,不少用戶對此懷有戒心,唯恐被廠商忽悠。但有跡象表明,此次“PC泛時代風潮”還是有些真貨的——它所指向的,是PC市場愈演愈烈的同質化競爭,及由此而來的近乎慘烈的價格戰(zhàn)。
走出同質化競爭的前提是市場細分,近期市面上這樣那樣的“時代”PC,瞄準的正是經過“細分”的客戶群。譬如聯(lián)想的“PC進入寬帶關聯(lián)時代”,定位于“享受數字家庭的樂趣”的客戶,聲稱能方便地實現(xiàn)家庭內部信息設備的互聯(lián)互用;惠普的“PC進入動適應性時代”,主攻“一心想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的商用PC用戶,聲稱能動態(tài)地適應商用PC頻繁的系統(tǒng)升級;TCL的“PC進入學習時代”,主打教育市場,理由是目前中國20%的家庭買電腦是為了教育;清華同方的“PC進入信息安全時代”,瞄準的則是對信息安全特別關注的客戶,因為病毒和黑客攻擊讓他們寢食難安。
此次針對市場細分的“時代”PC,不少是被廠商作為核心競爭力著力打造的。其中,TCL的“學習PC”和清華同方的“信息安全PC”,都從芯片做起。TCL把文曲星的學習方案做成集成塊內置到PC中。清華同方將TPM安全芯片嵌入到PC主板上,聲稱能提供“目前世界上密級最高的硬件信息安全保護系統(tǒng)”,而公司的核心發(fā)展戰(zhàn)略,也定位于打造能夠將“信息安全DNA”全面植入包括研發(fā)、生產、銷售、服務在內的PC業(yè)務價值鏈。
“泛時代”市場細分還有一個推動因素,那就是PC已經從產品性能推動,轉向應用推動—因為硬件的進步遠遠超過了應用的進步,這使人們買電腦時已經不太計較CPU的速度、硬盤或內存的容量這些硬件指標,轉而關注:我買電腦能做什么?這種應用導向的市場是有技術含量的,這讓廠商看到了施展拳腳的舞臺。
在這股“泛時代”潮中,前幾年業(yè)界蔓延的“像賣大白菜那樣去賣PC”的悲觀情緒漸漸退去,PC廠商開始重新打量起這個曾被稱做“雞肋”的行業(yè),“PC不是雞肋,而是一個越來越有做頭的行業(yè)”(清華同方計算機系統(tǒng)本部蘇皖大區(qū)經理張偉)。時間已經證明了這個觀點:PDA、隨身聽、BP機這些曾經流行一時的信息終端都與市場漸行漸遠,剩下來的惟有PC。應用舞臺的擴大將使PC跳出價格戰(zhàn)的苦海,找到提升附加值的新路徑。從這個角度看,“泛時代的PC”也許正是PC廠商苦苦尋求的那片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