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二個試駕月,編輯們對A1也更加熟悉起來。
大家關注的焦點,也從初始的新奇,轉向它在日常使用中的方方面面。
與車相處其實與人相處一樣。初識時,印象的好壞主要取決于那些外部顯現的特征。對人,是外表的好壞,待人接物的方式,對車,則是造型的優劣,動力性能的高低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了解到了一個人的真性情,而對于車,同樣會發現它的很多特點。其中有可能有小瑕疵,但也會有貼心之處,正應了那句老話兒——“日久生情”。
“小”的方便
A1擁有比典型AO級小車還要小巧的身材,所謂AO級,即為緊湊級小型車,如206、派力奧等。對此,在對A1的首次試車報道中我們就有討論,認為它是一款介于微型車(QQ與奧拓)和AO級車之間的小車,但三維尺寸更接近于AO級。當時的討論,主要集中在這樣的尺寸在車型定位,以及一些理論設計層面的話題。而通過兩個月來的實際使用我們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到了它所能帶來的方便。
以往慣于駕駛A級車(即如高爾夫、307、福克斯)以上級別車子的編輯們,在開A1時感覺到,無論是在寫字樓的地下車庫,還是在路上的停車場,亦或路邊那些緊俏的臨時的停車位,地方從未如此的寬敞,泊車從未如此的方便,可以說想怎么停就怎么停。
除了停車方便,在繁忙擁擠的街道中,駕馭A1同樣異常暢快。1.3L的發動機為A1提供了不錯的動力儲備,而韌性十足的懸架和靈活轉向,則更使這輛小車如魚得水般穿梭于滾滾車流中。該車整體的車身剛性,也給編輯們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A1顛覆了以往人們對國產車車身松垮,剛性不足的認識,高速轉彎、穿樁測試,甚至在惡劣路況下,車身都表現得整體感十足,緊湊結實、絕無異響,給駕駛者以充足的信心——這是一輛值得信賴的小車。
以往在歐洲及日本出差時,看到停滿街邊的五顏六色的小車,總會思忖是否是窄街老巷的環境,造就了這些小車的國度。兩月來,則真正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中國的都市最需要的,其實正是如A1這樣的小車。它們操縱靈活,停車便利,占用空間小,污染小、能耗低,可以有效緩解和解決如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因汽車保有量巨大所帶來的停車難、污染重等一系列問題。中國未來將更大規模地城鎮化,對于汽車消費,像A1這樣的小車無疑是最務實,也應該是消費者最佳的選擇。
日常考驗
盡管兩個月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但A1卻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它絕對可以從容面對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考驗。7月底的一個夜晚,一場暴雨突襲北京。街上積水迅速增加,兩個小時后,街上的一輛輛汽車已如一頁頁小舟飄蕩于汪洋之中。很多車因為進水,熄火在大街上。而當時雜志社的兩位編輯卻駕駛A1,順利完成了一次有相當距離的水中行車。他們在描述當時的情況時說,“會車時,水拍打在車門板上,真讓人感覺是在開船而不是開車,很多車都熄火在水中,這輛小車卻開了過去。”這次不凡的考驗,充分表明了A1的高通過性和相當不錯的涉水表現,盡管這不應該是我們渴求一輛小車的指標。但它這樣的性能,足以擺平你平日駕車時所能遇到的那些坑坑坎坎。
對于A1的另外一項考驗,其實與編輯部同事們的駕駛習慣有關。大家平日里總是運動試車,追求車的極限性能,日常駕駛時難免也會受些影響。這主要表現在高轉速換擋、大力剎車,較高速過彎等駕駛方式時常出現。起初,我們很擔心A1這輛小車能否經受得住這一輪輪的“魔鬼”考驗,現在兩個月過去了,小車沒有絲毫問題,也消除了起初對它的那些擔心。唯一的問題是,這樣的駕駛方式,一直不能讓我們對A1日常使用中的真實油耗,給予比較客觀的評價。第二個月,這輛車的耗油量有所降低,約為每百公里8.84升(開空調),多以半載為主。但這個表現,顯然無法滿足大家對于一輛1.3L車油耗的預期。因為車的油耗表現與車的駕駛方式密切相關,所以我們推斷,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采取更接近日常使用的駕駛方式后,它的油耗仍有下降的余地。
人性化設計
歸根結底,車是為人服務的,所以人性化設計在如今的汽車設計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我們很欣喜的看到,身為國產車的A1在這方面所取得的進步。 這里我以幾個細節為例。一是行李箱的車內開啟拉手,雖然這種小拉手現在已經廣泛出現在三廂車中,但能在A1這個級別的小車中出現,的確讓人意外。這種小拉手其實非常方便實用,省去了每次開啟行李箱都要使用鑰匙的麻煩。還有駕駛席座椅下的儲物抽屜,平時可以放兩瓶水或者其他的物品,也適合女士們的用車需求,比如存放開車時穿的平底鞋,還有方向盤下的兩個小置物槽,可以放置手機,錢包等隨身小物品,極大地方便了駕駛者的日常使用。
此外,車內B柱部位的內飾,設計師采用了與前后車門內飾一致的金色織物面料與銀色塑料的搭配,具有整體感,也符合當今汽車內飾家居化設計的潮流。由此可見,汽車內飾的材質和做工固然重要,但貼心的設計和色彩搭配同樣能為駕乘者帶來愉悅感。
仍需提高
除卻不斷發現上述人性化設計的小驚喜,A1的一些不足也同樣被眼光挑剔的《汽車與運動》的試車編輯發掘出來。比如,盡管時間不長,我們這輛試駕車的車頂行李架下的膠皮一側已經開膠,雖說不是什么大問題,對實際使用沒有什么影響,但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容易使人對這輛車的整體質量產生懷疑。
還有,該車配備的DVD影音系統,CD模式的一些界面仍是英文,使用不太方便,而且也不美觀。空調的室內循環鍵和制冷開啟鍵的指示燈太暗,白天經常看不清。這輛試駕車離合器調整后,踏板位置更趨于大家平日駕車的使用習慣。變速器進擋問題有所改善,但仍沒有消除,倒擋偶爾會出現不能進擋的情況,需多試幾次。
下個月,我們將推出一個小型國民車的專題,A1被我們當作中國的代表選入其中。大家可以在更宏觀,更具歷史深度的層面認知這款車,以及它對中國汽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