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研究所學者三浦展研究發現:今天的日本新人類,不再是雅皮士,不再是布爾喬亞,不再是BOBO族,而是便裝女、甩干女、飛特族、SPA族、LOHAS族……三浦展將他們統稱為“下流社會”。《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層的出現》中文版最近已由上海文匯出版社翻譯出版。
“甩干女”出自日本漫畫《螢火蟲之光》,女主人公放棄了戀愛,每天下班回家后便沉浸在漫畫中,休息日則埋頭被窩里呼呼大睡,這是她最大的幸福,活像一個青春早已被甩干了的人,故稱“甩干女”。
“飛特族”不愿找體面的正式工作——比如《庶務二課》里的白領階層,只想到處打工兼差——哪怕是送外賣。有調查顯示,日本新人類最不喜歡的工作是:政治家、經理人、銀行家,有意愿從事這類工作的比例不到5%。
三浦展是日本知名社會觀察家,著有《快速風土化的日本》、《“便裝女”的時代》、《家族和幸福的戰后史》等多部作品。《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層的出現》的數據表明:日本在泡沫經濟時代,個人年收入600萬到1000萬日元才算是中產階級,而2004年個人年收入低于600萬日元的人群已占日本納稅總人口的78%,更有37.2%的臨時雇員月薪不到10萬日元。不過,三浦展認為,下流社會最大的特征并不僅僅是低收入,更在于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學習意愿、消費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說是“對全盤人生熱情低下”。
日本《POST周刊》曾根據《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層的出現》,拋出一套“下流度”自我測試題:
年收入尚未達到實際年齡的10倍(以1萬日元為計算單位,目前日元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為100:7.19326元);
未婚(男性33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
常常吃零食和快餐;
時常整天待在家里上網、打電動玩具;
只想輕松地過每一天;
能每天過著像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
隨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凡事嫌麻煩,個性散漫,喜歡悶在家里;
喜歡一個人獨處;
覺得自己個性樸實、不起眼;
認為流行就是展現自我風格;
有時覺得,吃東西是一件麻煩的事。
如果以上12個問題超過一半的回答為“是”,那么恭喜你,你就屬于“下流社會”!
(王義虎摘自《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