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話里,許老師堅持要在5點以后接受采訪。我知道,他太忙了。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副院長和全軍糖尿病診治中心主任,許老師總有辦不完的事情,5點是下班的時間,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能抽出一點點時間。
院長辦公室是一個不大的套間,房門虛掩,輕敲兩下門,“許老師在么?”“請進。”聲音不高,卻十分儒雅。會客間十分整潔。看著滿臉笑容的許老師,我可以想象得到,他對待病人時的親切態度。
我國糖尿病發病特點
許老師說,我國的糖尿病形勢是非常不樂觀的。它有這樣幾個特點:
流行速度非常快,在1980年的時候,全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在0.67%左右,到了1992年就已經增長到了2.5%,等到了1996年的時候糖尿病增長率竟然達到了3%左右,與1980年相比翻了4倍以上。4000萬人口加上另外4000萬人處于糖尿病的前期狀態的人口。這8000萬高血糖人群本身就可以組成一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國了。
危害極大,糖尿病的發病主要影響的是40歲以后的壯年人群。這些人正好處在人生事業的黃金年齡,是為社會做出最大貢獻的重要年齡段。它將直接影響整個社會,對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而沉重的負擔。
發病特點,城市高于農村,富裕地區高于貧困地區,富裕農村高于城市。富裕的農村物質供應很豐富但知識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對比較低,往往比城市更容易高發糖尿病。
糖尿病并發癥——致死致殘的元兇
糖尿病對人體最嚴重的危害就是由此引發的并發癥。如果沒有并發癥,糖尿病本身根本就不可怕。據統計,糖尿病致死致殘的患者中有95%以上因為各種糖尿病并發癥,而因為糖尿病本身致死的不足5%。
心腦血管問題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并發癥問題,由于糖尿病而導致的心血管問題使得近半數糖尿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糖尿病是以糖代謝障礙為主,同時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謝障礙,甚至還可以有水、鹽代謝障礙和人體體內酸、堿平衡的失調。
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一半合并高血壓,大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吸煙等都是促使動脈硬化的因素。患者合并的這些危險因素越多,發生動脈硬化、合并冠心病、眼底病和腎病的年齡越輕,且程度越嚴重。以上這些代謝障礙是發生動脈硬化的基礎,糖尿病患者容易產生動脈硬化癥,使心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窄,常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腦血栓,糖尿病人腦血栓的發病率為非糖尿病人的2-4倍。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變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緩慢,極易發生腦血栓。同時,體內各種代謝發生紊亂,引起高血脂、高血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幾種因素互相協同作用,最終發生腦血栓。
除了這兩種病變以外,糖尿病還會帶來許多其他的慢性并發癥,比如:視網膜脫落、白內障、腎病、糖尿病骨病、感染、糖尿病足、肢端干性壞疽等。
此外,糖尿病還會引起像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各種急性代謝紊亂。這些急性并發癥有些是很容易導致生命危險的,對人體的危害并不比由血管導致的慢性并發癥小。

如何阻斷糖尿病并發癥
想要控制糖尿病并發癥,就要先搞清楚糖尿病本身的特點。它發病率高,對社會危害大,患者付出的經濟代價大是肯定的。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全身性終身性疾病。要知道糖尿病人并不是只有尿糖高,患者的血糖也高。全身性疾病就會影響多種身體組織,這里面甚至包括肺結核。可以說,一旦發生糖尿病,全身的多數器官都會受到影響。這就是血液的特點,它流動全身,血液中的血糖一旦增高,血脂和血壓也會增高。
糖尿病還是終身性疾病,至少有99%以上的糖尿病人群都終身無法擺脫糖尿病的陰影。
但是糖尿病還有一個特點,是值得我們慶幸的,那就是糖尿病完全可以控制好,如果正確對待疾病的話,人是可以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糖尿病是非常容易診斷的疾病,只要普通的血液檢查就可以確診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療與患者的配合非常重要;多學科的配合很重要,代謝科往往要和其他學科合作會診。
所以,一定要在確診糖尿病之時開始預防并發癥。如果發生了糖尿病的并發癥,那就必須及時與其它學科的醫生取得聯系,這樣才能在糖尿病并發癥危害最小的時候治療它。比如糖尿病引發的冠心病,那就得要求代謝病工作者與心血管內科的工作者相互配合;腎病,就需要與腎病專家配合。
專家簡介
許樟榮,現任解放軍第306醫院副院長、全軍糖尿病診治中心主任、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兼任第四軍醫大學內科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內科教授,碩士生導師;寧夏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客座教授,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分泌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中國糖尿病雜志》等多家雜志編委,《糖尿病之友》雜志第二主編。歐洲糖尿病學會會員,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成員,美國HOPE基金會中國糖尿病項目學術顧問,國家衛生部全國慢性病綜合防治示范點專家組成員、國家衛生部《中國糖尿病教育項目》專家組成員、中國CDC糖尿病防治項目專家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