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用藥
今年34歲的王強,已經患有糖尿病18年了。16歲那年的冬天,王強忽然出現了多吃的毛病,對于正在長身體的他,根本就沒在意,他根本就不知道一次吃七碗米飯是個什么概念。
“我祖父、父親和我的叔父都是糖尿病患者,但是我當時萬萬沒有想到我會得糖尿病,因為那時我才16歲啊”。
醫生很驚訝,他很少看到這么小的2型糖尿病人,在進行了更細致的檢查之后,醫生開出了一種叫做優降糖的藥物。
優降糖又稱為格列本脲,是第二代磺脲類降糖藥。在臨床應用上被稱為高抗血糖藥,它直接作用在胰島β-細胞上,它最大的缺陷就是會無限制地降低人體的血糖。如果你隔過一餐沒吃飯,磺脲類藥物會使你的血糖降到很低。或者喝了太多的酒,這種現象就會發生。該種藥品還容易使增加體重。優降糖價格便宜,屬于中長效制劑。
第二次用藥
優降糖長期大量服用會導致患者的腎臟病變。為了避免這些臨床副作用的發生,醫生在王強使用了3年優降糖之后,為他改用了降糖靈。
降糖靈又被稱為苯乙雙胍,曾經一度成為糖尿病治療上的主流用藥。
王強連續服用了7年降糖靈。終于有一天,他昏倒在了辦公室里。“8年前的那次急救實在太可怕了,起初我只是有些惡心,自從開始服用降糖靈以后,我總是會有這樣的感覺,我知道這是這種藥的副作用,所以我根本沒太在意,沒想到,很快我的意識就模糊了,再之后,我什么也不知道了。”
王強的昏迷并非偶然,那是急性乳酸酸中毒。苯乙雙胍的作用機制是促進糖的無氧酵解,而糖的無氧酵解就會產生乳酸。起初這些乳酸并不會起到太大作用,但是隨著長時間的服用,乳酸在體內逐漸積聚,就很容易發生了。
第三次用藥
乳酸中毒之后,醫生為王強開出了格華止(二甲雙胍),二甲雙胍與降糖靈一樣,也屬于雙胍類藥物。作為新型雙胍類藥物,它的副作用要比降糖靈輕很多。發生乳酸酸中毒的幾率也要小的多。
但是降糖藥需要堅持服用,王強長久以來一直有一個誤區,就是血糖一旦降下來。就停服藥物,等血糖升高再次服用。這種不得當的服用方法使他的血糖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
第四次換藥
對于患病18年的王強,如今單純服用二甲雙胍已經不能較好的控制血糖了。醫生為他開出了拜糖平(α—葡萄苷酶抑制劑),這是1998年在德國首先研制成功的。拜糖平是一種α-糖苷酶抑制劑,延緩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分解和吸收,進而降低血糖(特別是餐后血糖)的濃度,常需在進食的同時服用,對控制飯后高血糖有良好的效果。
王強說:“我現在二甲雙胍和拜糖平結合服用,血糖還算穩定,醫生說我以前雖然沒有控制好血糖,但是現在的血糖水平是很不錯的。暫時不用考慮打胰島素。”
專家點評:
這是個治療不規范,甚至可以說是基本失敗的病例。糖尿病的治療忌諱的幾點是:
不正確選用降糖藥。發病初期就選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會增加胰腺負擔,且初期多處于高胰島素血癥期,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受體功能降低,出現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所以,單獨使用這類藥治療效果不佳。另外,糖尿病初期,常常是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出現,這類降糖藥有不但有蓄積性,還能無限降低血糖,而引起低血糖。
頻繁更換藥物。降糖藥需要尋找合適的劑量,頻繁更換藥物,不能夠看到治療的結果。
不能堅持服用藥物,“見好就收”是最要不得的。糖尿病是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決不是感冒咳嗽發燒,服幾天藥好了就沒事了,血糖正常是藥物控制的結果,停藥后血糖就會異常升高。
無效使用藥物,不能把血糖降到理想水平,看似治療,實則無效,而藥物的副作用卻不會因為無效治療而減小。所以,服用降糖藥時,要監測血糖,不正常就需要調整服用方法、劑量,確實無效,就需要更換藥物或聯合用藥了。
只強調藥物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最大誤區,一定要采取綜合措施,飲食、運動、健康的生活方式,愉悅的心情等都是不和缺少的。
胰島素的使用不是到無藥可治,或治不好,或有了合并癥后才選用的藥,不是最后的王牌。早期使用胰島素對控制糖尿病,降低并發癥是非常有益的。另外,認為使用了胰島素就不能停下來的認識也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