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1月1日開始,蓬萊的47家葡萄酒企業將統一使用“蓬萊產區”的產品標志,此舉將起到維護蓬萊葡萄酒產區聲譽、打響產區品牌的作用。這是在山東煙臺舉辦的蓬萊產區葡萄與葡萄酒商會標志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局長季興典做出的表示。
9月24日上午,在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商會舉辦的商會logo新聞發布會上,蓬萊葡萄酒商會隆重推出了商會標志,作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蓬萊產區”的產品標志,由符合質量標準的47家葡萄酒企業的產品使用。該標志上部為英文PAVW,是PENGLAI ASSOCIATION OF VINE AND WINE的縮寫,譯為“蓬萊葡萄與葡萄酒”,字母下面是7粒葡萄和1片葡萄葉,寓意蓬萊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蓬萊商會策劃的商標在本次國際葡萄酒節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在展區展臺、宣傳品、禮品及迎賓人員圍裙上都印有完整的標志形象。此外,蓬萊產區商會還制定了標準更加嚴格的《蓬萊產區葡萄酒產品管理辦法》及《蓬萊產區葡萄酒產品專用標志管理辦法》,并將于2008年1月1日起與產區標志同步執行。屆時,只有符合管理辦法,質量過硬的產品才允許使用商會標志。
據蓬萊葡萄和葡萄酒局副局長張磊介紹,我們之所以發布統一標志,是產區健康發展的需要。前幾年,蓬萊葡萄酒產業快速膨脹,不僅有知名葡萄酒企業進駐蓬萊,大批本地葡萄酒企業也應運而生,市場上小商標紛飛,魚龍混雜,對打造整體品牌不利。為維護“蓬萊產區”聲譽,保證產區的產品質量,2000年蓬萊葡萄酒商會成立,47家葡萄酒企業自愿成為會員。商會參照國際先進標準,制定了葡萄栽培和釀造的蓬萊地方標準;47家企業分別建立配套種植基地,采取單干雙臂種植方式,種植抗旱、抗寒、抗病蟲害的嫁接苗;對連片發展嫁接苗的企業,商會每畝給予1000元補助,現在產區標準化基地已達到12萬畝。
在生產技術領域,商會成立了下屬的釀酒師協會,每月組織釀酒師深入各企業,檢查企業釀造過程、工藝設備、生產技術等,鼓勵葡萄酒企業提升檔次,提高質量。產區內85%的企業裝備了國際一流生產線,47家葡萄酒企業全部通過國家QS質量認證,擁有多個中國名牌產品,6個產品獲中國地理標志保護。
事實上,蓬萊市商會加強打造產區品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張磊副局長表示要想打造好葡萄酒這一張名片需要量上的擴張,但量的擴張同樣不能忽視質的建設。蓬萊葡萄酒產業需要從以往的單純追求規模、高產走向高品質的道路。蓬萊產區將來的發展目標就是打造國際一流的葡萄產區,要使蓬萊與優質葡萄酒畫上等號,這要求我們不能只盯著規模的擴張,而是要在發展海岸葡萄酒的特色上下功夫。我們所提出的目標是“精耕細作,創造精品,將自然的區位優勢變成酒的品質優勢”。
張磊表示做強蓬萊葡萄酒產區品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近年來,蓬萊葡萄酒產業發展迅速,但還沒有到可以驕傲的地步,這需要我們大家都保持清醒的憂患意識。目前,蓬萊葡萄酒產業受到的威脅也很大,這一點集中體現在原酒(大包裝散酒)的進口商,國外400美元的酒對蓬萊葡萄酒產業勢必會形成沖擊。面臨這種形式,我們更應當以開放的心態做好自身特色的建設。要把產區品牌做強需要政府部門的有序統籌,這可能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堵,即堵住不規范的東西,讓影響蓬萊葡萄酒形象、聲譽的產品從市場上消失;第二是疏,將企業往主流、規范的方向引領。
張磊表示,針對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同質化盛行的現象,蓬萊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做真正意義上的蓬萊葡萄酒。當然這并不是說非要去追求一些葡萄酒品種的奇特,我們是從基地抓起,根據蓬萊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種植最適合生長的釀酒葡萄。蓬萊被譽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乃至亞洲的首要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