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踱步下樓,準備在工作間歇會并享用午餐,而大街上人流穿梭,一切如常。我剛放下碗筷,突然聽見身后傳來一聲驚叫。我急忙扭頭,發(fā)現(xiàn)一位民工模樣的人轟然倒地,而發(fā)出尖叫的小姑娘慌得站起身來,在旁邊,則是姑娘怒目而視的情侶,姑娘原先以為民工耍流氓。
倒下去的那位民工抽搐了幾下,便不再動了,周圍的人都默默地觀望著、沉默著。沉默大約持續(xù)了2分鐘,路邊又圍過來一些行人,只是指指點點,沒有一個人想要救他。我心里突然涌起一個可怕的詞匯“冷漠”,包括正在觀望的我自己。這時,一個老者從人群中走出來,他蹲下身去摸民工的額頭,然后大聲說:“他中暑了,你們還站著干什么?”
老者的話像是一聲號令,觀望的人群突然行動起來,有人過來把民工扶起,有人則開始打急救電話,飯店的老板娘指著遠處說:“前邊就有一家醫(yī)院,趕快送他去搶救啊。”我加入到了營救隊伍中,幫著攔的士,而我認為最為冷漠的那對小情侶比誰都顯得著急——男孩子和路人一起把民工抬上的士,而小姑娘則忙著出車錢,他們說,要親自送民工去醫(yī)院,直到他醒過來為止。
等到的士開遠,我仍被一種振奮的情緒所包圍。街邊的人同我一樣,其實都不是想像中的那般冷漠,我們都有良心,只是,由于太多的猜忌,我們觀望得太久。也許,我該感謝那位老者,是他讓我看見了潛藏在人群中的良心所在,年過六旬的他就像是一位勇士,使出了對付麻木冷漠最好的武器,或許,那就是勇敢!
(摘自《聯(lián)誼報》文/徐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