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愛上了“貼臉”,是在認識了地道的瑞士人吉賽爾以后。原來禮節性的貼臉也可以那么充滿溫暖和感情。
“貼臉”是歐洲國家親友見面、告別或表達感情時的一種禮儀,外交場合也會使用。通常用于男女或女性之間,分兩下和三下兩種,在瑞士人們的習慣是右左右貼三下。
3年前,剛到日內瓦的韋伯斯特大學讀書的時候,由于在我人生的近30年里都習慣了以握手為主的禮儀方式,看到同學們相擁貼臉感到很有意思,但內心只認為那是他們之間的事與我無關?,F在回憶起3年多來,由“貼臉”引起的幾件或尷尬或好笑或溫暖的故事還真是五味俱全呢!
第一次“遭遇”貼臉,是在2003年我生日那天的課間,由于一個同鄉的透露,同學們知道了我的生日。一個意大利女孩頭一個走到我面前說:“生日快樂?!蔽业劳曛x,她不但沒走,還伸著長長的脖子把白白的臉一直挨到我的臉旁,半天我才明白原來她還要和我貼臉表示祝賀。
大學里有一個教寫作的美國女老師,我是當時這個課上最好的學生,我們互相也很友好。假期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去她家開小灶。她去火車站接我的時候,火車門一開,我就被她一把抱住左右開弓地一通親吻,我被弄得惶恐萬分,渾身不自在。當天回來就以“文化差異”為題目完成她留的寫作作業,并在文中著重強調了我們含蓄的中國人民是不習慣被父母、愛人以外的人親吻的,其實即便是父母子女也很少會這樣表達感情。就差明說“請你以后不要碰我”。老師很聰明,看出了我的意思??墒菦]想到以后幾次見面,感到難受的還是我。因為她會一見到我就習慣性地張開雙臂準備“行禮”,而后她即刻想起我的作文又把伸出的雙手收回去??粗秊殡y的表情,我很難過。終于,在我們最后一次暑期小灶結束的時候,我主動和她貼臉,那一刻,她幾乎要哭了,不知道是感動還是委屈。
我慢慢習慣了“貼臉”,在回國探親的時候企圖如法炮制?,F在想想真好笑,我和我親近的女友們貼臉,搞的人家都不好意思。特別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姐姐,她很隨和,可以接受這種禮遇,但也僅僅是接受。后來每次和她見面我都希望她來我家,因為門一開我們貼臉代表歡迎也代表感謝她的來訪,如果在外面,公共場合即便是我也有顧慮,而如果去她家,我進門就撲上去貼臉的話,很像我非禮她似的。其實這樣照搬不管國內的朋友接受還是拒絕都很可笑,如今回去探親訪友的時候,我已經完全放棄了這個形式。
真正愛上了“貼臉”,是在認識了地道的瑞士人吉賽爾以后。原來禮節性的貼臉也可以那么充滿溫暖和感情。由于實習的時候需要從公司租房子,她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一直對我特別關心。就在我前3個月實習接近尾聲,吉賽爾帶給我一個好消息,我還可以留在公司3個月,并且在我回北京過年的時候,她會為我保留房子。聽到這些我當然高興,但讓我驚喜的是吉賽爾比我本人還要興奮,她雙手捧著我的臉說:“你高興嗎?我真為你高興!”接著就和我擁抱,充滿激情地親我的臉……
這以后,貼臉成了我們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雪的日子,她再忙也會來一下,除了貼臉沒有更多的話,她就為了看看我是不是順利到了。
我實習最終結束,離開公司的最后一天,她上午就跟我說下班前一定告訴她一聲。我去道別,她說今天她一定不讓我一個人走出去。在公司大門外,我們深情擁抱,門口有很多人,但我一點也不在乎,甚至有點得意地想:看吧,這一刻吉賽爾和我在一起!
(鄧偉明摘自《新知訊報》文/孫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