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從商業學校畢業,豪情滿懷地走進了社會。
開始我認為,自己有著深厚的專業知識,一定能夠受到商業企業的歡迎,誰知投了幾十封簡歷出去,都是泥牛入海,沒了回音。
一氣之下,我想到了自己開店,自己做老板,免得受別人那份氣。說干就干,因為當時我的哥哥和嫂子正好也在家待業,我們兄妹兩人開了一家鞋帽店。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學著那些做小本生意前輩的經驗,將狹小而簡單的店面打掃得干干凈凈,將每一件衣服都整理得熨熨帖帖。不管對方買不買東西,我們對每一位到來的顧客都是笑臉相迎。再結合我在學校里學到的一些知識,很快,我們這個小店的生意就成了整條街上最好的生意。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那些“買二送一”、“消費100送40”、“全場八折、九折優惠”的促銷策略漸漸失效。我也因為個人的感情遭受到一些挫折,在生意上越加無心打理。正好在這個關頭,嫂子漸漸有了她自己的想法,認為我在生意上不用心卻享受著同樣的紅利提成,于是經常在哥哥耳邊吹枕邊風。最后,我們兄妹倆來了一個徹底分割,我把店子讓給了他。
我沒別的特長,所以只好再去開飯店。不過這次,我瞄準了一個機會,接手了一所大學附近的店子。我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市場情況。這個店子的消費群體基本定格于學生。針對于廣大學生而言,好吃又不貴的東西應該是最受歡迎的。而當時全國正流行東北餃子,理所當然,我選擇了做這個行業。
剛開始時,生意平平淡淡的。大部分是學生來光顧,而學校的老師們則根本不來,更不用說周圍的居民了。于是我在質量上狠下功夫,保證從廚房送出來的餃子是顧客滿意的。但生意還是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我開始思索,做餐飲這個行業,如何才能真正的抓住顧客的口味,留住他們的心?餐飲行業如果也打出“打折”招牌,肯定會對顧客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這家餃子館是不是質量有問題,這可是吃進去的東西啊。思來想去,我覺得在菜單上的價格還是按照原定的價格執行,而在收款的時候卻按照“六折”收費。讓初次來消費的顧客,還以為占了小便宜,所以下次接著來光顧。即使哪一天,他們中有人發現了這個“秘密”的話,也會因為餃子的質量和口味的無可挑剔,而繼續選擇來這里就餐。
沒想到,等我這個“經營絕招”一應用到實際中,立即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效應。不但來的學生越來越多,就連學校的老師也紛至沓來,更為可喜的是周邊的群眾也都三三兩兩地趕了過來。最后發展到要坐到一個座位,還不得不排隊等候。
就經營方法而言,這家餃子館非常值得效仿,因為他的方法新奇、有效。新奇在哪兒?新奇就在給顧客打折不明說。這與“買二送一”等打折方法正好相反。這樣,顧客少付錢后還偷著樂,希望下次來時有幸再得到“優惠”。再說有效,因為顧客希望下次來再得到優惠,所以,回頭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當然,實施暗打折的營銷方法,還需注意兩點:其一,自己的產品質量確實不錯,比如文中的餃子館的餃子,假如味道不好,少多少錢顧客也不會再回頭;其二,敢于亮出自己經營方法的“暗招”,讓顧客知道,這僅僅是一個“營銷方式”而已。
編輯: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