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大把花錢去請別人演繹自己的企業形象,還不如把自己塑造成明星痛快一些,或許王石們的心里總是有著這樣的一種小算計。
身價超過50 億美元的理查德·布蘭森是當今世界上最富傳奇色彩和個性魅力的億萬富翁之一,英國女王曾授予他爵士頭銜。除了演電影之外,他還喜歡冒險,他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以最短時間駕駛水陸兩棲交通工具橫渡了英吉利海峽。對于表演,布蘭森情有獨鐘,無論是在成龍等出演的《環游地球八十天》中客串角色還是在《超人歸來》中的身影,而對于在新007 中客串一個更小的角色,布蘭森也表示非常開心:“詹姆斯·邦德很酷、很原始—就像我的航空公司一樣。很高興維珍能夠成為007 影片中的一分子。對于我能夠在影片中扮演一個角色,我非常開心。”
在中國,如果要把一個成功的商人和一個登山家聯系在一起,我們會首先想到王石的名字。因為他,我們突然發現,駕馭一個龐大的上市公司和征服一座皚皚雪山之間,竟然有了一種默契。有機遇,有科學的精神,有堅韌不拔的毅力,任何頂峰都可望可即。電視廣告中的王石就是這樣的形象,與其大把花錢去請別人演繹自己的企業形象,還不如把自己塑造成明星痛快一些,或許王石們的心里總是有著這樣的一種小算計。好在像王石那樣的人只是把參演廣告片當作一個玩票的事情,而我們下面提到的潘石屹則有點把玩票做得癲狂了。
曾幾何時,電影、博客加出書,潘石屹牢牢地把控著媒體的黃金版面,曾經把大眾的神經挑逗得高度興奮,花樣翻新、不知疲倦的表演,一次次證明他確實是天才加勤奮的最佳男主角。所以當潘石屹憑借在《阿斯匹林》中的表演榮登cctv 中國文藝榜榜首時,并沒有太多的人感覺到驚訝。
玩票的境界不同,布蘭森喜歡在大片中充當小角色,而潘石屹卻實實在《阿斯匹林》中擔當了一個頗有戲份的人物。當然,掏了腰包進影院看過《阿斯匹林》的人,都忍不住要說“又被潘石屹擺了一道”,可是當潘寫博客、出書時他們禁不住又要花時間、花錢先嘗嘗鮮。這就是潘石屹的過人之處,他總是有辦法讓人欲罷不能地關注他。潘的成功始于作秀,也注定在作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于《潘石屹的博客》有人這樣評論:“潘石屹帶領我們領略大人物的風采、體驗慈善的經歷和深入各種事件的幕后生活”,“好看、過癮,是普通民眾從來沒有過的閱讀體驗。”不知道這是評論者過于天真還是這也是他整個表演方案的一部分。就連潘石屹夫人張欣也舉賢不避親地說:潘石屹的博客讓世界變得更小、更“平”,寫的人和看的人界限模糊,沒有距離。盡管我們家的生活曝光透明,好像是在替大家過日子,替所有網民過日子,但是,我依然支持老公的這份愛好,愿意“為他人活著,為社會的公益和美好活著”。
如此毫無節制的瘋狂表演卻換來陣陣叫好,可見民眾心智之純美了,若干年后,當今天的叫好者翻然醒悟時,都會潛心算一筆賬,看看這些年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被老潘圈走了多少。當然這些叫好者中間也有不少人懷著自己的目的,他們手握重金,幫著潘石屹捧哏,一旦他包袱抖得好,馬上第一時間買下潘石屹的房子,短時間內再出售獲取高額回報,這些人是潘石屹的堅強后盾。

在大多數二流演員還在公眾面前給自己涂脂抹粉的時候,潘石屹其實已經在苦心經營自己具有爭議性的形象。既然已經成了一位知名的“爭議性人物”,他便充分利用這個特殊形象,為商業成功這一明確目的服務。別人都說潘石屹另類,不按規則出牌,其實他的另類和反規則并不是為了另類或反規則才做出來給大家看的,而是為了商業目的,根據市場情況和對客戶心理的分析,在經過非常周密的思考之后做出的。
后記
明星,顧名思義,是要像星星那樣遙不可及,那樣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的,一旦真的走得太近了,所有的星星不過就是一團氣體或者一塊石頭,那種靠距離產生的想象力實在禁不起這樣的親密接觸。但明星們的美麗光環又不可救藥地吸引著人們走近他,甚至消費他。這幾乎成了整個傳媒時代無法開解的悖謬的宿命。在這里,所有的榮耀、快樂、憤怒和荒唐都顯得如此的短暫和不真實,不過,既然只是一場消費的盛宴,消費者和被消費者也全不必要太過當真,施瓦辛格曾經不無自嘲地說:所有的明星都是屁吹的氣球,一旦破了,就會非常的臭。而我們要享受的正是這氣球破裂前的炫目的美麗,好在,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缺乏氣球和愛吹氣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