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預報有雨,卻一整天都是艷陽,“夏雨”和夏雨都遲到了。當遲來的影帝駕臨影棚:T 恤衫、七分褲、Nike 休閑鞋,只是沒有滑板,這就是夏雨今天的行頭,似乎和街頭每個大男孩沒什么兩樣。燈光下,鏡頭前,他立刻進入角色,自然地擺出POSE,這時候,他就是明星,我們就是凡人,只有他才有明星DNA。
人們對他的印象總停留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雖然夏雨不愿意,但整個世界都把他固化到了那個燦爛的形象中。對夏雨來說,可以套用這樣名言:是世界錯了,而不是我錯了。在他身上,我們也能明確地感覺到,也許他生活的世界還沒有長大,或者他依舊留戀那個沒有長大的世界。
姑姑和變形金剛
夏雨3 歲時,父母離異。父親是畫家,云游四海,他跟著姑媽去了鄉下。姑媽一家人的憐愛與呵護,安撫了夏雨年幼的心。15 歲,夏雨選擇回青島一個人生活。“從3 歲-13 歲,姑姑是我第一線的教育者。”夏雨的大姑是醫生,屬于舊派的知識分子,為人嚴格嚴謹,屬于打人的那種。為了變形金剛,夏雨經常挨揍。
“我最喜歡變形金剛,不喜歡絕對的夏雨用了一個最字。從小到大,我就喜歡機器人。”第一次看到可以變形的機器人玩具,夏雨口水差點流出來。“我的第一個變形金剛是我自己買的,主要資金是偷家里啤酒瓶子賣、賣廢鐵。”那陣子夏雨每天低頭走路,撿銅絲什么的去賣。“ 要是知道牙膏皮能賺錢我早擠了。”為了保證銷路,夏雨還給他的“破爛”,找了一個好下家,“同學有一個是收破爛的,我直接賣給他。”夏雨還把小時候集的郵票都給賣了“那些文革時期郵票在當時最少能賣好幾百,放到現在更值錢,當時就不管了,一本我才賣了50 元。”夏雨到現在也沒明白,大姑像是和變形金剛有仇,一經發現絕對沒收,“經常是賣了一個星期的破爛攢的錢,被全沒收,又得從頭開始。”“ 沒動過協商要回來的念頭么? ”“ 呵呵,70 年代和80 的小孩不一樣,我們是棍棒教育,很少有沒挨過揍的,哪有協商的機會。”
31 歲的孩子

演員,夏雨喜歡這個說法,“現在演員會唱歌會主持,演員也不叫演員了都叫藝人了,我還是挺希望做單一的演員。不過社會節奏就這么快,很難專心致志干一件事,我要把腦子分成好幾瓣,有時候要同時看2、3 個劇本,拍《陽光燦爛》用了5 個月,擱現在,真想拍5個月的電影誰找你啊。”夏雨不喜歡這樣的“速度”,“但畢竟生活在這個社會里面,我這也算與時俱進吧。”
滑板是夏雨出入片廠的隨身裝備,有人說他的內心其實還是個孩子。夏雨挺認同,“ 夸我少性還不好? 一個人活到7 0 歲也不一定成熟,不可能什么事都想明白了。想老不難,總有一天會變老,甭著急,可要是想變年輕那就過了這村沒這店所以能多留幾天是幾天我這么著急變老干什么。”“31 歲玩滑板也沒什么不合適,誰規定每個歲數非要要干什么。這是一個心理的變化,是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擺脫了男孩或者一個男人的劃分,夏雨給自己規定“我是一個成長中的男性,不過就算長得再年輕,我也不可能再演一個17歲的馬小軍了,畢竟是三張的人了,我在嘗試更加有張力的角色。”
沒有偶像
搜索百度,夏雨和“小姜文”常在一個網頁里。這曾是夏雨的一項主要煩惱,在沉默了2、3 秒后夏雨更向是說給自己聽: “(現在)應該是完全擺脫了。”這種看法一直讓夏雨覺得很不公平,“演員是在演戲,并不是在演自己我和姜文個性完全不一樣的人,憑什么說我是小姜文。包括《家有兒女》里跟我長得像的演員被叫成小夏雨。人們為了叫起來方便就亂扣帽子,又不是模仿秀,本身就是兩個人,他有他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才華。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到時候那個孩子也會很煩惱。”
在不少報道中,夏雨還被提到崇拜尼古拉斯·凱奇, “咳,那都是沒辦法的事兒,填一張資料表,除了姓名、性別、血型……這些個東西好填,其它的我都沒法填。” 夏雨特別不喜歡用“最”這個詞, “人天天在變,哪有絕對的東西,但是又非要我寫上一個,我只能填一個在某一段時間內,我喜歡的人吧。喜歡和崇拜不一樣,崇拜是偏激不理智的,好是好,不好也是好。”除了尼古拉斯·凱奇,還有姜文,“很帥,有男人味。”夏雨說自己喜歡姜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個人都有你需要的地方,敬佩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敬佩不是崇拜,人長大了看世界不再單一,人總是不完美的,所以很難再有偶像。”
“我希望被人關注要不也不會喜歡滑板這項運動。”夏雨承認自己也有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張狂,享受粉絲崇拜的時候。“人希望價值被認同,但是被別人當面夸,我會特別受不了,被我不小心聽到,我就會挺高興。”

中庸生活
“從畢業的時候我就說我得出國上學去,可是沒錢,那就想著賺點錢吧,結果發現一賺錢就走不了了。”夏雨從小生活在山東五蓮—那個從東頭到西頭也不過1500 米的小縣城,剩下都是河、山、麥田,自然的環境讓夏雨更懂得生活,“30 歲之前太忙了,過了30 歲,我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所謂的事業上升期取決于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每個人都不一樣不一定非要30 而立、60 歲退休,好多人到了70 歲多照樣活躍在事業上。“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勞逸結合,不管什么歲數。”
《陽光燦爛的日子》過去了,《獨自等待》也過去了……夏雨說他的現實目標是下一部戲,“太現實了是吧,我有點形而上。”“名字半隱半顯,經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這是夏雨的中庸之道,至于曾許下的愿望:30 歲以后精通一門外語、變成電腦高手、學會一門樂器、繼續畫畫……“都在進行中。”夏雨說。
QA

TI DE :沒有什么物事,
能妨礙我日益憔悴與不堪
將所有的黑夜當成白天。白天里
握緊每一秒
珍惜美好
我豎著的皺紋里有大愛
橫著的皺紋里有大恨
天空碧如鏡
我對鏡理云鬢
并細細回憶一生
—《我越來越老了》
這首據稱是你做的詩,反映了一個怕老的心情。男演員往往希望能
顯得成熟一些,你為什么怕老?
夏雨:我會畫畫,可從來沒寫過詩。20 多歲確實一直挺怕長大的,長大要承擔很多責任,必須要造一個殼做事情,不會有自由的感覺。這種自由的感覺只有年輕的時候才會有,我當然不希望這么快就放下這種感覺,人應該學會生活。過了30 就不怕了,因為怕不怕都得長,不過我絕對不會去刻意裝長大或者成熟,青春就這一段,過了這村沒這店,所以能多留幾天是幾天,著急變老干什么。
TI DE :有人總是說你演的片子都像《陽光燦爛日子》里的夏雨,似乎你也刻意地擺脫這個說法?
夏雨:演員演得是劇本角色,不是自己,這是他們沒有擺脫腦海里的那個馬小軍。
TIDE :人生中對你打擊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TIDE 65
夏雨:拿了影帝又去中戲學習那段日子對我打擊很大,人們都覺得這得誰教誰啊。莫非拿了獎就應該什么都會,什么都懂?我就是不懂才來上學,要都都明白我還去干嗎。當時覺得老師要求偏高,又在叛逆的年齡段,故意不完成作業不出操,結果我的名字放在白榜第一個,老師批評也先拿我說事,上小品課時,越想做好,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做不好。整個都擰巴了。我對這種被人要求著做榜樣的日子產生了厭倦,甚至一度想退學。
TIDE :你的財富夢想是什么?
夏雨:說實話對財富真是沒什么概念,有人把錢看得很重,我不會,錢不是我的第一目標,我的目標是活著高興,刨去吃飯睡覺這些必須的,其它做的都是為了自己開心,這是我的終極目標。
TI DE :有人說打高爾夫、騎馬才是成熟、成功人的運動,你喜歡什么運動?
夏雨:極限運動比如滑板、賽車、滑雪……這讓我有刺激的感覺,何必按照別人的看法改變自己的快樂方式,至于高爾夫可能等我再老一些會去試試。
TIDE :你的愛情觀是什么?你曾談到你是一個對女人有控制欲的男人。
夏雨:首先要兩情相悅,要是兩個人特別擰巴,根本談不上愛情,在這個基礎上我覺得愛情最重要是珍惜。愛、情是兩個詞,愛是很瞬間很劇烈化學反應,情才是在一起生活,很平凡。大家都喜歡激烈的愛的過程,到了情的階段就受不了了。感情是相互的,你加一磚我加一瓦,才能穩固。我會先想我能為對方做什么,而不是要什么,有點大男子主義吧,保護女性,希望她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