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部,三環外,4.0高手群居,他們有個響亮的名字——東部之星,三個人謙虛的說自己是平凡的網球迷,但實力證明他們是耀眼的三顆星。
她是來自廣西的壯族女孩,外號“飛毛腿”,因為奔跑能力不是一般女孩能做到的,關于自己的奔跑能力,何狄笑著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運動,尤其是跑步,打網球之后才發現跑步的重要性?!?/p>
每天的大部分生活都被工作充斥,然后下班回家做飯、看碟,2004 年到北京的時候,除了工作何狄覺得一切都很無聊,而這種生活竟然持續了將近一年。
“大學剛畢業就來北京找工作,后來找到合適的工作,努力打拼了一段時間,每天下班回家就是做飯、看碟,生活再沒有其他部分,覺得很無聊,精神狀態也不太好,當時特別迫切地想改變現狀,就想到了網球,讀大學的時候我曾是學校里打球最瘋狂的女孩。”
非典期間何狄開始打球,那時候她還是西安交通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起初只是對著墻打,不過幾個月下來,何狄把從班里男同學那里借來的拍子硬是給打斷了。還好同學沒有計較,不過她的用功還是被學校網球隊的學長看到,學長還建議她加入校隊,不過后來因為學習而不得不放棄。畢業后何狄一直住在通州,上論壇找球友的時候發現了東部之星球隊,但第一次在傳媒大學球場找到球隊后她并沒有馬上開始打球,只是站在場外看。

何狄來自壯族的“飛毛腿”
“我很喜歡看別人打球,一般業余的比賽也很喜歡看,對自己打比賽很有好處?!?/p>
說到看比賽,何狄很有體會,不過小眼睛的吳荻補充道,有一次讓他印象特別深刻的事?!坝幸淮嗡齾⒓颖荣悾谴螤顟B不好,所以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比賽結束后,她并沒有離開賽場,而是看其他場次的比賽,一直到天黑所有比賽結束才回去。”
打了5 年網球,讓何狄最不解的就是為何網球能讓人上癮,瘋狂的時候一天不打就覺得心里難受。何狄說:“網球已經成了我的信仰,如果沒有網球,很難想象現在的生活是什么樣的,精神上也是一種折磨,因為網球我交到了朋友,身在大城市,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精神上的享受很重要?!?/p>
不過網球也確實讓何狄嘗到了苦頭,右臂比左臂明顯粗了一圈,她笑稱快變成“肌肉女”了。不過與網球帶來的快樂相比,這點小麻煩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網球已經成了我的信仰,如果沒有網球,很難想象現在的生活是什么樣的,身在大城市,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精神上的享受很重要。
吳荻眼睛小飯量大
第一次見到吳荻,他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低著頭玩手機,除非點到他的名字,才會抬起頭,然后肆意地展示招牌笑容:兩只眼睛瞇成一條縫。據說這個老實又調皮的小伙子,一直讓隊里的隊員不滿,因為他的胃口太好了。
“我們隊每次練習結束后,都會去附近的餐館大吃一頓,有一次去吃老北京的小吃炒肝,那天特別餓,一口氣吃了六碗。除了那次,一般出去吃蝦,我不是按個數吃,而是按斤吃,隊友們都說和我出去吃飯AA 特別不劃算,大家都計劃著以后讓我出雙份的飯錢?!?/p>
吳荻的飯量,從那以后大家再也不懷疑了,傳說中的餓狼也終于現身了,李峰笑著說:“他是隊里的希望之星,年齡最小,球打的也不錯,以后打比賽都指望他呢。所以每次去吃好倫哥的雞翅,他吃出的一座座小山,我都認為很正常了,他是在長身體,吃的多很正常?!?/p>
除了飯量大,“小眼睛”還有很多無厘頭的怪癖,比如把球打飛,比如跑得太快。
“有一次,我們隊去打球,球場的外面是一所學校,剛打了5 分鐘,就看見一個球飛出網外,開始大家還沒在意,沒過一會又一個球飛出去了,每次我們隊內打球都帶兩筒球,一個小時沒到,他就打飛了一筒,這小子的扣球力量太大了?!边@都是從李峰嘴里說出來的,靦腆的吳荻一般只會點頭示意,“嗯,我就是這樣的?!?/p>
“可能是因為吃的多的緣故,這小子在場上跑動特別積極,好幾次因為跑得太快,反而跑過了,錯過了最佳擊球點。”李峰說吳荻的網名是“單眼皮的小狗”,所以每次他跑過頭,大家都會起哄說:“小狗慢點跑?!?/p>
除了以上的種種怪癖,如果把他與網球掛上鉤,那稀奇事就多了,小時候的吳荻開始打網球的原因竟是喜歡“球拍的味道。”
“5、6 歲的時候,家人讓我學打網球,當時我沒聽父母的話,因為那時候已經在練體操、象棋、田徑,所以沒答應。后來有一次和母親逛街,在東直門的利生體育用品店看到了網球拍,顏色和形狀都特別吸引人,后來母親花了98 元給我買了一把強力的拍子,綠黑搭配的,很好看,回到家我就把拍子掛在墻上了,當做藝術品欣賞。”
買來了球拍一直欣賞,從沒動過,直到有一天,聽說石景山體校開了網球培訓班,小吳荻才開始學球,每周六他都要從燕莎附近的家里,頻繁換公交再換地鐵趕到那里,路上的時間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而真正打球的時間只有一小時。
上學的時候中長跑全校第一,還參加過海淀區舉辦的七公里的越野賽。小時候的吳荻就顯示出了過人的體能,這種優勢一直保持到現在,但都是通過自己的刻苦加練。
“每年一開春,我每天長跑十公里,上班的交通工具也變成了自行車,從通縣騎到公司20 公里的路程50 分鐘之內騎到?!?/p>
如此好的體能,球場上時常跑過也不足為奇了?,F在的吳荻是自由職業,打球的時間更加自由,哪里有球打,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可能是因為吃的多的緣故,這小子在場上跑動特別積極,好幾次因為跑得太快,反而跑過了,錯過了最佳擊球點。
1995 年的法網決賽,讓電視機前的李峰激動不已,看了布魯格拉的比賽后,從未接觸過網球的他,硬是跑去網球用品店置辦了裝備,準備打網球。沒有教練,有的只是癡迷。
“曾經有一段時間,為了打球,經常向領導請假,后來請的次數多了,領導不同意了,我就自己溜出去打球,那時候就覺得打球比什么都重要。后來一幫經常一起打球的球友,就慢慢固定下來,一直到現在,現在的球隊大部分都是我那時候的球友,當然也有幾個新加入的,比如吳荻和何狄,隊里比較受歡迎的80 后小孩兒?!?/p>
隊內的大部分隊員都打了10 多年球,經驗自不用說,技術更是每年大幅往上漲,不知是不是他們訓練方法起了作用?“球隊從組建到現在一直沿用隊內大循環的訓練模式,一般是六個人,采用一盤六局制,成績最差的隊員替成績最好的隊員付場地費。除此以外,我們球隊每周都固定訓練三小時,從技術到戰術,每個人都很認真,尤其是兩個年輕的孩子吳荻和何狄,他們都是球隊的希望,而且很有特點?!?/p>
在隊友們的眼中,吳荻是一個對網球非常癡迷的人,無論哪里有球打,只要時間安排得開就一定會去,對手換了幾撥后還能看到他的身影,有的時候早上走的球友,晚上回到場地時,發現他還在那里練球。這種勤奮刻苦的勁頭,讓他在隊里也很有聲望,雖然年紀輕輕,但隊里的每個人都把他當作寶貝般地對待。不過剛開始到球隊的時候,吳荻可沒現在這么風光。
“大學畢業后,我住在了通州,打球不是特別方便,有一次在論壇里聽說北京東邊有一個叫東部之星的球隊,都是住在東三環外,水平在4.0 以上的球友,后來打聽到了他們經?;顒拥那驁?,也趕去了。那時候我還沒有打過比賽,但總覺得自己水平肯定高于他們,聽到他們說水平有4.0,心想自己怎么也有5.0,結果證明我太小看他們了。”
球隊的組建人李峰說:“吳荻第一次來球隊,大家都沒把他當回事,甚至沒人搭理他,當時他和我們幾個老隊員打球,結果都輸了,不過相處了幾次下來,發現這個孩子特別憨厚,而且底子確實很扎實?!?/p>
吳荻是自薦到了球隊,何狄的經歷與他差不多,只不過剛開始她比較靦腆,也比較自覺,從看大家的比賽到加入球隊再到現在成為隊里的女子核心。一個是球隊的希望之星,一個是球隊的半邊天,再加上元老李峰,三顆星星就足以閃耀東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