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9年,唐朝大詩人李白寫下著名詩句:“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白云邊的歷史文化因此而悠久厚重,注定了白云邊以后的卓爾不群,獨樹一幟。
在白酒王國里,作為一個商業品牌,白云邊是一個后來者。白云邊進入市場首先面臨著香型的選擇。醬香型有茅臺為代表,濃香型有五糧液為代表,白云邊發展這兩種香型沒有競爭優勢。白酒香型難道不可兼容嗎?為什么不能集濃、醬香型之長,走兼香型的發展道路?白云邊帶著這種思考,選擇了差異化戰略。
實施差異化戰略的措施
白云邊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開發并不斷提升兼香型白酒技術,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白云邊公司總工程師熊小毛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家委員會20位專家委員之一。在他的帶領下,白云邊著力于生產技術的攻關和生產工藝的創新,創造性地將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和濃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相結合,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兼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它在工藝上吸收了“醬香型”白酒的工藝精華——高溫曲、高溫堆積,繼承了“濃香型”白酒的工藝核心——續渣發酵,泥窖增香,融合了二者醇厚豐滿、綿甜爽凈的口感優勢,形成了獨特的兼香型白酒風格。
二是要對市場進行細分,準確進行市場定位,尋找白云邊的目標市場。白云邊的差異化不僅體現在香型上,也體現在高端、中端、低端市場的選擇上。白云邊是高品質與深厚文化的結合。文化增加了白云邊的產品附加值,也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附加收益。為適應消費者對白云邊高價位期待和消費自豪感的心理需求,白云邊產品營銷定位于中高端市場。
三是要創造一種有別于同行業的營銷策略,做開發市場的文章。酒是陳年香。白云邊在全國第一家推出年份酒,創造性地進行市場營銷,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市場,在市場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消費偏好。白云邊9年陳釀、1 5年陳釀一進入市場便供不應求。白云邊在中國白酒市場競爭中,不跟同行去搶吃一塊蛋糕,而是自己獨辟蹊徑去做大一塊蛋糕。
四是要樹立理性的利潤觀,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白云邊陳釀的品質與價位的比值高,大受市場歡迎,帶來了可觀的利潤,給企業形成了一種誘惑。企業不為浮利遮望眼,清醒地認識到產品的品質與“陳釀”的年份息息相關,如果為了眼前誘人的利潤去單純追求量的擴張,就很容易以犧牲品質為代價竭澤而漁,這無異于自掘墳墓。白云邊必須建立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利潤增長機制,堅持走質量效益型道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五是要建設白云邊獨特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縱觀世界一些歷經百年而經久不衰的企業,莫不是它們獨特而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了自身健康地發展。白云邊是“全國十大文化名酒”,挖掘白云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時俱進,建立白云邊的價值觀和發展觀,形成白云邊的文化優勢,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就會不斷增強,企業的品牌優勢就會更加明顯。白云邊倡導和弘揚“敬業、協力、創新、進取”的企業精神,在管理上堅持制度化與人性化相結合,注重培養和發揮員工的潛能,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白云邊的建設中來,為白云邊的發展承擔更大責任;在經營上實踐顧客至上的理念,要求企業給消費者提供更高的產品、服務、文化與價值,追求質量零缺陷并賦予產品人性關懷與文化內涵,維系企業對顧客的忠誠度和顧客的滿意度;在社會中以誠立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環境保護,降低能源消耗,捐資社會公益福利事業,帶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造福一方,給外界以可信賴感和親切感,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
差異化戰略的發展效果
白云邊實施差異化戰略后,產品先后獲得國家銀獎、金獎、中國白酒馳名精品。2006年,白云邊榮獲中國白酒工業十大競爭力品牌。2007年5月,白云邊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正式確認了醬濃兼香型白酒的代表。白云邊由此獲得了行業的標準權,成為行業的領袖企業。白云邊的生產規模在全國白酒行業中居第20位,但效益居前10位,發展的質量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