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世紀,一位名叫費隆·昂蒂帕克的建筑藝術家將自己眼中的偉大人造景觀總結為“七大奇跡”。大約2300年之后,一位叫貝爾納·韋伯的商人在“七大奇跡”之前加了一個“新”字,從此開始了一場覆蓋全球的圈錢運動。
2007年7月7日,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曉。這是一個群星璀璨的不眠之夜。在里斯本光明體育場,奧斯卡影后希拉里-斯萬、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等眾多明星人物將晚會不斷推向了高潮;葡萄牙總統(tǒng)席爾瓦、總理蘇格拉底、文化部長羅塞塔、與5萬余名各界人士在活動現(xiàn)場共同見證了“新七大奇跡”的產生;葡萄牙獨立電視臺買斷了這場盛會的現(xiàn)場直播權,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傳達了現(xiàn)場的緊張與歡騰。
從2006年算起,這場歷時將近兩年的選秀活動吸引了全球九千多萬人次參與投票。而活動的主辦方,既不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樣的權威機構,也不是葡萄牙這個東道主國家,而是創(chuàng)立于1999年的民間組織——新七大奇跡基金會。該基金會先是羅列了一份數(shù)量多達200個的“世界七大奇跡”候選名單,然后看似程序嚴格地將名單縮減至21個。在經過長期的籌劃與等待之后,“新七大奇跡基金會”于2006年初發(fā)起全球范圍的評選活動。全世界的選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手機短信投票,從21個候選名單中選出新的七大奇跡。

這是一次全球性的娛樂狂歡。在此之前,發(fā)生在中國的“超級女生”海選運動,已經向全世界揭示了民主與娛樂、草根與商業(yè)的隱密關系。但“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不再強調“想唱就唱”式的草根與民主,而是將一場聲勢浩大的商業(yè)選秀活動包裹在民族主義的興奮劑里,并通過現(xiàn)代新媒體技術,輕松玩轉了全球一億人。主辦方把中國長城象征為“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這是一個民族主義的緊箍咒,從2006年至2007年,幾乎每個中國網(wǎng)民都會在QQ聊天工具中收到一條“為中國長城投票”的咒語。如果不轉發(fā),我們就不是中國人;如果不投票,我們就不愛國。
民族主義的咒語產生了神奇的商業(yè)向心力,“新七大奇跡基金會”從此日進斗金。盡管網(wǎng)民可以登錄“新七大奇跡”網(wǎng)站免費投票,但機會只有一次,而如果通過這個網(wǎng)站購買各種徽章和紀念品,或者通過基金會在18個國家開通的手機短信平臺,選民則可以多次投票。七月七日的里斯本之夜更是基金會的進財夜,6.5萬人的光明體育場門票和獨立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一分不少地流進了基金會的帳戶。
“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毫無疑問是一次聰明絕頂?shù)纳虡I(yè)創(chuàng)意。墨西哥《改革報》評論說,“這是一種頗為新穎的生財之道”。那么,這個全球性商業(yè)活動的創(chuàng)意者,貝爾納韋伯,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他是個出生于瑞士的加拿大籍人,曾做過記者,后開始環(huán)球旅行、寫書。媒體稱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冒險家和旅行家,但在本質上他就是一個商人和投機主義者。1999年他靈光一閃,創(chuàng)立了“新七大奇跡基金會”,將自己的圈錢之道定位為共益事業(yè),利用“新七大奇跡”這個概念的巨大魅力,輕巧地與人類文明事業(yè)打了個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