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30年的長者,黃朝平眼里的汽車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呢?而作為福建汽車運動的先驅者,汽車運動真如想像中豪情萬丈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采訪了福州泰達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黃朝平。
對話錄
記者: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玩車或者說從事汽車運動的?
黃朝平(以下簡稱“黃”):在1997年之前聚集了許多汽車愛好者,但直到1997年福建省汽車運動協會成立才算有了正式的組織。當時我是北京吉普福建維修站的站長,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就把汽車運動當作一種時尚,像劉歡等演藝明星也特別迷越野車,這擴大了汽車運動的影響,形成了一種風尚。
記者:您當初是基于什么原因選擇玩車這類較刺激的運動呢?
黃:由于從事汽車這個行業比較早,在擔任北京吉普福建維修站站長時接觸汽車運動也比較多,深受影響,才逐漸迷上了越野、穿越等汽車運動。
記者:大部分人對汽車還是停留在實用主義層次上,對于您來說,汽車有沒有改變您的生活方式?給您帶來的最大的愉悅是什么?
黃:我的一生都與汽車為伴,汽車是我的事業與愛好。從事汽車維修行業也已經有幾十年了,像我們這樣做專業汽車維修的比4S店累了許多。更多的是把汽車作為娛樂、休閑,當然還有事業。汽車運動作為比較休閑的時尚運動,可以利用休閑的時間,約幾個朋友到全國各地自駕游,看看祖國的壯麗河山,也能交到一些有著共同愛好的朋友,收獲許多歡樂與感動。

記者:您在這么長的汽車生活中一定也體驗到了汽車給您的快樂與驚險。您的印象中哪次經歷是最讓您刻骨銘心的?
黃:有痛苦,也有歡樂。記得那一次是在蘭州,車子拋錨在杳無人煙的大戈壁灘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救援的人員沒到再加上身心疲乏,那感覺真是呼天不應、呼地不靈。我們在原地呆了整整兩天兩夜,又餓又冷,到現在想起來還有點后怕。
記者:這么多年的汽車生活,您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黃:與汽車打交道這么多年,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沒有興趣和熱情,很難把你的心全部投在汽車上。
記者:您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與汽車有關嗎?
黃:我是五十年代出生在農村,之后就當兵了。那時候碰到困難時期,最大的夢想就是填飽肚子,這是現代年輕人所難以想象的。后來接觸了汽車行業,包括從事北京吉普的維修,才算是入了門。1986年的中國,北京吉普和桑塔納就相當于現在的奔馳。
記者:現階段您最理想的快樂是什么?
黃:現階段還是工作和學習。學習許多新鮮事物,包括汽車運動。要想發展迅猛,就需要學習很多東西。汽車運動算是“燒錢”運動,在整個福建省,能達到一定境界的沒有幾個。所以只有先把事業做好了,才能反過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相輔相成的。
記者:有沒有令您恐懼的事情?
黃:沒想過這方面的。現在生活過得比較平淡,不會單純地去追求刺激,四平八穩的。玩車的人,當你面對廣闊的大自然,心胸也不知不覺變得開闊。對于諸如死亡之類的話題,已經開始慢慢看淡了,也不會忌諱什么了。
記者:覺得自己有缺點嗎?
黃:有。最大的缺點就是太保守,不愿意承擔風險,也沒有很大的激情,做不大事業。我在福州空軍的時候是最早介入汽車這個行業的,受到一些因素制約,也不想承擔風險,所以一直沒有做大。
記者:何時才是您最快樂的時刻?
黃:有許多。比如說,有時候你去銀行取錢,突然發覺今天不用排隊,這也是一種快樂。開車回家,一路上都碰巧是綠燈,也能讓我很開心。
記者:除了汽車,您還有什么興趣愛好?
黃:還有冬泳和登山。2005年在連城獲過全國冬泳比賽的第八名。
記者:您的口頭禪?
黃:開心就好!
采訪手記:
在黃朝平的辦公室,一個用牛角雕成的龍尤為顯眼,他說,那是一個戰友送的。在我印象中,一個玩車人,應該是有著龍騰虎躍的架勢和勇于挑戰極限的精神,出人意料的是,與車為伴的黃朝平是一個追求平穩和保守型的男人:熱愛車,卻不為車狂;癡迷車,卻能把握好尺度。爽朗的他,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總能客觀的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狀態,時不時的表現出自己容易知足的一面,一件小之又小的事情總能讓他歡欣,不斷的用“開心就好”來引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