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郭洪志,不僅僅因為他是締景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老總,還因為他是福州知名的玩車人,經常帶著愛車周游世界。他那豐富的經歷,外出旅游的新鮮事都是我們感興趣的話題。
對話錄
記者:您是什么時候開始玩車的?
郭洪志(以下簡稱“郭”):1997年福建省汽車運動協會成立,而我個人是從1999年開始玩車的。首先我駕齡比較長,然后接觸了幾個玩車的朋友,那時候基本上只是自駕游,沒有參加比賽。再后來加入了汽車運動協會。記得當時重慶籍的冠軍車手文凡在福建開設了一個培訓班,于是我就開始介入賽車了。
記者:您是怎樣看待玩車是個“燒錢”運動這個說法的?
郭:玩車首先是種愛好,需要耗費很多的錢財,但是沒錢也能玩,只是玩的方式不一樣。比如說今年“環塔”汽車拉力賽,有的人可以去當當義工,或者是開開救援車、當裁判等等,他們也覺得是一種享受。
記者:玩車過程中有什么事讓您刻骨銘心的呢?
郭:一次是今年的“環塔”汽車拉力賽,還有一次就是2005年7月去西藏。7、8月份正好碰到雨季,整條川藏線都有塌方的可能,而且還必須克服高原反應,在西藏看到的景觀和別處是截然不同,所以印象就特別深刻。
記者:您會不會經常參加比賽?
郭:不多,一年兩次。因為比賽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首先是車,比賽前需要確定什么車型,如何改裝,因為每次比賽對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新疆的沙漠沙子比較細,而內蒙古的沙漠沙就比較粗;還需要了解參加比賽的其他車隊的情況,看看有沒可比性;還需要前期的訓練,以及和領航員的磨合。
記者:賽車給予您的生活感悟是什么?
郭:首先對賽車的愛好是最重要的,而汽車運動對緩解壓力也有用。賽車的比賽過程也是驚險刺激的,我個人不是很在意名次、成績,只要我完成了這個過程,來過、看過美好的景色就好了。我享受的是整個探險的過程。
記者:您認為現在最理想的快樂是什么?
郭:最理想的快樂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說玩車,環游世界。
記者:您經常去哪些地方自駕游?怎樣調節工作和游玩?

郭:自駕游在澳大利亞比較多,因為那還有我的事業。還有,就是美國。我的時間里只要有15天的間隙就會跑出去玩。我現在有一部車在全國到處跑,比如說我想去新疆,我會讓司機先把車開到新疆,而后我再飛過去。
記者:下一個游玩計劃是什么?
郭:現在我的車是在烏魯木齊,下一個計劃是打算花10天到15天從新疆入西藏,會有三部車十幾個人一起去。
記者:國外和國內的自駕游有何不同?
郭:在國外,路況不一定比我們好,但是車況好。比如,在澳大利亞很窄的兩車道上,可以開到80公里/小時。雙車道里每輛車都是開到80公里/小時,井然有序,不會停滯下來。另一方面,每個路段的標注都非常清楚,一目了然。他們的交通秩序非常好,行車文明,不用擔心岔道里會有車闖出來,只要不轉彎就可以閉上眼一路開下去。
記者:想像一下,如果您的生活里沒有了汽車,會變成什么樣?
郭:沒有汽車就回到了原始社會。汽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可能沒車之前生活也是很美好的,但有車之后就離不開它了。
記者:您覺得最奢侈的是什么?
郭:不管什么東西,夠用就可以了。只要是在我的能力范圍內,我都可以接受。奢侈其實是浪費,何必打腫臉充胖子。一個人擁有1000萬買了一輛100萬的車,和一個人擁有100萬買了輛10萬的車,道理是一樣的,這是在你的能力范圍內的。
記者:您現在最珍惜的財富是什么?
郭:身體。來自工作各方面的壓力對身體都會造成一定的透支,造成現在許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所以要把握好每個時段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要及時并堅持鍛煉,而不是制定很長的五年、十年計劃。有些人,擁有了一筆很大的金錢財富,但是身體卻垮了,那也無福消受。
采訪手記:
一個人的夢想有多遠?是由信念和能力所決定的。和郭洪志聊起了他周游世界的夢想,那時的他,興奮和快樂不言而喻。他總是用自己的信念不斷地努力實現自己游走世界的夢想。就算再忙,都會忙里偷閑,開著車,外出周游一番。事業和夢想,兩不誤,兩手抓,兩手都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