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中成藥分類
婦科病是女性的常見疾病,但如何選擇對癥的中成藥,并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是多數患者的疑問。中醫講究辨證實治、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如月經不調就有氣血兩虛型,血寒型,血熱型(實熱型、虛熱型),氣滯血瘀型和腎虛型,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選擇。
·調經類:新生化顆粒,伊寧靜(婦康寧片),參坤養血顆粒(怡枝),婦康寧片,八珍膠囊,益母草顆粒,婦科調經顆粒,鳳寶牌健婦丸。
·消炎止帶類:步長康婦炎膠囊,復方斑蝥膠囊,婦科止帶片。
·調節內分泌、免疫力、養顏類:更年靈膠囊,煥采牌羊胎嬌丸(保健功能)。
如復方斑蝥膠囊,煥采牌羊胎嬌丸比較有特色的治療和保健功能。
為什么婦科中成藥比西藥多
婦科用藥里中藥和中成藥顯得特別的多,這并不是說西醫的藥不能治婦科疾病。首先,在西醫理論中,婦科是被界定為手術科室的,這點就必然要突出外科手術在婦科中的重要作用,而婦科大部分西藥很多并不是專門針對女性疾病的。以抗生素為例,同樣是青霉素,它即可以治療咽炎、肺炎又可以治療陰道炎,所以西醫中很多時候是沒有必要專門針對婦科疾病而推出新藥,這就使得婦科的西醫用藥看上去少了很多。
越多越需要對癥
而中藥則不同,尤其是中成藥,每一種中成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成分,哪怕換了其中的一味成分,都有可能造成整個藥效的不同,正是由于中藥的這種多變性,使得專門針對婦科疾病的中成藥在市場上顯得種類特別的繁多,甚至五花八門。
中醫與西醫的理論基礎不同,它講究的是“因人下藥。”同樣的病,不同的人也許就會開出不同的藥,或者會有不同的治療手段和看法。而西醫是“因病下藥”,不論是什么樣的人群,在面對同樣的疾病的時候,所采用的藥品和治療手段是相同和相一致的。
以婦科炎癥為例,中醫里要分為“陽火”、“陰火”,如果你用治療“陽火”的藥去醫治“陰火”的病人,那么也許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產生很多毒副作用,某些不負責任的廠家在宣傳自己的中成藥的時候,往往聲稱“純中藥制劑,絕對無毒副作用”,這是不對的。因為中成藥的制作和銷售方式是無法體現出中醫的理論特色的,它往往以中藥為基礎成分而以西醫的流水線的生產,投入市場,從根本上違背了“因人而藥”的傳統中醫理論基礎。所以,其治療效果往往并不明顯。
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是“中西醫結合”,這種方法看似很全面,貌似很科學,實際上呢?由于中成藥自身的特性,“中西醫結合”的療效也不一定就比單獨的看西醫或者單獨的看中醫效果更好。
所以在選擇藥品的時候,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一定要首先詢問醫生,選擇中成藥更要事先詢問中醫師,才知道到底適合服用哪種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