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嚴格執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技術規范和要求,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病人至上,質量第一”的服務理念,增強工作責任心,做到精心、細心、耐心、及時、有效,為病人提供安全、周到的優質服務。
2加強醫護患溝通的現實意義
2.1良好的醫護患溝通對減少和預防醫療糾紛具有重要作用
據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統計,醫療糾紛中84%以上是因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差和溝通不足誘發的。從以上統計數據看,如果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能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醫療糾紛數量將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2.2良好的醫護患溝通是醫護人員加強自我保護的需要
近幾年,因醫療糾紛引發的惡性犯罪案件已成倍上升,醫護人員被毆打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醫療衛生行業非死亡性攻擊受害者中,護士占第一位;在適合女性參與的職業中,護士可能受到的暴力比其他行業多三倍,溝通技巧不足是引發暴力沖突的第一誘因。因此,良好的醫護患溝通不僅對減少和防止醫療糾紛有決定性意義,而且對醫護人員加強自身保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3良好的醫護患溝通可以創造無窮價值
營銷心理學研究證實,良好的溝通可使客戶得到心理滿足,一位客戶滿意將會給醫院帶來如下效益:患者會把自己愉快的經歷轉告1—4個人;將長時間對該醫院保持感謝;100個滿意的顧客會帶來25個新客戶;樂意接受該醫院推薦的其他服務;較少注意競爭對手的廣告,并且對價格不敏感;一個滿意的顧客一句表揚話勝過廣告宣傳中1000個詞匯。由此可見,良好的醫護患溝通對醫院也會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
3加強醫護患溝通促進和諧組織化、系統化
1)加強管理,主動服務;2)調解醫患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3)醫生必須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堅持做好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4)醫生必須主動查看病人,護士必須主動巡視病房;5)堅決消滅醫生等待“請”,護士等待“叫”的消極工作作風,徹底消滅病人出院無小結等工作方式;6)科主任倡導醫務人員要主動為患者服務,共同建設和諧型科室;7)營造患者交流平臺,使患者或家屬更具有信賴性和易溝通性。避免醫患誤解,協調醫患矛盾,達到實際意義上的溝通和了解。
4加強醫生與病人的溝通意識
醫生不僅要學會看病,更要學會與患者溝通。往往醫療糾紛中有一半以上,本身不是醫療事故,而是由于溝通不夠引起的。我科全體醫護人員轉變觀念,每天向病人進行“多說一句話、多占一分鐘”活動,縮短醫患之間的距離。
5充分發揮護士的智慧和才能,讓醫方和患方互動起來
護士作為聯系醫生和病人的橋梁,在工作中針對不同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動服務的內容,滿足病人的需求,根據醫囑和護理知識配合醫生服務。了解患者抱有怎樣的心理,最關心的是什么,最擔心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患者和家屬的實際體驗等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