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機構/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
新聞描述:
6月1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發布進口警報稱,從中國的牙膏中檢出了最高含量為4%的二甘醇,并警告消費者不要使用中國制造的牙膏,同時對中國的牙膏采取了扣留措施。繼巴拿馬、美國和新加坡等地對含有二甘醇的國產牙膏禁銷后,日前香港海關也呼吁市民停止使用3款被懷疑不安全的牙膏:美加凈牙膏(含氟)、三七高級藥物牙膏及田七特效中藥牙膏。6月11日,中國香港海關發布警告稱,3款牙膏中檢出含量分別為0.21─7.5%的二甘醇,呼吁消費者不要使用,并已通知經銷商,要求回收這3款產品。隨后新西蘭、新加坡、也門、沙特、阿聯酋等國發布了類似警告。
專業解讀:
二甘醇屬低毒類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后由于代謝排出迅速,無明顯蓄積性,迄今尚未發現有致癌、致畸和誘變作用的證據。二甘醇在牙膏中屬于保濕劑,作用是防止牙膏開裂,含量很低。
這次美方檢驗出的產品共涉及三家企業十三個品牌,當時這些產品都是按照美方的要求生產的,在入關之前,也由經銷商向美國FDA提供了牙膏的配方,配方中含二甘醇的均標明了含量。這些牙膏獲得了FDA的標簽注冊,允許在美進行銷售。
按照美國《聯邦法典》第21條的規定,允許食品添加劑聚乙二醇中含有二甘醇。而在FDA聲明中也聲稱,目前還沒有掌握關于牙膏中含有二甘醇的毒性的相關報告。
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規定,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0.5mg/kg的二甘醇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刷牙時二甘醇殘留體內的含量在0.1~0.2mg/kg之間,遠遠低于歐盟的標準。
二甘醇在我國使用將近20年來,從未發現問題。近年來,隨著二甘醇的價格不斷攀升,每噸已達11000-12000元,比其他保濕劑貴一倍左右,因此,大部分企業轉用其他替代品。我國絕大部分牙膏生產企業已不在生產中使用二甘醇作為原料。二甘醇的替代品包括苯二醇、甘油、山梨醇等。山梨醇一般在肝臟代謝為果糖,也有部分經酯糖還原酶代謝為葡萄糖,大部分以原形由尿液排出,對人體健康無危害。
由于我國和歐美的標準不同,為避免出口企業損失,國家質檢總局7月11日發出《關于禁止用二甘醇作為牙膏原料的公告》,但對于目前已經在市場上銷售的少量含二甘醇牙膏,并未有下架和召回的要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國家都使用二甘醇作為添加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因為二甘醇對人體安全的不確定性,很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漸漸停止使用二甘醇作為添加劑。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曾經表示,標準總體水平偏低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食品標準體系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