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婦科學
在遠古時代,即有殘毀生殖器的歷史。主要有:鎖陰術、閹術和包皮環切術。關于這種手術的意義,史學家說法不一。有觀點認為,目的在于斷絕生育;也有人認為,目的在于代替古老的人祭;還有人認為,是一種古老的圖騰禁忌。總之,最早先民的醫學觀念來源于魔鬼和魔術的觀念,信奉超自然力。至今,在赤道非洲國家,如烏班吉和沙里仍有遺風。包皮環切術稱為ganza,集體施行。對象為十五六歲少男少女,術者用半月刀割除女性陰蒂和男性包皮。先民已經能夠使用石制和青銅制的手術器械。
美索布達米亞婦科學
在淹沒的美索布達米亞文明史料殘簡中,曾出土最初的蘇馬連人楔形文字的陶片,有些文字被確認代表孕婦,如乳房與腹部連在一起的象形文字。馮·奧弗爾曾研究過25片陶片組成的一組,開頭寫道:“當婦人有疾時”,被確認為是一部產科著作。征服了蘇馬連人的巴比倫和亞述,已擁有一個特殊的等級擔任醫生,做手術的外科醫生低于醫生的等級。文獻已有關于女性生殖器疾病的記載,有許多植物、動物、礦物成為藥物,并配制丸、散、水劑,當時已經有陰道灌注藥物的治療方法。
古埃及婦科學
從古埃及保存下來的處方中,我們可以看到較多關于皮膚病的治療記載。不少婦科病見于埃柏斯和康紙草文,主要是:月經病、子宮脫出、陰道病、泌乳少等。除了用陰道灌洗法之外,他們還會運用栓劑插入陰道以治療婦科疾患。佩龍研究在六個紙草文中,曾記載孟菲斯的居民,指責一位母親不讓已經到規定年齡的女兒行女性環切術(割去陰蒂包皮)。
埃及在衛生法規方面有嚴格規定,可以說具備了最早的社會醫學雛形。埃及法令嚴禁人工流產和棄嬰,不允許經期性交,在《死者書》中,認為手淫是一種可恥的罪行。
古猶太婦科學
古猶太文獻中,醫學記載比較貧乏,因為巴比倫和埃及的醫學在希伯來人看來是魔術醫學,遭到嚴厲禁止。在《圣經》中,潔凈的概念既有衛生的意義,又有宗教的意義,甚至合二為一。無論是做了壞事還是患了傳染病成為不潔凈的人,都可以借助宗教儀式成為潔凈的人。所以猶太教非常重視清潔,沐浴成為治療的重要內容。漸漸的,沐浴演變為象征性的洗禮。最早,祭司被視為道德高尚,需要遵守嚴格的沐浴和清潔條規,早晚必須清洗身體。后來,這種觀念被推廣到全體人民。比如,割禮之前、祈禱之前、就餐前后、進教堂之前、讀教規之前、性交之后,都必須沐浴或清潔。此外,主人為客人提供沐浴款待,妻子有為丈夫清潔的義務都是獨特的猶太文化。
女性在經期被認為是不潔的,《圣經》規定,女性經期不準進教堂,不準與丈夫發生性關系。《圣經》規定,與行經婦女交合要受死亡之苦。月經停止后必須做贖罪祭。當時女性經期、產后、患性病,這些與接觸尸體、患麻風病等一樣被視為不潔。
當時曾有性病流行記載。淋癥患者(專家考證疑似今天的淋病)都是不潔的,所以他接觸過的東西也被認為不潔,接觸了他的床、物品,必須洗衣和沐浴。病人淋漓停止后,需要經過7天才算潔凈了。在沙漠旅行時,病人必須睡在帳篷之外。《圣經》中記載的培阿爾彼俄疫癥被部分史學家視為梅毒流行史,因為希伯來人通過妓院傳染了一種可怕的疾病,死亡達2.4萬人。

古代波斯和印度婦科學
古代波斯菲爾都西所著《列王記》提到對懷孕與分娩的詳細規定,如流產時用牛尿內服和灌洗,已知使用墮胎藥,非法墮胎要受到重罰。禁止與經期和妊娠晚期的婦女性交。難產時已經使用剖腹產術,為減輕產婦的疼痛和恐懼,先用酒使其昏睡。
古印度醫學文獻則對胚胎有詳細研究,特別是胎兒的血液循環研究。對孕婦對胎兒的影響影響有一些預后判斷,如孕婦脾氣暴躁易怒,將生癲癇小兒;孕婦飲酒,將來孩子口渴善忘;孕婦淫蕩,將來孩子墮落或者柔弱。1955年,名醫巴瓦邁斯拉·米斯拉著作中提到用水銀作為治療梅毒的方法。
古希臘婦科學
據奧弗爾對特羅伊城遺址的發掘研究,他發現了四個6個月大的胎兒,推論若不是使用墮胎術或者剖腹產術,這么大的胎兒將無法娩出。
希波克拉底曾在中世紀被視為“醫學之父”,被西方醫學界視為“醫圣”。但他的傳記等都帶有很強的傳奇性質。關于他的著作,各版本學家說法不一,有些著作被認為出自他的學派或者是其他人,比如希氏全集中的全部婦科書籍,都被認為是出自奈達斯人的手筆。與考古學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著名的《希波拉底誓言》中,有“我決不行墮胎之術”,可見當時墮胎的醫學手段與道德水準的沖突。希氏學派關于生殖的思想,多基于對動物的觀察和揣測,如子宮是兩角形的,但位置認為是可以變動的,右方孕育男性,左方孕育女性。受孕是男性和女性的種子混合而成。對不孕癥的治療帶有神秘色彩,知道胎兒的位置和因此引起的難產,會使用旋轉胎頭的治療方法。除了神話傳說中的剖腹產出生者,希氏著作中并沒有剖腹產術的介紹。當時孕婦通常由產婆視診,而不是醫生。對白帶有正確的描寫,用飲食、乳頭下出血、陰道內放入藥劑的方法來治療;對子宮下垂、子宮癌以及不育,用子宮托來治療。許多婦科藥劑和治療方法,來自古埃及。
古羅馬婦科學
正像歷史學家也不能完全了解意大利這個島上最初的居民伊特魯麗亞人從什么地方來的一樣,他們對醫學的知識也是模糊的。從出土的銅鏡和遠古神話中,有許多保護妊娠和新生兒的神,以及受孕和指導性生活的神。到了帝國時代,被譽為方法論學派之王的索蘭納斯,被視為婦科和產科的創始人。他的論著是為產婆寫的,對數世紀產科有直接影響。他懂得子宮的位置及絨毛葉的存在,認為性交和月經期子宮是開著的。他建議用棉、油膏和脂類堵塞宮口防止受孕,反對用機械方法流產。他是最先給新生兒用油洗眼的人,對嬰兒護理有精到的論述。他試圖早期診斷難產,在分娩前保護會陰,用導管排空膀胱。他對子宮后傾,急癥時截除胎兒等有正確的描述。羅馬法律禁止墮胎,給人春藥或使人墮胎者處以流放和沒收財產;致人死亡者則處死。嬰兒在第11個月出生被視為不合法,妊娠需要5個產婆作證明。

這時產生了偉大的蓋倫。他和他的著作是古代醫學的頂點,他對解剖學有更深刻的研究,并從動物解剖轉移都人體。但很可惜的是,他的一些還處于幼稚的觀察,被隨即而來的那個時代尊為教條反而導致長久的醫學停滯。蓋倫以后,安蒂拉斯對礦泉水浴的認識值得一提。他認為天然礦泉浴對月經不規則和有痛經的女性非常有用。拜占庭時期,最后一位名醫保羅,對婦科有極大貢獻。他知道癌的常見部位是子宮和乳腺,子宮癌手術沒有用,極易復發,乳腺癌則主張切除,反對燒灼療法。他論述了女性生殖器疣和陰道閉鎖的手術,他還詳細描述了病人手術的姿勢和陰道窺器的用法。
中世紀婦科學
中世紀早期,一位女醫生特羅特拉長期以來一直備受醫學史家的注意和爭論。她被尊為“博學夫人”,署名的一部著作叫《論婦女病》,其中選擇乳母的準則,分娩相隔的時間,乳母飲食的特殊規定等等非常有經驗。這部著作在意大利直到十六世紀仍然被作為教科書。后世史家認為她可能是一位女醫生,也可能是一位助產士,可能是一位著名醫生的妻子,也可能是產婆的通名。冠以她名義的著作,許多,尤其是美容處方部分,被認為是后世的作品。著名的薩勒諾學校的經典著作《疾病之治療》對生殖器官疾病的記述和治療方法比較先進,記錄了名目繁多的春藥、墮胎藥、避孕藥和美容藥。中世紀后期最有成就的解剖學家當推蒙狄諾。她對女尸的解剖不止一次,但對女性生殖器官的講解,均以動物為例。他有一個非常新穎的說法,認為子宮在經期也像在孕期一樣大。他的書被用作教材達300年之久。十五世紀,費拉里·迪·格拉多博士對解剖的描述更加詳盡,它是第一個給卵巢正式命名的人,此前一直被稱為“女性睪丸”。薩沃納洛拉是研究骨盆狹窄與生產的第一人,本尼維埃尼對分娩時足先露的胎兒倒轉術有研究。15世紀末,日耳曼等國盛行公共沐浴,也把沐浴作為治病的一種手段。但男女合沐日久導致道德淪喪,性傳染病高發,于是取消了公共沐浴的制度。中世紀后期產科幾乎完全被接生婆操縱,產科知識較前賢遠為落后,所以常做碎胎術。接生婆常常劇烈搖晃產婦,認為如此可以使生產順利。接生時用的椅子經過特殊設計,甚至沿用至今。剖腹產術失傳,僅見于古典文獻中。
文藝復興時期婦科學
法布里奇奧是當時最偉大的外科醫生和解剖學家。他關于胎兒的解剖學、生理學以及關于生殖和分娩的論著被譽為他最好的著作。十六世紀意大利醫學能站在當時醫學前沿,與幾位重要的解剖學家的貢獻十分不開的。動靜脈導管的發現者阿蘭齊奧教授專攻胎兒解剖,卡爾卡諾教授著有一本關于胎兒心臟大血管路徑的專著。

十五世紀末,梅毒嚴重流行,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史學界一度流行梅毒是哥倫布和水手從美洲帶回的傳染病的說法,近代大部分學者仍主張梅毒源自歐洲。確實哥倫布以前梅毒患者的骨骼很少在歐洲被發現,但在美洲已經很可觀了。雖然梅毒在兩個大陸上已經長期存在,但只有在1439年以后,歐洲軍隊的大移動才帶來歐洲如此廣泛的傳播,其中原因至今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史學家注意到首先提到此病的是西班牙作者。到十六世紀初,梅毒以可怕的速度席卷歐洲,當時史料證明以流行方式傳播,許多病例顯然不是因為性交而感染的。
教會認為是對放縱生活的神遣,許滕、烏爾塞尼厄斯開始研究其傳染途徑。弗拉卡斯托拉的名著《論傳染和傳染病》使它成為一位偉大的生物學家,并被尊為現代病理學之父。他將接觸傳染分為3類,梅毒的名稱來自他的命名。他不相信來自美洲,因為該病在相距如此遙遠的兩個大陸同時出現,當然第二個理由沒有什么價值,占星學家幾年前曾經預言它的來臨。
梅毒的流行有助于醫學家更多關注公共衛生知識。科拉迪《性病史話》一書收集了許多當時關于梅毒的文獻,表明當時娼妓盛行,雞奸在15世紀風靡意大利。威尼斯1509年30萬居民中即有一萬多名娼妓。1496年,博洛尼亞、弗拉拉等地驅逐娼妓,發現這些人染有一種神秘的天花,被稱為“圣約伯麻風”。1552年威尼斯規定將染病者送入指定“不治之癥醫院”,詳細登記。1507年發恩扎規定婦女入娼寮者必須到警署登記,有梅毒者不予批準。德法等國也規定定期檢查妓女,禁止進入教堂、旅店、理發店等,出現專門收治梅毒病人的醫院。傳染病和公共衛生的進步,遏制了梅毒沒有形成歷史上鼠疫和麻風病那樣的廣泛流行。
由于解剖學和外科學的進步,給產科學以巨大影響。當時幾乎所有重要人物都進行過骨盆與分娩機理的研究。法國巴累是現代產科學的創始人之一,特別強調胎足倒轉術。意大利最有名的產科專家是默丘里奧,是最早主張骨盆極窄應做剖腹產術的人。法國勞塞特是最杰出的剖腹產專家,他根據15個成功病例,認為剖腹產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困難。
十七世紀婦科學
德·格拉夫是荷蘭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他以研究消化功能和生殖器官解剖而著稱。他1627年發現了卵巢濾泡,被命名為“格拉夫氏濾泡”。這一時期更趨向精確的實驗研究,較少推論的方法。馬爾皮基對卵與卵泡的知識多有貢獻,斯瓦默丹對低等動物生殖頗有研究。瓦利斯涅里提出生殖各期的基本學說,指出了卵的意義、卵經過輸卵管、卵泡的構造、與卵巢的區別。因為精子的發現,出現精原派和卵原派理論,他以對卵的研究的卓越貢獻支持卵原派。桑托利尼首次描繪了黃體。
十七世紀的產科學的大事是使用產鉗。1647年,錢伯倫家族中制造了一支蝸形的鉗子,有一個彎頭,接近今日產鉗。秘不示人,家中因此物致富。后來他將產鉗出售給荷蘭醫生。帕爾菲恩也創造了一種兩葉不交叉的產鉗,后人又不斷加以改進。婦產科大師有莫里肖,它是研究骨盆形態第一人。他推薦雙手取胎頭法,也是記述臍帶勒縊致新生兒窒息的第一人。他對出血和前置胎盤治療方法極佳,反對剖腹產。他認為產后惡露是一種分泌物。伯塔爾被認為是前置胎盤的發現者,波伊著有《分娩實驗錄》,依據4千份病例。法國莫特是一位高明的婦產科手術專家,荷蘭勒伊斯和德文特,對分娩力學頗有研究。法國首先成立產科協會,在卓越的外科專家負責下,結束了只有產婆護理產婦的歷史。17世紀有一個著名的助產士,法國的布儒瓦。路易十三出生后窒息,是她用數滴酒救活。她對胎盤脫落的觀察最有價值。她著有《不育、流產、生殖、分娩及婦女病、新生兒病雜論》一書。
公共衛生方面德國陸軍第一次開辦衛生機構,對隨軍娼妓實行管制。1632年圍攻紐倫堡時,某營地娼妓多至1.5萬人,1648年攜帶私生子流動的娼妓數目甚至超過士兵的兩倍。

十八世紀婦科學
生理學大師斯帕蘭扎尼反對生物自生論,即動物新個體是由腐敗物質中發生的。他證明了雌性生殖器中卵的存在和受精的發生。他研究了蛙、蟾蜍和犬類的生殖受孕過程。他的研究成果證實歷時數世紀之久的生物自生論的謬誤。
婦產科學的重要時期由此拉開序幕。產科最重要的進展歸功于法國外科醫生。蒲左斯第一個認識到子宮的雙合診和分娩時保護會陰的重要性。勒夫雷特研究宮外孕、前置胎盤和不同產式,一些器械至今仍在使用。博得洛克是正常分娩機制學說創始人,產前系統性骨盆測量和預后歸功于他。西戈爾特于1777年第一次實行恥骨聯合切開術,勒巴則為剖腹產術推行一種橫切口的方法。英國解剖學杰出人物威廉·亨特也是一位產科醫生,對妊娠子宮后傾有獨到研究。斯梅利則第一次測量宮內胎兒頭顱,使產鉗在英國得到廣泛運用。懷特則是外科清潔的重要先驅者,他認識到產褥熱可能是醫生和護士傳染的,認識到隔離產褥熱產婦的重要性。意大利醫生莫干尼討論了習慣性流產和恥骨聯合可動性的課題。其他醫生《產科新器械》、《產科綱要》、《產科概論》等均屬于這一專業的名著。德國杰出的專家施勒德雷爾,對胎體循環、胎位及分娩機制進行了研究。奧錫安德是施術派代表,他的診所只有一半是自然分娩,使用產鉗成為常規。伯爾教授則堅決反對,反對過度干預妊娠過程。
產科的教學是從本世紀開始的。大學設立產科,并組織助產士學習,頒發文憑。不僅如此,獨立的產科醫院也開始建立。
十九世紀婦科學
對本世紀最有影響的基礎學說是細胞學說,生物學家對精子、卵子、卵細胞分裂的發現,并發現了精子和卵子包含的物質。晚些時候,人們發現并命名了染色體。
外科醫生中法國內拉東以高超的卵巢切除術聞名遐邇。英國科里斯提出著名的科氏定律:一位母親可能懷有患梅毒的胎兒,但自己仍對梅毒有免疫力。德國西蒙是一位天才婦科專家,在膀胱—陰道瘺縫合術方面造詣深厚。芬蘭人克呂塞爾首先發明電灼療法。
產科學已經從普通外科中分離出來。開創現代產科新紀元的,是布達佩斯的塞邁爾維斯。他提倡產科消毒法,但遭到當時許多著名科學家的反對以至迫害,并最終在年富力強之時死于精神病院。產褥熱感染導致驚人的死亡率,有人對原因提出極為荒謬的推測,比如由某種花香引起,塞氏的卓越見解卻遭到當時產科權威的反對。塞氏觀察了一位死于切割傷的產科助手的尸體解剖,注意到其損傷與產褥熱婦女非常相似。他還發現產褥熱死亡率最高的總是那些有學生聽病理課和從解剖室直接進入病房的情形。他主管的病房實行嚴格消毒,死亡率大大下降,其他病房依然如故,但他還是遭受攻擊和迫害。20年后,他的觀點被普遍采納,布達佩斯為他建立了紀念館。
1812年,意大利產科學家阿斯德魯巴里發明了碎胎刀;1847年英國的辛普森推廣了氯仿麻醉法,1856年韋爾斯將卵巢切除術引入英倫諸島;羅伯特·李研究了子宮及附件的病理學。1809年美國醫生麥克道爾在缺乏麻醉和消毒的條件下成功實行一例卵巢切除術,他的病人在手術中為他唱贊美詩。另一位優秀的美國醫生是西姆斯,曾實施膀胱陰道瘺修補術,并發明了一種陰道窺器。埃米特的會陰修補術、霍奇發明的子宮托至今仍為醫學生所熟悉。法國雷卡米耶發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陰道窺器,于吉耶研究子宮測量法、卵巢囊腫和子宮頸切除術。德國內格勒被后人尊為產科學的歐幾里的,他對分娩機制的正確認識是每一個產科手術的基礎。大約在這時開始了對女性生殖器淋病的研究,婦科的研究領域也反映了病理學和微生物學的進步。
腫瘤和癌癥的研究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成果顯著。腫瘤的各種組織學命名都已確定,到十九世紀末,幾乎所有的腫瘤都被發現了。性器官的病理解剖,發現了子宮肌瘤,一種可造成子宮出血的良性腫瘤,還有各種各樣的輸卵管損傷。法伊特研究了早期子宮癌和宮頸糜爛、宮外孕、多囊卵巢的處理方法,承襲了卵巢切除術。維爾姆斯把卵巢腫瘤按照來源和分化程度進行了分類。

1858年,斯諾在維多利亞女王分娩時用了氯仿,它也是第一本麻醉法著作的作者,還寫了《論窒息》《新生兒復蘇》等論文。十九世紀上半葉剖腹產死亡率為75%,受到主張碎顱術的醫生的反對。1851年雷納勒切開子宮頸使胎兒順利分娩,孕婦和胎兒預后得到改觀。波羅1876年成功切除感染的子宮,開辟了剖腹產手術的新時代。克雷德1884年將稀硝酸銀溶液滴入新生兒眼里,預防淋性結膜炎,開辟了產科預防醫學。希克斯因為發現子宮節律性收縮而流芳后世,1884年黑加爾報告了妊娠初期指征——被稱為黑加爾氏征。英國的利弗在1843年首先觀察到有子癲的孕婦尿中常有白蛋白,血壓計發明后維奈在1894年發現驚厥的婦女收縮壓很高。骨盆狹窄的各種類型已經被發現和報告。
婦科從十九世紀中葉起開始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分科。卵巢切除術已經建立了堅實的基礎,蘇格蘭人泰特自夸不用抗菌劑,因為他特別注重清潔。他是第一個對輸卵管孕婦成功實施手術的人。康沃爾1897年首先觀察到卵巢妊娠。關于子宮移位的手術校正,1869年克貝爾將卵巢蒂縫在腹壁切口下角,泰特則做了腹側懸吊術。1883年赫里克將陰道后穹隆加以燒灼,使瘢痕組織粘連子宮頸,并把子宮頸縫在陰道后壁。1886年懷利報道了腹膜內圓韌帶折疊術,將子宮闊韌帶縫在子宮前面的手術是亞歷山德羅1903年介紹的。美籍德國人諾格拉斯認為淋病是婦女不育的一個重要原因。凱利是提倡局麻醉和用X線、鐳治療婦科病的先驅。德國費林是糖尿實驗法的發明者,做過產后病理學研究;布姆是第一個淋球菌培養者,希奇曼證明了子宮黏膜正常的周期變化,申克和沃特海姆設計了女性生殖器癌的放射療法,德德萊因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嗜酸性陰道桿菌。
二十世紀婦科學
生殖腺激素的發現是二十世紀的重大進步。垂體對生殖腺的作用,較早被科姆特和埃德海姆發現。1926年,實驗進一步將垂體分為促卵泡成熟素和黃體生成激素,以后發現了催乳激素。人們很早就從睪丸截除后發生女性特征和女人生須等異常性征,也發現某些腫瘤會引起異常性征。黃體激素對卵子植入子宮內膜的功能,被弗倫克爾的實驗得到證明。阿蘭和多伊西1923年從卵泡液中發現雌激素,使兩性生理學明朗化了。布特南特等對性激素的化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絨毛膜性腺激素由古林和維爾遜、生乳激素由懷特和朗制成晶體。
20世紀腫瘤不斷被發現。1924年塞尼普松發現巧克力囊腫是腫瘤細胞移行到子宮內膜所致,與子宮內膜的正常組織一樣,腫瘤細胞也是周期性出血,顏色像巧克力。激素對腫瘤的影響最初表現在青春期和乳腺癌的病例中。1932年拉卡薩涅通過注射雌激素使雄鼠患上了乳腺癌,卵泡素可能導致的腫瘤有子宮癌、子宮肌瘤、黏液瘤、睪丸間質細胞癌等。切除雙側卵巢的老鼠可發生腎上腺皮質細胞癌。
婦產科因為設備的充實而大為進步,如乏色曼氏反應幫助了梅毒的診斷,輸血控制了輸卵管妊娠、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危險性,X線、鐳對于月經過多、子宮纖維肌瘤、宮頸癌的價值,物理治療新方法和內分泌學進步對婦科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幫助。1908年,弗洛姆和赫特斯不約而同地報道了經腹膜而把腹膜除外的子宮頸切開取胎術。分娩時麻醉術被普遍使用,孕期護衛被醫界和政府認識。1919年魯賓發明的輸卵管通暢術是對不育婦女的重要貢獻。產鉗出現3種新的形式,前兩種對處理胎兒頭高位的橫阻特別有效,第三種是在臀產中幫助娩出胎兒的頭。X線運用促進了骨盆與月經的研究,骨盆被分為許多類型,對分娩大有幫助。美國巴奇尼茲《人類月經期的子宮黏膜》一書是婦科文獻的偉大貢獻。1938年達羅證明新生兒黃疸與輸血反應都是Rh因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