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描述:
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于2007年6月23日下午6點半左右在北京昌平玫瑰園別墅家中突發心臟疾病陷入昏迷,家人立即打電話報警。警察趕到后侯耀文被送到北醫三院。侯耀文經醫院搶救無效去世。北醫三院院長稱:“侯耀文是心源性猝死?!?/p>
專家點評:
侯耀文“心源性猝死事件”先后拖了數小時之久,而且發作前期已經有了一定的先兆,比如頭暈等現象,從時間上看,已經不是猝死了。如果搶救及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心源性猝死通常發生在平日十分健康的人群之中,日常生活規律,且從無心臟病史。遇到突發現象或病理特征時不容易想到是心臟病的問題,類似的事情其實并不少見。
心源性猝死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屬于心律不齊的范圍之內,因為某些人有特殊的神經類型的紊亂而誘發的心室突然震顫,醫學上稱之為,突發型室顫。由它所引發的致命的心律不齊。這種致命的心率不齊會有一定的先兆,比如暈厥、雙眼黑盲等。
另一種,屬于大面積突發心肌梗塞,這種情況通常被稱之為全身心梗,其原因眾多,但是和血管壁的動脈硬化不無關系。其特點是:不做特別的針對性的心臟檢查平時很難診斷的出來,發病急且危險性大。這種心梗的發病也是有預兆的,比如:會有嘔吐、胃部不適、頭暈等現象。
預防心源性猝死的方法是:
針對性檢查。四十歲以上的人,血管多少都會有些動脈硬化,所以建議在做全身檢查的時候,針對心血管做些細致的檢查。
及早就診。我國目前已經出現了一種叫做“遙測心電檢測”的醫療儀器。這種儀器可以通過全球通遙控檢測使用者的心電狀況,隨時報知醫療中心。這樣就可以在剛剛發生征兆的時候對患者進行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