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尿術是醫(yī)療、護理中的一項基本操作。如果操作不當,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目的,還可以造成很多危害,不可輕視。現(xiàn)把常用導尿術的適應癥、導尿的一般原則、留置導尿術的注意事項及特殊病人的導尿問題作一總結(jié)。
1導尿的適應癥
1.1治療性導尿 (1)解除機械性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癥、尿道損傷、尿道結(jié)石引起的尿潴留。(2)治療神經(jīng)源性排尿障礙。如神經(jīng)源性膀胱,麻醉手術后的尿潴留。(3)治療嚴重的膀胱輸尿管返流,或上尿路損傷。(4)防止因昏迷或嚴重尿失禁的病人濕褲、尿床等。
1.2診斷性導尿(1)采取各種不受污染的尿液標本做各種檢查。如細菌培養(yǎng)等。(2)觀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和腎功能情況。(3)探測尿道有無狹窄。
2導尿術的一般原則
2.1導尿前應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釋,使其消除顧慮取得配合。老年婦女,會陰部肌肉松弛,尿道口回縮,不易辨認,造成尋找困難。因此導尿時光線要充足,暴露要充分。
2.2導尿前要嚴格清潔消毒。女病人導尿要清洗會陰部。男病人應將包皮上翻,暴露整個龜頭。
2.3選擇口徑合適的導尿管,一般情況下,男性病人可用F14-18 ,女性病人用F16-18 ,小兒用F8-10 尿管。
2.4對于插管不順利的男性將10-15ML 滅菌石臘,用注射器自尿管邊推注邊插管,應用其滑潤作用和加壓擴張尿道作用,常會使導尿管順利插入。
2.5無菌觀念,無菌操作是導尿全過程始終應該遵守的原則。如果尿管滑入陰道就不能再用。
2.6導尿時的動作要輕柔,導尿管在尿道內(nèi)應緩慢推進,不能用力過猛。也不要反復多次試插。
2.7膀胱高度膨脹,尿潴留時間較長者,原則上應該少量多次放尿,使膀胱逐漸排空較為安全。
3留置導尿術
3.1導尿管插入膀胱后,應放置一個良好的位置,將導尿管放置于良好的位置,應該將導尿管緩慢插入膀胱,至尿液流出時再插進 1-2CM 。
3 2用膠布粘貼固定導尿管時,應使膠布與尿道口之間有一定的間隙,以免妨礙尿道分泌物的排出和局部消毒。
4前列腺增生癥病人的導尿問題
4.1作者在二十多年的基層醫(yī)院臨床工作中,采用普通導尿術或根據(jù)病情留置,配合其它治療措施都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作者選用普通導尿管中放入一硬質(zhì)芯子作管芯,對普通導尿術失敗的病人進行導尿,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
4.2管芯選材與制作,用直徑 1-1.5MM 粗銅絲,使其末端成囤鈍形,前端塑成略前彎之弧度,為防止金屬芯子從導尿管側(cè)孔穿出損傷尿道,將芯子放入尿管中,前端距離尿管側(cè)孔 15-20MM 處即停止,并在導尿尾端用止血鉗將銅絲尾端彎成固定環(huán),使用導尿管尖端沿尿道前壁推進,導入膀胱后即可抽出芯子,留置固定尿管。
5關于長期留置導尿問題
臨床工作中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尿管取出后,
長期受尿管刺激的尿道粘膜發(fā)生充血腫脹,致使尿管再插入發(fā)生困難。此時病人已失去了自排尿的能力,因更換尿管而發(fā)生尿潴留,常需采取恥骨上穿刺引流或用硬質(zhì)芯子輔助導尿,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后來應用更換尿管時一次完成的方法(取出尿管后,隨即插入已消毒的尿管),避免了再插入尿管困難的問題。我們經(jīng)過多年臨床應用,以為此方法優(yōu)于更換尿管間隔時間插管的觀點。
綜上所述,掌握導尿術的操作方法及適應癥和各種注意事項,是每位臨床工作者必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