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在發達國家和亞洲經濟發展較好國家都已推出并運行。我國資本市場已走過了17年,即將迎來股指期貨的正式運行。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金融期貨合約,它的推出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股市風險,改變中國股市長期形成的單邊上揚或下挫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優質資源向優質上市公司集中。
同時,股指期貨的運行可使眾多機構擁有巨大獲利空間,但“順勢而為”應成為他們的首選。即在大勢中長期向好時,在股指期貨市場,做多意愿占上方;反之,做空意愿占上方。
股指期貨的推出將給市場增加新的投資與獲利工具,同時也增加了一種新的避險工具,提升股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和敏感性。隨著現貨市場信息傳導機制加強,最終會使市場流動性增強,不僅不會增加現貨市場波動性,反而能夠起到對沖不確定性,穩定現貨市場是股指期貨市場的主要功能。
當前,我國GDP正在以年平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財富效應和財富喚醒的影響下,相當部分儲蓄資金正大規模向股票市場“搬家”,把財富的貨幣形態盡快轉化為資本或資產的形態,加之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了外幣貨幣轉持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形成了資金流動性偏多或相對充裕條件,利用股指期貨向下做空股票市場的動力顯然不足。
股指期貨最重要影響在于通過雙向交易機制引入,能夠極大地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并為金融創新和衍生品發展奠定基礎。市場上不同投資者借此獲得與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投資類別,將極大地促進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從而擴展市場資源配置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市場配置廣度與深度,能夠提高市場的承載能力,與之相應就是上市企業收入效應發揮作用與大盤藍籌股的崛起,股指期貨將起到有利的推動作用。
以股指期貨和其他金融品種的組合交易,不但能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追求市場平均收益、分享我國經濟增長成果的長期性資金,還可以獲得一個低成本、高流動性的交易工具,而追求超額收益、注重特異性機會的風險投資者,則可以通過指數期貨與特定標的的組合對沖來剝離系統風險,獲得信息挖掘的利潤成果。
隨著一系列基礎制度建設的突破,以及股指期貨推出后雙向杠桿交易機制的形成,資本市場的優化配置能力無疑將大幅上升,股指期貨推動我國股市逐漸被強弱分化與龍頭股效應進一步增強,隨著未來產業整合升級效果而持續下去。在如此這種情況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將被降低、而個股分化局面將進一步加大,行業龍頭選擇可能比行業選擇更值得關注。同時,隨著股指期貨推出,以指數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將強化其市場影響力,由于計入指數后流通性大幅提高,所以具有行業規模優勢的公司,將是從市場優化配置中收入效應獲取最大的公司,這無疑是藍籌股得以崛起的基礎。
在這樣股票市場背景下,資金資源自然會向藍籌股、龍頭股集中,使其具有了更強的資源運用能力,而另一些不那么優秀乃至在產業競爭中基本面日益惡化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會受到更多的局限,強弱分化局面不斷擠壓后者生存空間,最終使它們更多地淪為資本市場上只具備殼價值的仙股,由此反過來為優質企業提供購并和發展機會,并為以購并退市方式為產業市場整合奠定基礎。推出股指期貨無疑會引導和推動社會資源朝優質上市公司集中,并促進股票市場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從國際成熟股票市場經驗及國際股指期貨市場的發展狀況看,股指期貨推出不會影響證券市場的基本走勢。如美國、英國、在新一輪經濟增長啟動時推出股指期貨,日本在日元升值時推出,韓國在經濟調整時推出,從這些國家的股票市場運行狀況上不難發現,證券市場走勢并沒有因為股指期貨推出而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