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勞動法的健全給了年老員工維護自己權益的金盾,也給了那些出工不賣力的人一把保護傘。中國新勞動法即將生效,企業裁退老員工的現象卻越演越烈。很多企業已經為新法的實施準備自己的對策了,“IT民工”難裨福音。
Google又被告了,54歲的前Google公司管理人員布萊恩#8226;里德(BrianReid)狀告Google歧視老員工,將其辭退。歐美勞動法的健全既是年老員工維護自己權益的金盾,也給了那些出工不賣力的人一把保護傘。
2008年1月1日,中國新勞動法將生效。新勞動法規定,將對工作10年以上的員工應該簽“無固定期限”的合同。用人單位不能與員工簽訂兩次以上試用期合同,并且在第三次必須與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似乎是聞風而動。6月下旬,LG中國已經將旗下大批5~10年的員工辭退,環球資源則在8月下旬有了類似行動,據悉華為也在近期有了自己的動作。企業想卸下新勞動法律下應承擔的經濟與法律責任,減少對解聘員工的補償。
隨著新法的實施,正在不斷走向健全的中國法制社會也將面臨類似Google被告事件的同樣問題,未來類似老員工狀告企業的事情也將在中國上演。細細品味,“Google老員工壯告東家”事件發人深省。
首先,Google被告是基于歐美勞動法的健全下的裁員,所以,不要總是認為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的好,就連優秀的Google都有歧視老員工的現象出現,又何況其他不為我們所知的小企業。
其次,歐美勞動法的健全給了年老員工維護自己權益的金盾,也給了那些出工不賣力的人一把保護傘。公司的裁員與被告,正是針對新勞動法的辯證統一。這種訴訟的本身也證明了法律的健全。
再次, IT行業很苦,IT行業很累,勞累了一生的老員工理應得到公司的尊重。只是,中國IT公司的“裁員”已經開始為那一健全的法律做準備了。不管法律如何對弱勢群體進行保護,終究是無法避免企業鉆法律的空缺,新法一出,企業的管理層就已經在研究對策了,那些隨時準備過河拆橋的合同短期化現象,就是始于《勞動法》頒布之后。因此法律關于10年以上老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一些規定,才會被企業束之高閣。
企業已經為新法的出現準備自己的對策。中國企業歷來是善于鉆法律空子的。新法就要來臨,法律準備期的裁員已經出現,環球資源、華為和LG中國等知名IT企業已陸續裁掉5~10年的老員工。苦累的IT人在自己正將步入年老的時候,本想國家法律已經對他們進行了保護,而企業卻在最后時候不記他們的苦勞、利用法律的漏洞,一刀將其切開,實在是讓人感到心寒。
Google找借口辭退老員工,是因為勞動法規定了公司對工作10年以上老員工的保護。而現在中國很多IT企業則是以“一年一簽”來應付老員工。2008年1月1日開始生效的勞動法將會給勞苦的IT民工帶來哪些福音呢?我期待但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