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世網 快訊】(實習記者 吳迪新)10月26日,阿里巴巴(1688.HK)在香港結束了面向公眾投資者公開招股工作。在獲得機構投資者的熱烈認購后,阿里巴巴宣布調高IPO股價約13%至每股12~13.50港元。這對于已經獲得超過600億美金元逾50倍的機構超額認購的阿里巴巴而言,意味著其融資金額將有望突破17億美元、超越Google此前創造的16.7億美元的紀錄,一躍成為全球互聯網最大規模的融資事件。
此次阿里巴巴計劃發行8.59億股,其中6.315億為舊股,其余為新股; 招股價介乎12~13.5港元,較原定的招股價10~12港元高出12.5%,集資最多115.95億港元,以招股價中位數計,凈額約29.52億港元。
對于阿里巴巴IPO火爆的場面,業內不少人士表示冷靜。有知名的相關人士預計,由于受到人民幣升值給外貿帶來的巨大影響,基礎建立于“中國制造”和“中國出口”之上的阿里巴巴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內收益額將逐年下滑。IDC China的高級分析師黃涌濤表示,由于阿里巴巴的客戶主要集中于企業客戶,企業客戶的增長速度要慢于消費市場,以后阿里巴巴的增長速度會慢下來。
新鴻基金融策略師彭偉新亦不建議投資者介入,主要理由是估值較高,盡管盈利增長前景強勁,而且發行股份中大部分是舊股。
據記者獲悉,阿里巴巴將于10月27日(星期六)公布最終定價,于11月6日于香港聯交所進行買賣。
新聞點評: 股民對A股的熱捧復制到港股的阿里巴巴上。這其中有多少是泡沫,多少是阿里巴巴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