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文化”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而與之洶涌而來的則是有關企業文化的各種表述,那么什么才叫“企業文化”呢?它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目前,最有代表性的說法是:企業文化是全體企業成員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企業規范、企業生存氛圍的總和。
然而,這種抽象的“企業文化”說法卻遠遠不能概括其本質內涵,這就使得人們對企業文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產生的效果也是大相徑庭。
2006年5月28日晚,25歲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腦炎被診斷死亡。胡新宇2005年碩士畢業后進入深圳華為公司從事研發工作。在4月底住進醫院以前,他經常在公司加班加點,打地鋪過夜。多天的搶救沒能挽回這位勞累的工程師年輕的生命。
為什么會出現這一事件呢?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任正非認為,企業的文化就是一種所謂的“狼性文化”和“床墊文化”。為此,他帶領華為如“土狼”般一路“狂奔”。如此高強度的工作,自然會有人因為難以忍受而跟不上“狼”群,胡新宇應屬于掉隊者。出現這種情況,有人便提出非議,難道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這種企業文化嗎?面對外界的非議,任正非堅持不改初衷,反復強調本企業創業初期形成的“床墊文化”不僅現今仍要堅持和傳承,而且還必須長期堅持艱苦奮斗,否則就會走向消亡。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另外一件事情,美國朗訊、福特等大型企業集團在其公司管理基本法則中明確規定不鼓勵員工過度加班,并規定凡是超過法定工作時間50%的加班,一律視為無效工作時間。與此同時,這些公司還替員工集體購買高級健身俱樂部的健身年卡,鼓勵員工下班時間參與健身活動,以緩解一天工作的疲勞。
顯然,這是與華為公司的狼性企業文化截然相反的,這一企業文化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從員工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推行其企業文化的。
從創造企業價值而言,我們無法簡單地評定上述兩種企業文化孰優孰劣;但從中華文化的傳統情結來分析,很多人都會認為華為的企業文化是一種“滅絕人性”的文化。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以及我國企業不斷壯大的局面,我們應該堅持怎樣的一種企業文化呢?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堅定不移地選擇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注重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而不是竭澤而漁。
要做到這一點并非易事,這牽扯到一個度的問題,因為如果企業將大量精力用于照顧職工福利,那么企業就成為了一個所有人都可以隨意宰割的“羊”了,從而使其成為員工的養老院;但如果把員工當做工作機器,那么則使得員工對企業沒有任何歸屬感,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創造驚人的成就,但卻無法打造一個“百年老店”,而這一點對于發展中的中國而言,尤其重要。
那這個“度”,我們如何來把握呢?縱觀當前全球企業的發展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成功的企業都在貫徹一種叫做“企業信仰”的企業文化,這是一種依靠潛移默化的力量來影響員工思想的文化。最早進行這一文化實踐的是美國的福特公司,其創始人將“虔誠、友愛、互助、共享”作為公司所有新進員工必須牢記的座右銘。一百多年來,福特公司不僅這樣寫,而且也是一點一點地這樣做的,它是世界上率先建立所有員工持股制度的企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推行職工八小時工作制的企業之一,而每一位進入福特公司工作的員工,在經歷了較長的工作時間后,都會將企業視為自己的另外一個家,對于企業的認同感非常強烈。正是靠著這種企業信仰,福特公司最終躋身世界頂級汽車生產企業之列,并一直延續至今。

與福特有著相同特點的便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器生產企業之一松下電器公司,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早在企業創辦之初的20世紀30年代中期,便提出公司發展的七個指導性精神:品質、公正、團隊合作、努力工作、謙遜、社會意識、感恩心情。此后,松下幸之助身體力行,他要求自己的秘書將每一位員工的生日登記下來,并由公司為其舉行小型的生日慶祝會;為了體驗員工的勞動強度,他甚至親自去打掃公司的所有廁所,然后,對以往有損員工體力的規章制度進行修改,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員工的利益。這種松下精神不但得到了員工的充分認可,而且也增強了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工作效率,最終將松下集團推向了世界超強企業的行列。
有人說:擁有持久生命力的國際型企業的文化精髓基本上是一致的,而被商海大浪淘汰掉的企業的文化雖然五花八門,但歸根到底也是相同的。這種基本一致或相同的經驗中的核心要素依然是“人”,因為“分析組織文化并不只是了解領導人期望的、向外部宣傳的那些價值觀,而是看經過管理實踐,有多少價值觀被所有的成員接受,并體現在工作中(霍夫·施泰德)。”實際上,這就告訴企業管理者們,企業文化是一種內化于員工心中的本企業的價值觀,包括員工的企業認同感、歸屬感以及責任感等,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塑造出來的,它需要企業首先建立符合企業特點的信仰體系,接著通過一代又一代的企業掌門人和與之榮辱與共的員工的相互交流,并以一種企業精神的形式一代又一代地灌輸下去,同時在傳承過程中,這種精神文化得到進一步充實,從而形成企業所有人都能夠長久堅持的東西。最后,這種企業文化不是空中樓閣,它必然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現出來,附著在公司日常的所有活動中,其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人們能夠從企業任何一位員工的言談舉止中輕易地判斷該企業的特點、發展狀況以及工作環境等。
總而言之,這種溢于言表的企業文化彰顯形式,不是旦夕間能創造出來的,它需要的是孜孜不倦的堅持、堅持人本的精神。這就回到我們開始的話題,即在商海的大潮中,我們是推行企業“狼性文化”,還是推行企業“羊性文化”?我們認為,兩者都不合適,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剛柔相濟的、影響人于無形中的“人性”企業文化,而這種企業文化也必將成為世界企業界的主流文化。
(作者系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黨委委員、工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