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要求省屬煤礦負責人30%的年薪與安全掛鉤
湖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煤礦企業必須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建立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制度,企業負責人年薪中,與安全掛鉤的份額占結構工資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0%。煤礦企業負責人要深入礦井,靠前指揮。省煤業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每月下井次數不少于3次;分管安全、生產、技術、規劃的負責人每月下井不少于6次。每班至少有1名礦級管理人員帶班下井。
(摘自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5月22日)
長沙成立國內首家住房保障工作局
“‘住者有其屋’就是保證大家都有房子住!”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的這句話讓很多人感到振奮。長沙市住房保障工作局是國內第一家住房保障工作局,對于解決好長沙市民的住房問題將會有很好地推動作用。隨著住房保障局的成立,《長沙市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實施方案》也將出臺,很多長沙居民的住房條件將得到改善。
(摘自新華網2007年5月30日)
太原實行城鄉統一居民戶口制度
太原市公安局近日宣布,6月1日起,太原市實行城鄉統一登記的居民戶口制度,廢除“農(戶)轉非(農戶)”、“進入太原市落戶指標”等城鄉戶籍制度;戶口遷移實行按規定條件準入制度,為各類人才、經營者、新購住房者落戶太原敞開大門。太原公安部門新印發的《居民戶口簿》、《戶口遷移證》、《戶籍證明》等不再標注戶口性質,其“戶別”欄,一律打印為“居民戶”或“集體戶”。
(摘自《中國青年報》
2007年5月30日)
北京人事局規定不參加社保者不能存檔案
5月23日,北京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后,北京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將不再接收不按規定要求參加社會保險,及其他不符合檔案管理規定的人事檔案。對于長期失去聯系超過5年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將視為自動終止托管關系。
(摘自《新京報》2007年5月24日)
河北出臺意見:綜治和維穩納入領導干部考核體系
近日,河北省綜治委、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省人事廳出臺《關于進一步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護社會穩定領導責任制的意見》。《意見》要求,綜治及維穩考核結果要同責任人政績考核掛鉤,同責任人公務員年度考核的等次掛鉤,同責任人獎懲掛鉤。對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實績突出的,在提拔使用干部時優先考慮;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被連續兩次一票否決警示和一票否決的地區、部門、單位,在面貌改變之前,其責任人不得提職使用。
(摘自《河北日報》2007年5月28日)
青島規定:政府部門召開會議會期一般不超過1天
青島市政府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精簡文件和會議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規定,政府部門召開的會議會期一般不超過1天。提交會議的材料要簡明扼要、主題突出,匯報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鐘。
青島市同時規定,嚴格控制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會議。會議與會范圍應根據內容確定,保證參會人員身份符合會議要求,提高會議效能,避免無關人員陪會;年度工作例行會議,若無重大政策出臺,不邀請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
(摘自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6月9日)
南京市政府規定:不涉密的政務信息全部如實公開
南京市政府近日作出規定,今年9月底前,除涉及國家機密和依法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政府及相關部門所有政務信息都必須公開。
按照規定,今年9月底,南京各區縣、各部門要全面完成《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工作;學校、醫院及水、電、氣、公交、電信等公用企事業單位,要根據行業特點,編制好公開目錄。目錄編制過程中,要對行使行政權力辦理的各類事項進行逐項審核,從依據、內容、對象以及形式、程序、時限等方面明確規范要求。
(摘自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6月13日)
廣東:“紅頭文件”將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和監督
日前,廣東省政府法制辦公室公告了2005年和2006年度省政府部門規范性的目錄,即日起,俗稱的“紅頭文件”將接受社會公眾查詢和監督。
《廣東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要求,對于未經政府法制機構審查同意以及未經規定載體發布的部門規范性文件,政府法制機構可以向社會公示該文件無效。因此,社會公眾可以根據此次公布的部門規范性文件目錄對部門規范性文件進行監督。這次公布的部門規范性文件目錄可登錄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或廣東省法制辦門戶網站“法制廣告”欄查詢。
(摘自《南方日報》2007年5月17日)
重慶建立行政許可補償制度全力打造“誠信政府”
今后在重慶,行政機關即使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變更或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也必須對因此受到財產損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進行補償。5月31日,重慶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的《重慶市行政許可補償暫行辦法》對此作出明確規定。
根據《辦法》,行政許可補償是指行政機關和被許可人都沒有過錯,行政機關因客觀原因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變更或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被許可人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給予補償。
(摘自新華網2007年6月1日)
溫州追究行政過錯新舉措:“該說不說”也要問責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公開與告知義務不力,應追究行政過錯行為責任。”這是溫州市規范行政行為、打造“陽光政府”又一新招。
根據新實施的《溫州市行政過錯行為責任追究辦法》,除濫用職權、違法違規等行為外,16種“不告知”行為也被列入追究責任之列。該辦法第31條中明確規定,經集體研究、認定導致行政過錯行為發生的,決策人、持贊同意見的人和不發表意見的人負直接責任。
(摘自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6月5日)
浙江省天臺縣在農村基層創建“村級廉情監督站”
選舉完了之后,誰來監督村委會的權力?浙江省天臺縣在農村基層創建“村級廉情監督站”,通過這個專門機構有效解決對村兩委干部監督乏力的問題,做到“村委會用錢村民批,村委會決策村民審,村委會辦事村民評”,防止“村民自治”蛻變成“村委會干部自治”。
天臺縣“村級廉情監督站”由3~7名監督員組成,其中必須有1名以上共產黨員。廉情監督員通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與村兩委干部任期相同,可連選連任。
(摘自新華社2007年6月13日)
江蘇公選干部首創“一職一卷”不同職位不同試卷
江蘇省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筆試5月13日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616名考生參加考試。此次筆試最大的特點是開創性地采取了“一職一卷”的方式,針對崗位不同要求啟用不同內容試卷,20個崗位分別啟用了12套試卷。據悉,此次筆試考題還首次采取中組部命題和江蘇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命題、選題、審題相結合的方式。
(摘自《人民日報》2007年5月16日)
吉林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集中面復”
6月5日下午,吉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對省人大代表建議和省政協委員提案進行“集中面復”,吉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領導和相關處室負責人與部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面對面地就所提出的建議和提案進行回復和交流。
據了解,與通常的書面答復和近年來的分散面復均有不同,吉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采取的集中面復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提案的措施屬于創新。專家表示,此方法有利于政府改進工作,加強人民代表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監督,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摘自新華網2007年6月5日)
合肥聽證會任命聽證“專業戶”為代表引熱議
6月1日起,安徽省合肥市污水處理費每噸上調了0.2元至1元不等,突破了許多市民當初認為漲幅不會超過1角錢的心里價位,在社會上引發了一片爭議。爭議的同時,人們將焦點聚集到不久前合肥市物價局舉行污水處理費調整聽證會時出現的“不和諧聲音”——聽證會拒絕媒體采訪,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聯系方式,8位聽證代表中居然有4位的名字經常在其他聽證會上出現……
“聽證代表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個人,顯然成了某一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合肥市民張亞軍如此表示。而聽證“專業戶”的出現顯然有失公開公正。
(摘自《法制日報》2007年6月11日)
太原:紀檢監察機關流動下訪現場受理群眾舉報
據太原市紀委監委信訪室舉報中心主任李麗芳介紹,太原市及各縣(市、區)紀委監委目前已經全部配備了流動信訪專用車輛,開始流動下訪接訪。同時,太原市紀委監委信訪室、舉報中心從市人大、市政協、市直機關等單位,聘請了100名退休老同志,擔任特邀信訪員。這些特邀信訪員將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并配合流動下訪。
(摘自新華網2007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