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廣州本田宣布,廣州本田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個合資企業成立的獨立研發機構。不僅如此,廣州本田還同時宣布,該研發公司研發的全新車型將于2010年投產并啟用全新的標志。該車型是廣州本田9年合資,學習創新技術的重要成果,通過自主品牌的形式回饋中國汽車市場。
盡管“合資企業究竟能不能打造自主品牌”一直都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但擁有真正屬于合資企業的研發中心,并推出掛有合資企業全新標識的系列車型,廣州本田邁出的這一步伐,不啻在中國汽車產業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廣州本田此舉再次領中國汽車工業之先。作為合資企業,廣州本田第一個投資建設了獨立的、具備全面研發能力的研發公司,成立了真正意義上的完整開發體系。更重要的是,這個研發公司將全新開發的自主產品將使用全新的標志,獨立于目前的本田的“H”車標。這些都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合資歷史的第一次。
標新立異者通常都能在市場上占有難得的先機,在自主研發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廣州本田又一次站在了最大曝光率的舞臺之上。一系列的“率先”決策迅速奠定了廣州本田在行業內的主流地位。
第一個打破大規模投資神話,創造廣州本田投資模式
廣州本田用事實證明了,“小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模式的正確。廣州本田的產銷每年上一個新的臺階,廣州本田總部黃埔工廠年生產能力為24萬輛目前實行雙班生產,日產量為1000輛,即每51.7秒就有一輛車在總裝生產線下線。于2006年9月19日全面落成的廣州本田增城工廠,首期生產規模為年產12萬輛,目前生產的車型為雅閣系列轎車。而雅閣連續19個月占據中高級車市的第一位,創下了中國汽車行業目前無人可及的記錄。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工廠不設對外排污口 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實施100%回收重新利用,在大力倡導“節約、環保”的今天,真正實現了廢水“零排放”。2007年2月10日,廣州本田第100萬輛車下線。

廣州本田的投資模式打破了汽車工業投資必須大規模投入的神話。這不僅為廣州本田帶來了快速的發展,也為后來許多汽車企業的投資帶來了很好的借鑒意義。在廣州本田之后,一批采用廣州本田模式的汽車企業迅速成立進入市場。
第一個全球同步引進車型,樹立中高級車標桿
“起步就與世界同步”,這句話至今為行業里和消費者津津樂道。廣州本田第一個在中國引入了全球同步的車型——雅閣。當時中國市場上,進八的車型都是過時車型,國外廠商不愿把最新的車型引入中國。
廣州本田引入了最新的雅閣,并且響亮地喊出了“起步就與世界同步”的口號。也是因為廣州本田的新車型進入中國市場,才逐漸改變了中國市場上沒有全球新車型的局面。
全球同步車型的引入和國產化,讓廣州本田的員工成為了國內廠商第一批直接接觸學習國外最先進技術的技術人員。這也為廣州本田的技術人才積累奠定了基礎,走在了全國各汽車廠商的前列,為未來自主品牌的發展打下了人才基礎。
建立第一個標準4S銷售店,引領中國營銷潮流
廣州本田在營銷方面的許多創新,后來都被行業廣泛采用,成為了規范操作的標準。現在行業里普遍流行的“試乘試駕”是廣州本田第一個實行。此外,廣州本田率先在國內舉辦售后服務雙周活動、售后服務技術技能競賽活動,先行導入可很大縮短顧客保養時間的團體快修體制,實施24小時緊急救援服務體制,由特約店“客戶服務中心”統一處理客戶的投訴、維修等問題。
第一次主動公布國產化率,國產車質量樹中高級車典范
國內汽車廠商中,廣州本田雅閣轎車是第一個主動公布國產化率達到40%的中高級車。在合資雙方的共識下廣州本田的國產化迅速提升,并且質量有了嚴格的保證。廣州本田生產的雅閣其品質被認定為Honda所有海外廠第一,真正實現了廣州本田“世界品質,一脈相承”的莊嚴承諾。
國產化率的不斷提高,使廣州本田帶動了一大批本土的零部件企業共同成長同時也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廣州本田日后的發展以及未來的自主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州本田開辟自主品牌第三條道路
在中國目前的自主品牌發展道路上,通常的理解有兩條:一條道路是資本屬性完全是國內資本的企業通過學習創新或者直接收購國外技術資源和團隊,推出新車型,另外一條道路是通過與國外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然后依托引進國外技術,消化吸收,創新發展自主品牌。這兩條道路,目前各有代表企業,也發展得很快。
廣州本田的自主研發道路與這兩條道路都不盡相同。廣州本田的路徑是通過多年的合資,在合資過程中逐漸學習了先進技術,然后在與外方的高度契合之下,成立完全獨立的研發公司。這個研發公司具備獨立的整車開發能力。在這個基礎上誕生自主品牌。
廣州本田走的自主之路,是一條不同于既有兩條道路的第三條道路。這條道路,在自主品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廣州本田的現實案例完全突破了理論上的盲區,在實踐方面走出了一條完全的新路。在這條道路上,目前廣州本田是一個開拓者的角色。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有更多的合資企業也能夠加入這個行列。
廣州本田的制造技術的創新
一直以來,廣州本田以挑戰精神,不斷創新,在很多領域實際上擔當了中國汽車工業領跑者的角色。
中國要實現汽車強國的夢想,不能長期依賴進口裝備。統計資料表明,汽車裝備進口率每提高1%,裝備總投資增加2%~3%。因此,裝備國產化是企業生存的需要,隨著我國汽車工業開始進入微利時代,進口裝備昂貴的價格將給企業造成極大的負擔。
廣州本田增城工廠設備引進方式的創新可以簡單概括為“集成創新”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以海天注塑機為代表的模式。海天注塑機凝聚了中日兩國,廣州本田、供應商、日本專家三方的智慧,根據廣州本田對注塑的需求,發揮廣州本田和本田專家的技術優勢對供應商從硬件和程序等各個方面改善和優化,最終生產出滿足廣州本田需要的產品。按照原來供應商的生產能力,生產一件注塑件的周期是90多秒,通過三方的合作,最終的產品生產周期達到了40多秒這樣的速度是供應商從來沒有想過的。第二種模式是以廣州本田為主導,進行項目組織,由不同的供應商共同完成項目。這個模式的代表是焊裝四門兩蓋的柔性生產線。廣州本田根據焊裝生產線的需求,綜合考慮了生產線的可靠性和成本,制定出最為優化的設備組合,然后由不同的供應商共同參與提供設備,最終完成生產線的建設,第三種模式是以沖壓生產線為代表的模式。沖壓壓力機采用了多個國家的技術,由廣州本田牽頭對項目進行分解,分析整個設備的構成情況,由多個國家的設備共同完成。例如壓力機采用的是濟南二機床廠的設備,壓力機之間的機器人則采用了瑞典ABB的設備,控制系統由瑞典ABB負責集成和調試。
多年來,廣州本田在各方面一直以創新的姿態引領業界,今天,廣州本田更將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再次領先,在這條全新的路子上,我們拭目以待,期待廣州本田能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