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WTO遠比任何一家公司重要得多”
親愛的張亮、李碩:
自從上次我們相見已經數月有余,接受你們的采訪后,一些朋友已經給我發了幾份你們雜志刊登的專訪我的文章。總體來說,基調是不錯的,但文中也有一些事實上的錯誤。我想把它們指出來。我不知道還能做些什么,但確實有一二處的錯誤非常嚴重。
你們在文中說我曾寫信給時任總理的朱镕基,表示如果中國市場不能對AIG全面開放,我可能會阻止中國進入WTO的進程。這是完全錯誤的。
我曾為推動中國進入WTO努力過很多年,我希望不僅AIG在中國已有的分支機構不受中國法規限制,我們未來還能繼續在中國開設新的分支機構。這不可能。朱镕基委托龍永圖與我會面,以便制定出一個方案。事實上,就算我們什么也得不到,我也不會阻止中國進入WTO。因為中國進入WTO遠比任何一家公司重要得多。我認為改正這個事實上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你如何做,我讓你自己決定。我把這封信的復印件也發給了龍永圖。我確信他能核實此信息。
另一個多少有些誤導讀者的是,AIG并沒有很多全資離岸再保險公司。雖然AIG是全球應用再保險最多的公司,但考慮到AIG作為(我相信它現在仍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這就不足為奇。因此,它確實比其他保險公司在全球設立了更多的再保險公司。AIG的一個策略就是,對風險極大的投保,承諾支付100%的賠償,這樣的話,公司可以對風險的“價格”和發放的保單進行控制。順便說一項不相關的事情,AIG的分支機構和于公司已經在全球130個國家的市場開展業務。
我知道保險和再保險是不容易寫的報道,我也理解你們努力在公正的基礎上公平地描繪各方情況,不過,在中國加入WTO一事上,我確實持堅定態度。我可能比其他美國商人在推動中國入世方面更努力,我永遠不會阻止中國加入WTO。
我盼望你的回復
此致!
真誠的莫里斯·雷蒙德·格林伯格
雖然在采訪格林伯格先生,及研究過相關資料之后,我們已經了解格林伯格先生是一個極為認真,并依靠對于細節的關注取得成就的企業家,而這封信更讓我們更直接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非常遺憾我們在文章中引用了錯誤的信息源,對此我們深表歉意。僅從業務角度而言,我們的確應該進行更嚴密的調研查證,如向龍永圖先生求證這一事情的真相。當然,我們從未懷疑過您對于中國的感情與支持。您對本刊文童的高度重視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
本刊編輯部
出其不意與完美主義
聯想公司研究系統的—位朋友向我抱怨,他說聯想計算機的技術一直不輸給那些競爭對手,但外界經常誤以為聯想沒有創新技術。他說在聯想實驗室當中,經常創造組合出任何品牌都沒有的計算高效率,這都經過許多專家證實了,可外界就是不給予國產品一點公平的待遇。
創新是一個熱門概念,但創新不會從天而降,它必須靠一些平臺來支持。像聯想這樣的公司,這個平臺便是RD,研究(R)與開發(D)系統。研究是技術上的鉆研,主要在追求突破限制,或是發明新技術;而開發是商品化的過程,如何滿足市場。我想聯想在研發的R上頭不輸給比如戴爾、宏基這樣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的技術和聯想應不至于差到哪去,主要的核心技術都是由細分公司供應的,比如英特爾、華碩、日立等等。這就好比成衣工廠,英特爾給你裁縫師傅,華碩給你布料,日立給你花邊,你要做的只是組合他們,并建立一套流水線,決定做什么款式的衣服不做什么款式的褲子,如何打上自己的品牌,以及推出廣告,開個展示專門店將衣服賣出去。
但即使如此,它要求的能力也很高。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臺灣廠家的強項是商品化的能力,也就是產品開發的D的能力。這和臺灣社會普遍的創意文化有關。臺灣專業人士很容易就能看到市場的需求,并且將現有技術轉化去滿足這個需要。但臺灣的R不見得高明過內地多少,即使有R,也并不是太高端的技術,而是D的反應速度很快,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R的條件。看看宏基、華碩、明基的計算機,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D的反應速度那么重要嗎?在一個技術普及化到某個階段之后,是的。大廠都能很快的發現市場需求并且做出反應。現在的筆記本計算機的市場需求是薄、輕、小。不是聯想,猜猜都是誰的反應最快?(gemag-com.cn讀者tom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