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氣被喬布斯的光環遮蓋多年,現在,他終于站出來大聲說:“我是沃茲!”
盡管史蒂夫·喬布斯在當今創新藝界的舞臺上儼然是一名超級明星,但事實上,當年向IBM巨型計算機發起挑戰的個人電腦,發明人其實是另外一位同樣也叫史蒂夫的年輕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美國蘋果電腦公司的共同創始人,人稱沃茲(WOZ),是他發明世界第一臺個人電腦,后來才連帶引發了信息技術的大革命。
去年,沃茲出版了英文自傳《iWOZ:我是沃茲》,一出版即成為暢銷書,上個月國內京師銳文出版社趕在中國臺灣遠流出版社之前推出了本書的中文版。這本書揭開了沃茲發明電腦以及與喬布斯一同創辦蘋果公司的過程,同時也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當時講求技術至上的“極客精神”發出了懷念之情。本書英文書名的諧音是“我曾是”,副標題用了過去式強調:“我如何發明了個人電腦、共同創立了蘋果公司以及如何享受整個過程。”反映出作者“不希望被歷史遺忘”的心愿和其濃郁的理想主義色彩。我們可以模糊見到這位“被遺忘的英雄”對當今蘋果公司走向商業化的不同態度,不過可惜的是,因為他還是蘋果公司的共利者,因此書中的批判性大有保留。令“蘋果迷”們最感興趣的,還是聽他親自解釋當年為何急流涌退從蘋果公司幕前淡出的細節。本書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銜接了歷史中一段“失落的環節”。并將他親身的經歷栩栩如生地帶到讀者眼前。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一位傳奇性人物,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以下是本刊記者王冰容對他進行的獨家專訪,沃茲說出了他對個人電腦的未來與技術革新的看法。
GE:作為第一臺電腦的發明人,你為人類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你對個人電腦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由于目前科技產品的成本很低,很多新的技術出現,這些新技術主要圍繞著是怎樣去管理電影,圖片和音樂。這些都是人們生活的元素。科技下一步的發展就是圍繞著怎樣把這些元素巧妙地組合起來。很快,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小小的硬盤就可以裝下你看過的所有電影。但要達到這一點,我們還需要解決一些像硬盤的運轉速度這樣的技術問題。處理器會愈來愈快,現在處理器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要達到人工智能的水平,還差的遠,電腦還不能像人腦一樣反應。比如說,我現在和你說話,我可以判斷你的反應,如果我給學生上課,我很快就可以判斷出學生是否對我的話題感興趣。目前沒有任何電腦可以做到這點。雖然電腦可以和人類有一些交流,但還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意義。電腦需要更快的處理器才能像人腦一樣反應。現有芯片的運轉速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關鍵的問題是在于芯片產生的熱量,芯片的速度還可以十倍地增長,但是產生的熱量會把整個的芯片融解,摩爾定律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光子技術的出現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芯片熱量的問題可以解決,電腦會出現許多新的突破,這是很可能的。許多公司現在都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網絡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信息大聚會的時代,我們可以從網上看電視,電視會漸漸地被淘汰。我們可以從手機上看電視,不論我走到那里,我喜歡的電視節目都會跟著我。比如說,我到你家里,只需要把我的手機和你家里的顯示屏通過無線傳輸聯系起來,我就可以看我預定的節目了。這就是我所說的“生活里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會跟著我們”。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和Wi-Fi很相似的世界通用標準,我認為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GE:你知道誰在做光子技術這方面的研究嗎?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很多小型公司都在做。像英特爾這樣的大公司正在等待技術發展成熟以后把小公司的技術給買下來。IBM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在原子方面的研究,IBM是世界第一。
GE:你當年一個人在自己的家里開發了第一臺電腦,你認為這類的技術革新還會從個人或小型公司里蹦出來嗎?小公司的生存空間如何?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小公司現在很難打入計算機行業,主要因為這些大企業財力雄厚,也很了解客戶的需求。一些小公司想到的產品,大多數情況下大企業早已經有了。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也多是從大公司的產品中受益。通常來說大公司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會全面一些。
但在互聯網方面,新的產品還會持續從小公司里產生,像eBay,Google,Youtube,Myspace這些公司,通過網絡把一個小型平臺建大,由小公司逐漸變成大公司。許多小公司都在創造一種新的文化,然而大公司很難開發與文化有關的新產品,因為大公司多年來已經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文化,這種公司文化一旦形成,是很難被打破的。
GE:你怎么看蘋果公司的創新?很多年來蘋果公司一直在技術潮流上領先同業,不停地開發新產品,像iPod和iPhone。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對,蘋果公司的目標就是創新,這在大公司還是很少見的。蘋果公司一直像小公司一樣在嘗試新的東西,創造功能和造型完美的產品。但是現在的蘋果公司也不能像當年一樣了。
GE:你能不能解釋一下原因?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蘋果公司現在不能夠做一些非常有開創性的尖端產品,或是嘗試一些沒有經過大眾測試、非常概念性的產品,諸如研制一個機器人。蘋果公司的研發方向都是非常大眾化的,從根本上來說,現在的蘋果公司是一個以商業市場為導向的公司,設計的產品符合大眾的興趣和愛好,從這一點來說,現在蘋果公司不會像早期的蘋果公司那樣具有冒險精神了。
GE:硅谷被認為是世界科技產業的中心,你認為這個地位在將來會不會改變?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硅谷發展了一個很強大的技術創新文化,尤其在過去的年代,有許多小公司研發新產品,并且推廣到許多地方。現在的硅谷已經沒有這種氣氛了。現在的硅谷是由許多成功的大型公司組成的。硅谷有一個技術創新的名氣和環境,但是技術創新并不一定來自硅谷。微軟就不是從硅谷發起的。由于互聯網的存在,技術創新可以發生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但是我同意硅谷有很多好的條件,像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技術知識等等。硅谷最大的優勢是雄厚的資金,在過去的許多年,硅谷孕育許多成功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產生了大量的資金,許多風險投資資金都留在了這里。其中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就是那些風險投資人都不愿意到很遠的地方去開董事會,導致許多外地的企業家因而搬到硅谷。
GE:在你的書里,你談到你與蘋果現任總裁史蒂夫·喬布斯的一些摩擦和分歧,盡管如此,多年來你一直很支持史蒂夫·喬布斯?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當然,蘋果電腦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有史蒂夫·喬布斯。至于史蒂夫·喬布斯本人的性格和管理方式,我聽到很多不好的評語,但是我沒有親自見到。喬布斯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我認為這種方式對蘋果很有效。喬布斯對人的要求很高,知道如何激發他們的潛能。喬布斯總是要作第一個,要出最好最新的,前人沒有的產品。這就是蘋果公司的核心文化。
GE:你對蘋果公司現在發展是不是很滿意?自從今年一月蘋果公司宣布了iPhone,蘋果公司的股票一直在上漲。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非常滿意,我認為股票還會繼續上漲,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iPhone真的是一個有魔力的產品,是一個功能與造型的完美組合,設計非常符合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