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漂亮女孩兒劉曼麗是大連職業技術學院藝術教育分院的一位學生,但她比其他同學幸運,入學伊始,就擁有一個特殊“職業”——經常與足球明星們打交道。在充滿陽剛之氣的足球場上,她和同伴們充滿靚麗、青春、激情、健康、活力的表演,給數萬名球迷帶去一縷清風、一陣花香,給狂熱火暴的賽場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劉曼麗的這種特殊職業被稱為“足球寶貝”。
百里挑一,差點兒出局
我出生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父母都是普通的公務員。我從小就性格開朗活潑,愛蹦愛跳愛唱愛笑,爸爸認定我是“體育苗子”,想把我送進少年體校,可征求我的意見時,我卻說想學跳舞。上小學一年級時,我被市少年宮選進了舞蹈隊。
初三迎戰中考前夕,報紙上一則廣告吸引了我的眼球:大連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分院有一批活躍在綠茵場上的足球寶貝。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足球寶貝”這個名詞,報上說,足球寶貝是為足球而喝彩,為足球而舞蹈的。我感到這很適合我。
2005年夏天,我報考了這所藝術分院。我進入最后一關面試復試,當著舞蹈老師們的面,我表演了一段芭蕾舞,跳得輕松自如,主考老師田娟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一曲終了,田娟老師告訴我,你被選進“足球寶貝”培訓隊!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差點兒跳了起來!可是我還沒來得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媽,一個壞消息又讓我的心里涼了半截:和我同時選進“足球寶貝”培訓隊的共有200多名新生,學校要邊訓練邊不斷地淘汰,將來,真正上場表演的“足球寶貝”只有22人,而且大都是老隊員。
艱苦的訓練從入學第二天開始。遼寧芭蕾舞劇團專業演員出身的田娟老師要求非常嚴格,一絲不茍。有時,一個基本動作要反復練習成百上千次。
與艱苦訓練相伴隨的是嚴格而無情的淘汰。幾乎每天、每時每刻,我們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我們最害怕聽到的字眼是:
“你,下去吧!”
“你明天不用來了!”
開訓才三個月,200多人只剩下了45人。
有一天晚上,我和媽媽通電話,無意中得知媽媽正在發高燒輸液,我急得一宿都沒睡好覺。第二天訓練時,我的精神總溜號,有一個動作幾次都沒做好。
田娟老師生氣了,她喊道:“劉曼麗,出列!”
我嚇了一大跳,戰戰兢兢地問:“老師,我、我被刷掉了?”
田娟老師使勁地瞪了我一眼,道:“我是叫你出列,站在隊外邊看別人是怎么做動作的!”她又氣又愛地點了一下我的腦門兒道:“你呀,你再精神溜號,看我不刷掉你!”
我再也不敢胡思亂想,立即全神貫注地看老師和同學們做動作,很快就掌握了要領。看到我表演的動作標準而完美,田老師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劉曼麗,歸隊!”我長舒了一口氣:“媽呀,好險啊!”
第一次上場,感受激情
我第一次上場表演是2006年3月的一天,令我永生難忘。那天,上場前一刻鐘,有個老隊員突然肚子痛,田娟老師臨時決定換人,她朝我一揮手:“劉曼麗,你上!”
聽到這句話,我的心怦怦地差點兒跳出懷!要知道,我們這批新候補生中,還沒有一個正式上場表演的,所有的替補隊員都把羨慕的目光投向了我。我顧不得激動,趕緊去換服裝,做上場前的準備活動。
3月的大連,春寒料峭,身穿大衣還冷得直打哆嗦。“脫!”隨著田老師威嚴地一聲令下,我們22名“足球寶貝”迅速脫下大衣,身穿健美服上場了。凜冽的寒風吹來,像鋒利的刀子割著我全身的每一塊肌肉,我只覺得四肢麻木,臉部的肌肉全凍僵了,不會說話,也不會笑了。我正在緊張之際,場內音樂突然激昂亢奮地響起。說來令人奇怪,一聽見激情歡快的音樂,我的全身立即熱血沸騰、充滿活力,笑容又洋溢在臉上,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活躍起來。我和同伴們歡快地跳著,盡情地跳著,完全沉浸于激情四射的表演氛圍之中。全場掌聲雷動,歡聲如潮,數萬名觀眾的喝彩聲匯成喧鬧的海洋。
15分鐘的表演結束后,我們22名“足球寶貝”繞場奔跑一周,為實德隊加油助威,向球迷們揮手致意。我們每跑到一處,都激起歡聲一片,那感覺有點兒像“東方神鹿”王軍霞披著五星紅旗繞場一周似的,真是爽極了!
我們在歡呼聲和掌聲中退場,在16號看臺的過道里與正上場的足球明星們相遇。如此近距離地眼見到昔日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球星們,我激動不已。他們紛紛向我們揮手致意。有個球星見我穿得很單薄,關切地說:“小妹妹,別凍著了,披上我的大衣吧。”說著就把大衣遞過來。我受寵若驚地趕緊擺手謝絕:“不,不,我不冷,謝謝你,我們為你們加油助威!”
從此以后,我便成為正式的“足球寶貝”,差不多每一場演出都沒有落下。2006年8月,當一批老隊員畢業離校之后,我榮幸地被選為“足球寶貝”隊長。
苦辣酸甜,風光背后是辛酸
當“足球寶貝”,面對的并不都是鮮花和掌聲,風光的背后卻是艱辛、苦澀、淚水和委屈。
別人都以為我們當“足球寶貝”能掙大錢,說來令人難以置信,其實,我們當“足球寶貝”一分錢也不掙,也沒有任何補助。當初,學校之所以組建“足球寶貝”隊,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學校的知名度,更主要的是為大連足球城做貢獻,并借此增加學生們藝術實踐的機會。因此,每次演出,我們連一瓶水、一個盒飯也沒人給,完全靠自備。
其實,我們對金錢看的很淡,但最怕的是不被理解。大連作為足球城,每次比賽都萬人空巷,“足球寶貝”入場成了一道難題,要經過層層關卡。有一次在人民體育場進行比賽,我們的隊伍怎么也進不去。一位執勤人員板著面孔攔住我們說:“沒得到上級指示,不能放行!”田娟老師耐心地向他解釋,“這些孩子都是‘足球寶貝’,要在中場休息時做表演,耽誤不得。”那人一聽就火了:“什么足球寶貝?亂七八糟的,我就是不放你們進去,你們愛找誰找誰去!”我們一聽,氣得差點掉出眼淚。田老師打了無數個電話,終于找到了這位執勤者的上級,好不容易才放行,可又被下一道執勤人員給攔住,理由還是“沒接到上級指示,不能放行!”眼瞅著比賽即將開始,我們急得團團轉。田老師也感到非常的心寒,她說,論她的脾氣,真想一轉身領著我們就走。可是,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為了這場數萬人的足球比賽,她強壓著心頭的火氣,耐心地和執勤人員交涉,我們也在一旁幫腔,甜言蜜語地說盡好話,好不容易才得以進場。
進場后又遇難題,偌大的體育場竟沒有一個專門的更衣室,讓我們這些女孩子如何更衣呢?工作人員一指:“去廁所吧。”我們看見田老師的眼圈有點兒紅,她是為我們感到委屈。我們倒沒說什么,但心里總有點兒不是滋味。可不管心里感覺如何,只要音樂一響,我們就立即忘記了所有的不快,又滿臉洋溢笑容、激情四射地活躍在足球場上。
實德隊若是贏球,我們的表演會受到熱烈歡迎;若是輸球,那我們可就慘了,球迷們會把一肚子的火都撒在我們身上!有一次比賽,實德隊上半場輸了兩個球,數萬球迷的惱火情緒彌漫全場。恰在這時,輪到我們“足球寶貝”上場表演了,我們剛一進場,球迷們就朝我們開罵:
“跳什么跳?就因為你們瞎跳才輸的球!”
“再跳把你們的腿砸斷!”……
可我們不能不跳。音樂一響,我們歡快的表演和場內的氣氛極不諧調,罵聲、起哄聲、嘲笑聲四起,更有一些情緒過激的球迷朝我們用易拉罐和礦泉水瓶子!我們幾乎是在“槍林彈雨”中狼狽不堪逃出場的。我的一個隊友額角被礦泉水瓶子砸得淤血,還有幾個隊友被一群球迷指著鼻子罵哭了!
無怨無悔,足球寶貝很可愛
然而,我們當足球寶貝無怨無悔,因為我們熱愛足球,發自內心地想為大連足球加油助威,我們擁有陽光、青春和活力,我們相信會贏得千千萬萬球迷的理解、支持與喝彩!
我們每次入場都坐在16號看臺上,因此體育場16號看臺就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每個看臺上都有拉拉隊,但“足球寶貝”的拉拉隊最惹人注目。在充滿男子漢陽剛之氣的足球場上,我們40多名女孩子的加油助威之聲顯得格外清脆,格外有節奏,格外充滿活力。有一次,大連實德隊與上海申花隊主場比賽,我們有節奏的助威聲總是壓過申花的拉拉隊,后來,申花隊的球迷們氣急眼了,一群人吼叫著朝16號看臺沖來,多虧數十名警察立即組成一道人墻,才把他們攔住。我們嚇壞了,但場內數萬名觀眾齊聲為我們鼓掌,為我們助威喝彩!
由于經常在公眾場合和媒體上亮相,我們這些“足球寶貝”也成為了新聞人物,我們走在大街上常常被人認出來,“回頭率”特高。有一次我去專賣店買運動鞋,開始老板怎么也不肯打折,后來他突然認出我是足球寶貝,為了表示對足球事業的支持,他一下子打了6折,幾乎是賠本把鞋賣給了我。我的街坊鄰居們也常以我為榮,每當發現有登載足球寶貝的報紙便主動買下好多張送上門來,臨走還不忘說一句:“丫頭,下次有足球賽,別忘了給大叔弄張票!”
作為藝術教育類5年制大專生,除了完成“足球寶貝”的訓練、表演任務外,平時要學習聲樂、鋼琴、舞蹈、手風琴、和聲、指揮、作曲等40多門學科的課程,我們的學業壓力要比其他同學大得多。但我們感謝“足球寶貝”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藝術實踐大舞臺,可以把我們鍛造成經風雨、見世面的人才。
(未經作者同意,本文拒絕轉載和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