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英國人講究紳士派頭,無非就是貴族氣,加上些給女士脫大衣、凡事“女士先行”之類,其他的嘛,恐怕什么事也是不會做的了。可這次在倫敦,意外地認識了一個出生在英國的12歲男孩理查德,他改變了我的一些看法。
理查德的樣子很普通,端正的、白凈的臉龐,健康的身體。當他穿起校服系上領帶,禮貌地對我說“早上好!”或者說“晚安!”的時候,竟然已經看得出一些未來紳士風度的端倪。
不過,他真正引起我注意的卻是在廚房。我是個晚睡晚起的人,一天早上我起得比平時稍早,7點鐘左右吧。我發現廚房里有動靜便過去看,發現竟然是小男孩正在那兒做早餐。他熟練地烤著面包,同時在煎咸肉,然后又煎了一個雞蛋。看到我他很有禮貌地問我:“奶奶,你吃嗎?”我說:“現在不吃,謝謝你!你自己快吃吧。”他便為自己倒了杯牛奶,邊吃早餐邊和我聊起天來。我以為早上是媽媽叫醒了他,他卻說,早上起床是自己的事,媽媽下班很晚,睡覺也很晚,如果還要讓媽媽叫他,媽媽睡覺的時間就不夠了。他頭一天晚上會自己準備好鬧鐘和第二天穿的校服,這些事媽媽也不用管。說著,他又為自己做好三明治,帶上蘋果、薯片、飲料,說這是自己帶到學校去的午餐(在英國,小學一年級到九年級的孩子中午不能回家吃飯)。看看時間差不多了,他和我告別自己上學去了。我突然發現,他的這一番談話就有一些說不清的紳士味。
理查德下午3點半放學回來,他做完、吃完了下午茶,便開始寫作業,作業不多,半個小時便做完了。在英國,晚飯吃得較晚,一般都是8點或9點了。晚飯前是他的娛樂時間,看電視,彈吉他。晚飯后,他自己洗澡,9時30分他向母親親熱地道別,睡覺去了。真是個省事的孩子。后來有一天我身體不舒服,他把午餐和下午茶端到我的面前。啊,他竟然還能照顧大人。他的母親告訴我,在英國就是這樣,從4歲上小學起(學前班),學校就會教給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比如穿衣服、洗漱什么的。從6年級開始,學校兩周上一次食品制作課,7年級后還會另教男學生做木工(英國人買了房子之后大部分喜歡自己裝修),教女孩學繡花。能學這些,家長都很支持。母親愛孩子,可決不溺愛他。家長和學校都認為會做事會自己照料自己,這是必須從小培養的品格。
說實在的我很感嘆,即使現在的英國,“紳士味”也不僅僅是禮貌,而“紳士味”的基礎卻被認為是動手能力,是從小的自理能力,是不打擾他人和為別人著想。不知現在中國的家長們怎樣認為?
摘自《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