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工肝細胞來源不再是技術瓶頸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一院傳染病科教授李蘭娟帶領課題組開展的“生物人工肝用細胞源與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項目,通過又一個十年的艱苦努力,日前再次獲得2006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人工肝分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兩者結合的混合型人工肝3種類型。非生物型人工肝的治療機理偏重于解毒,與以培養肝細胞為基礎的生物型人工肝結合應用,能更好地替代肝臟的合成、代謝功能,因而具有更高的效能。
課題組在國內率先建立四步灌流法分離肝細胞,使新鮮分離的肝細胞活率和總數顯著提高。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建立了國內第一株來源于正常人肝臟的永生化肝細胞系HepLL。目前又陸續建成了兩株人永生化肝細胞系和3株豬永生化肝細胞系,并能在體外長期培養和維持功能。永生化肝細胞系的建立,能為人工肝治療和細胞移植提供安全有效的肝細胞源,還可為藥物篩選試驗提供可靠的細胞模型。
課題組還構建了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將非生物人工肝和生物人工肝有機結合的新型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統,建立了肝衰竭治療的實驗和臨床新方法。他們建立了豬肝衰竭動物模型,應用豬肝細胞進行生物人工肝治療,肝衰竭豬存活時間明顯延長。他們還應用混合型人工肝成功治療15名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病人,取得明顯效果。(健康報網)
新疫苗有望抵抗耐藥結核菌
全球結核疫苗基金會日前在華盛頓舉行的全球衛生國際會議上介紹,他們與合作伙伴正在研發新一代結核病疫苗,有望抵抗各類耐藥性結核病菌。
該基金會主席杰拉爾德·薩多夫在大會上介紹說,2007年有6種備選的新型結核病疫苗正在或將要進行第一至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預計未來7年至9年內,將至少有一種針對新生兒、一種適用于青少年的新型結核病疫苗投入臨床應用。新一代結核病疫苗將具備抵抗各類結核病菌的超強免疫力,包括目前較難治療的多耐藥結核病和廣泛耐藥結核病。目前全球至少已有37個國家報告發現了廣泛耐藥結核病病例,研制新型疫苗已成當務之急。當前通用的結核病疫苗“卡介苗”問世已逾86年,一直沒有研制其他新型疫苗。
(健康報網)
美專家首次列舉卵巢癌征兆
新近美國癌癥學會等醫學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公布了婦女患卵巢癌前可能出現的一些征兆,提醒婦女在出現這些癥狀時提高警惕。這是歷史上醫學專家首次列舉卵巢癌征兆。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癌癥學會、婦產科癌癥基金會和婦產科腫瘤學會聯合列舉了這些征兆,包括腫脹、骨盆或腹部疼痛、吃東西或感知困難、尿急或尿頻。專家指出,如婦女連續3周以上每天都出現上述癥狀中的一種,應咨詢醫生。
但出現這些征兆不一定表明患了癌癥。美國癌癥學會乳癌、婦產癌癥分部主管黛比·薩斯洛指出,許多出現上述癥狀的婦女可能患的是腸胃綜合征而不是癌癥。
專家指出,僅憑上述征兆無法斷定是否患了癌癥,對此類癥狀過于關注或敏感,因此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或采取其他治療措施,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盡管如此,這些專家說,他們仍然決定公布這些征兆。因為研究表明,婦女突然出現這些癥狀,也許是患上卵巢癌的重要信號,及早注意在某些情況下可挽救生命。
美國癌癥學會提供的數據表明,卵巢癌是婦女第五大“殺手”,卵巢癌致死的婦女占癌癥致死婦女總人數的6%。卵巢癌因其在早期階段難以檢測,又被稱為“沉默殺手”。(新華網)
經常打太極拳
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麥可歐文醫師在健康成人中試驗發現,經常打太極拳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對抗皰疹病毒的發作。
歐文醫師研究的對象系112名健康人,年齡在59—86歲之間。他把112名受試者一分為二,一半人每周打三次太極拳,另一半人則上課接受健康教育。授課的內容包括如何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講授如何消除心理壓力和緊張的種種辦法。然后兩組人員都接受水痘疫苗注射。在注射前后,受試者要定期驗血,以確定他們對此類病毒的免疫能力。經過6個月太極拳鍛煉以后,結果發現打拳組對抗病毒的免疫能力比上課組增高了將近一倍。在注射疫苗之前,打拳組的平均免疫能力與一些較為年輕的對照相差不大,但打拳再結合注射疫苗,他們的平均免疫能力就要比不打拳的人增高將近40%。
打太極拳為什么會增進免疫能力,對科學家來說目前還是一個未解的謎。教打太極拳的老師則認為,打太極拳要講究意守丹田。通過這樣的反饋,可能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平衡。?笪
(新民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