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上生活 有私家車的人多了,開著車上下班、購物和會親訪友,生活變得快捷了、便利了,但開車族成了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統病的高發人群。這是因為開車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長此以往,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使一種叫去甲基腎上腺素的物質增加。這種物質能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另外,開車必開空調,窄小的空間本來就很缺氧,若車廂內再有吸煙者,致使車內氧含量下降,空氣質量變得惡劣,這對呼吸系統,是個長期的惡性刺激。
在小空間里長時間地坐著,尤其是飯后開車,腦部的需氧量會大增,胃腸供血量則相對減少,胃腸功能就處于呆滯狀態。久而久之,胃腸功能會出現紊亂。如果開車者的飲食又是以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為主,以車代步又缺乏運動,胃腸疾病便會趁機而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應以步代車,能不開車就不開;保持車廂內的衛生和空氣新鮮;生活、飲食要有規律,要講究科學。
聽高分貝的音樂 噪音是指生活中出現的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的聲音。
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研究做出的結論是,超過80分貝的聲音,都是噪音。
在現代生活中,高音嗽叭、組合音箱、四嗽叭錄音機發出的立體聲音,在60~105分貝,流行音樂演出現場的聲音,可達110分貝,接近飛機起飛時發出的聲響。不少年輕人熱衷于在這些聲音中尋求刺激,覺得它爽、酷。殊不知,人長時間地置身于過于嘈雜、響度過大的音樂環境里,會引起一系列的癥狀:頭痛、腦脹、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疲乏,嚴重時,還會得上輕度精神分裂癥。這是噪聲使人神經系統的代謝機能發生紊亂的結果。噪聲還會直接引起人聽覺的損傷,最終導致耳聾。尤其是戴耳機聽立體音樂,聽者的外耳道被耳機封閉,聲音傳進鼓膜后,沒有緩沖、回旋的余地,對聽覺神經刺激極大。另外,長時間接觸高分貝音樂,還會使人血壓上升,心跳、呼吸加劇,為心腦血管病癥的形成打下基礎。
聽音樂應調好音量,不宜過大;欣賞音樂的時間1小時為宜,不能連續聽上三四個小時;對奇音怪調少聽為好。
靠保健品度日 生活已經發展到花錢買保健這個階段了。以上海為例,2000年該市上半年人均花在醫療保健服務方面的支出為21.26元,而花在補藥、補品上的支出為105.74元。全國其它大中城市的情況,大致如此。看來,“花錢買保健”,主要表現是“花錢買保健品”。
保健品分為保健藥品和保健食品,前者國家已經不再審批,所以充斥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是保健食品。對在廣告中夸大功效、誤導消費者的保健品,國家加大了查處的力度。由此可見,在保健品市場上,經嚴格驗證、有保健功能的產品并不多。消費者在購買時,又易混淆保健品和藥品的概念。所以,花這筆錢能否買回健康,真是不好說了。
保健品近來有了一個變種,就是風靡一時的所謂“營養食品”。比如雞蛋,它本身就富含營養,可在前面再營上“營養”二字,就變得更有營養了。因為飼養者在飼料中,添加了“碘、鋅、硒、鐵”等微量元素,吃了這種“營養飯”,雞再下出的蛋,就一定是“營養雞蛋”了。再比如加鋅奶、含鐵掛面,據說是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鋅、鐵等微量元素,它們就成了“營養奶”、“營養掛面”了。
其實,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一般很少,飲食正常的健康人,完全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含量。只有那些飲食習慣不正常和患相關疾病的人,才可根據體內微量元素的分析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盲目亂服、亂補,會引起各種副作用,甚至還會引起中毒。
我們應多看科普讀物,提高認識水平,學會科學保健;多食補、少藥補;若需要補品,要聽醫生指點,服用靠得住的保健品。
縱欲無度 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長時間無節制搓麻將、玩游戲機,看碟片、泡歌廳卡廳等,均屬不良現代生活方式。它是一個笑面殺手,在歡樂、開心、痛快、放松中,一點點地切割人的健康,在人的呼吸、消化、心腦血管等系統,種下慢性病的禍根。這些病根在青年時期一般不易被發覺,經過時間的積累,到了中、老年就會來個大爆炸,讓人病痛纏身。如長期吸煙,積累的結果是,可能讓人患上肺癌、食管癌、胃癌等十多種癌癥;長期酗酒,積累的結果是,會使人的心腦血管發生病變,還會導致慢性酒精中毒、肝硬化,甚至演變成肝癌;暴飲暴食會損害人的胃腸道,導致一系列胃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體的激素分泌規律發生改變,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等病癥。
我們要堅持規律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注意飲食平衡,適當運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樂觀開朗;養成良好的業余愛好。
“三高”進食 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品,能使體內產生過多的酸性物質。當這些酸性物質的含量,超過體液的代謝平衡時,人體的內環境就出現了極不健康的“酸性體質環境”。科研表明,癌細胞周圍的體液pH值為6.85~6.95,屬偏酸性環境。在正常的體液pH值環境里,癌細胞是不易存活的。還有,人體pH值每下降0.1個單位,胰島素的活性就下降30%,從而增加了糖尿病的發病危險。
糧食、豆類、魚類、肉類、蛋類、蝦貝類等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它們在人體內氧化分解時,可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兩者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能合成碳酸。碳酸是弱電解質,可以解離出氫離子。所以,這些有機酸中的鈉鹽或鉀鹽進入人體后,經過化學反應,轉化成糖原、二氧化碳和水,還有一部分轉化成碳酸鹽。另外,蔬菜、水果中還含有大量的鉀、鈉、鈣、鎂等元素,它們在人體內的最終產物也都呈堿性。所以,這些食品為堿性食品。
我們提倡科學飲食,確保人類健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