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誠意,寫下巨額欠條
黨辛和榮芝的家在湖北中部漢江之濱,兩人是同鄉鄰村。1999年底,黨辛認識了榮芝。那年黨辛17歲,榮芝才16歲。榮芝長得楚楚動人,黨辛顯得英俊瀟灑,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墜入了愛河。

但是,兩人的戀情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因為父母覺得,他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特別是黨辛的父母,竭力反對他們之間來往。可是,已沉醉愛河的黨辛和榮芝,哪里還聽得進父母的勸告反對?青春的沖動下,兩人干脆同居了,讓婚姻成了既成事實。時間長了,雙放家長和親戚沒有辦法,也只得默默承認了這對“小夫妻”。
第一次抗爭的勝利,使得他們欣喜之余,覺得自己一下子成熟了許多。兩人開始憧憬美好的未來,并落實在行動上。黨辛學會了開車,榮芝經常跟著黨辛的車子走南闖北。兩年過去了,他們的羽翼豐滿了許多,于是決定離開父母,去外面闖闖世界。
2001年5月,黨辛、榮芝雙雙來到省城武漢,不久,均找到了自己打工的位置,黨辛幫人駕駛汽車,榮芝進了一家賓館做事。
從此,他們白天各自忙各自的工作,晚上則像城里人一樣,手牽手漫步在華燈下,日子溫馨又浪漫。
幸福的生活也有波瀾。榮芝在賓館里做事,每天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男人,她發現男人們大多很花心,看到漂亮的女孩總會流露出一種貪婪的目光,嘴里吐出來的全是挑逗性的語言,有的還不時動手動腳,榮芝越想越害怕,感到對黨辛不放心,一旦他喜歡上別的女人自己怎么辦?她可是早把黨辛當“老公”了。可是,目前兩人都不到法定結婚年齡,不能結婚,也就是說,她與黨辛的關系是沒有保障的。
榮芝苦思冥想,要用一種辦法把黨辛死死栓住,保證他以后一定娶自己為妻才行。
在外闖蕩了幾年,榮芝長了不少見識。她聯想到:定貨得預付定金,一旦一方違約,定金就變成了罰金,算是對對方違約的一種處罰。想到這里,她一拍腦袋:有了!
2003年8月20日,榮芝的妹妹榮香也到了武漢,來到他們的住所。
這天晚上,榮芝早早地回到住地,親手做了幾道菜。黨辛回來后,3人圍著桌子說說笑笑,高興地吃了起來。
榮芝給黨辛夾了一筷子菜,既像是開玩笑又很認真地說:“你經常開車在外,難免花心,你父母對我倆的婚事又一直持反對態度,為了保證你不愛上別的女人,到時能夠娶我為妻,你得先付點定金,考慮到條件有限,你就打個5萬元的欠條,以表你的真心吧。”
黨辛爽快地大聲笑了起來:“要得,要得,莫說5萬,就是50萬也行,有你做我老婆,終身無悔,我絕不會花心去想別的女人!”
說著,黨辛真的拿起榮芝從賓館帶回來的一張臺歷紙,順手用圓珠筆寫下了一張欠條:“今欠到榮芝人民幣5萬元。”落款是“黨辛,X年X月X日”。他將欠條交給榮芝時開玩笑說:“這就是我開給你的‘愛情欠條’!有了它你就可以放心了。”
榮芝接過條據,將它交給妹妹榮香,笑著說:“你替我好好保管,一旦你黨辛哥變心,對姐姐不好,你就拿著這張條據到法院打官司,讓他兌現這筆欠款。”
出外旅游,女友命喪大海
命運似乎是在有意捉弄黨辛。
黨辛與榮芝在武漢恩恩愛愛又度過了半年,身上有了一些積蓄,于是決定出外開開眼界。
2004年3月17日,黨辛、榮芝和朋友小清、小靜一起來到廣東珠海旅游。
山里人沒見過大海,榮芝執意要去海里游泳,體驗一下大海的博大。黨辛欣然同意。就在到珠海的第二天傍晚,黨辛、榮芝和另外兩個朋友一行4人來到珠海某海濱游泳場,購買了4張門票進去了。
天色已晚,這里的大部分職員正準備下班,廣播里也開始通知游客返回岸邊,大部分游客聽到廣播后開始陸續上岸。
黨辛從沒下海游過泳,所以盡管聽到廣播,卻仍然興致勃勃,對廣播的告知沒有加以理會。小靜不會游泳,就留在岸上給三人看衣服。黨辛與小清帶榮芝換上泳衣,帶上游泳圈,飛快地撲向了大海。
大約20多分鐘后,他們3人游到了離岸邊60多米遠的深水區的浮標處。
3個人在海水中不斷嬉戲,玩得十分痛快。突然,黨辛發現榮芝的泳圈與浮標無意中碰了一下,然后發出咝咝的漏氣聲。黨辛下意識地觸摸了一下浮標下面,碰到了一根裸露的鐵絲。
“不好,是鐵絲刺穿了泳圈,趕快往回游!”說完,黨辛慌忙與小清拉著榮芝往回游。但游了不到10米,榮芝游泳圈里的氣就已經全部漏完。慌忙之中,榮芝直往下沉,她雖然拼命掙扎,但仍然無濟于事。
“救命啊,救命啊——”黨辛與小清慌了,急忙大聲呼叫起來。
可當時正是夜晚,游泳場里游泳的人本來不多了,少數幾個游客也遠在淺灘處歇著,根本聽不到他們的呼救聲。
不一會,黨辛和小清就精疲力竭,無力再拉動榮芝了,眼睜睜地看著她沉入了海底。
黨辛拼命游到淺水處,迅速跑上岸,從一名游客手中搶過一只游泳圈,又向榮芝出事的地點撲去,然而茫茫大海,哪里還有榮芝的蹤影。
游泳場工作人員得知出事后,立即組織大批人馬進行搜救。但由于事故發生深水區,給搜救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幾個小時之后才找到榮芝的尸體。這年榮芝剛滿21歲。黨辛抱著榮芝的尸體,痛不欲生。
稍微冷靜一點后,黨辛找到游泳場負責人,要求賠償一點喪葬費處理榮芝的后事,但遭到了游泳場的拒絕。
他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通知了榮芝的母親即自己的準岳母黃鳳。黃鳳得知噩耗,帶著極大的悲痛趕到珠海。
雖然榮芝的死她本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黨辛與黃鳳認為,某海濱游泳場也有相當的過錯。因此,圍繞死者的死亡補償及安葬費等問題,兩人與游泳場負責人進行了長時間的協商,但一直未能達成一致。
黨辛決定為榮芝討一個說法。經過協商,他與黃鳳決定,由黃鳳作為原告將珠海某海濱游泳場告上法庭。
2004年5月11日,珠海市某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先后兩次開庭進行了審理。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之女榮芝在被告處購票進場,接受被告提供的服務,雙方之間形成了一種服務合同關系。被告作為經營者,有義務保障其提供的服務(環境)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原告之女作為消費者,有義務依照被告明示告知的時間、方法、地點進行游玩。
法院認定事故發生的原因,死者榮芝存在如下過錯:一是不按游泳場明示告知的時間在深水區里游泳;二是明知自己不會游泳,仍執意要到深水區游泳,而且所帶的是游泳圈而非救生圈,漠視自己生命安全;發現游泳圈漏氣后,采取的自救措施不當,正確的措施應是盡快游到浮標處,抓住浮標,等候救援人員的到來。
而被告海濱游泳場亦有相當的過錯:一、雖然明示告知了禁止下海游泳的時間,否則責任自負,但措施顯然不足以防止意外的發生;浮標繩使用了鐵絲,對游客的人身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一個后,法院作出判決:被告承擔40%的責任,死者承擔60%的責任,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被告賠償原告死亡補償費、喪葬費、交通住宿費等共計6萬余元。
至此,這場官司經過一年多的訴訟總算劃上了句號。
風波驟起,“準岳母”狀告“準女婿”
從珠海打完官司回到家,黨辛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榮芝,與榮芝生活在一起的那些甜蜜日子令他難以忘懷,榮芝熟悉的身影和音容笑貌在他心中久久揮之不去。
黨辛在悲痛思念之余,也開始冷靜地考慮自己的生活。于是,他買回了一臺汽車,開始跑起了運輸。他不想別的,只求以后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可黨辛萬萬沒想到,他與榮芝之間的事并沒有就此完結。
一天,榮香在整理自己的衣物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張已經揉得皺巴巴的臺歷紙,打開一看,是黨辛幾年前寫給榮芝的那張5萬元的欠條。
看到這張欠條,當時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姐姐的話如猶在耳,榮香不僅哭了起來。母親聞訊過來探問,她于是將條據給母親看,并哭著講述了這張欠條的來歷。
黃鳳也十分傷感。人就是這樣,失去了什么就拼命想撈回點什么作為補償。她的心里升騰起一個念頭:如今女兒去了,過去的準女婿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別人家的女婿,何不要回這筆天經地義的債務呢?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榮香,遭到容香極力反對。但黃鳳只稍作猶豫,就覺得這白紙黑字的欠條,是女兒實實在在的債務,不討白不討。至于女兒與黨辛的關系已經成為了過去,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此一時彼一時,討債沒錯。另外,5萬元實在是太具有誘惑力了。
黃鳳于是親自找到黨辛,要他還錢。
黨辛見到那張欠條,一時悲從中來。他克制住自己,向黃鳳解釋:這是自己與榮芝關系特別好,開玩笑留給榮芝的一張條據,并不是真正借了榮芝的錢,榮芝不在了,這張條據自然也失去了意義。
可黃鳳堅持說,世界上哪有沒借錢而打借據的道理?她一口咬定這是借款,一定要還,不還就與黨辛沒完!
黨辛沒料到,過去的“準岳母”竟如此不講道理,如此貪圖錢財。無論榮芝在不在人世,這筆“欠債”他都是不愿兌現的,因為一旦兌現,將是對他倆愛情的否定和褻瀆。他不由得一陣厭惡,回答說,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態度十分堅決。
討債不歡而散。此后,黃鳳又拿著那張欠條幾次上門催討,但每次都吃了“閉門羹”。
鐵了心的黃鳳想到了法律。她要用法律手段討回這筆屬于女兒的債務。于是,她一紙訴狀將黨辛告到了當地法院,要求黨辛償還欠條本金5萬元,并支付利息1萬元。
法庭公斷,“愛情欠條”空為領
2007年4月,當地法院審理了這樁“準岳母”狀告“準女婿”的特殊官司。開庭那天,黨辛不忍面對過去發生的一切,也不想在法庭上與自己過去的“準岳母”舌戰,他沒有出庭,只是委托代理人參加了訴訟。
在法庭上,原告及其代理人與被告的代理人就這一特殊的民間借貸糾紛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原告黃鳳訴稱:我已故女兒借給被告黨辛人民幣5萬元,被告至盡尚未償還一分,請求法院依法收回欠款。
被告委托人辯稱:原告已故女兒榮芝在世時是被告的女朋友,被告并沒有借榮芝的現金,也沒有欠她的錢,至于被告在原告手中的欠條系榮芝擔心被告不能與其結婚,故要求被告出具欠人民幣5萬元的字據,作為愛情的承諾。該條據是在當時兩人感情很好的情況下,應榮芝要求在一種半開玩笑的情況下出具的,不是真正的債務,因此,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榮香出庭,對欠條的來歷做了如實的供述。
法院經審理查明:榮芝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其他特別優秀的技能,因此,從她與黨辛去武漢找事做到其死亡時止,不可能靠打工積攢下了5萬元。而原告也提供不出榮芝接受過別人重大財物增予的事實。
法院認為,雖然原告持有被告黨辛出具給已故女兒榮芝的欠條,但缺乏被告欠榮芝5萬元的事實基礎。根據證據認定,被告出具該條據是作為與榮芝結婚的保證,如果被告不與榮芝結婚,即要求被告付給榮芝人民幣5萬元,而被告未能與榮芝登記結婚,不是被告主觀意志造成的。且婚姻應當自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條件保證對方與其結婚,故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被告黨辛出具該欠條時,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引起本案糾紛應負一定的責任,故應承擔部分訴訟費用。
法院最后判決,駁回原告黃鳳的訴訟請求。
法院的判決使得黨辛的愛情承諾成了一紙空頭支票,一場奇特的官司就這樣劃上了句號。
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