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統計,2006年我國公民出境人數高達3200萬人次,位居亞洲第一。在這個龐大的出國人群身上,蘊藏著驚人的商機。一位京漂女孩慧眼識財路,獵獲百萬財富和多家分店!她究竟有什么“創富寶典”?
出國遭遇尷尬,萌生獨創“生意經”
鄭州女孩陳思涵2003年從北京郵電大學畢業后,成了海淀區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白領麗人。因工作需要,陳思涵經常要去國外為公司處理進出口業務。但由于缺乏經驗,第一次出國所經歷的一連串煩惱,讓她永生難忘。
當時她在紐約下飛機住進酒店后,想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結果發現手機沒電了。更可氣的是,隨身攜帶的充電器也不能用,因為中國的電壓是220V,而美國是110V!此外,由于美國航空公司對行李箱的規格要求與我國不同,轉機去芝加哥時,陳思涵又為她那只大皮箱交了一筆罰金!在芝加哥住了兩天后,小陳才發現出國時該帶的東西沒帶,不該帶的倒帶了一大堆,無奈之下她只得在異國他鄉四處打聽,費盡周折地采購筆記本電腦連接線、當地的手機卡、吹風機、針線包等諸多生活必需品。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在美國的售價卻高得驚人,陳思涵又為此增加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額外開支。
接二連三的“打擊”搞得陳思涵郁悶異常。究其原由,都是因為出行前沒有準備好裝備造成的。
后來陳思涵把這次經歷講給一位北京女友聽,不料,對方也深有同感地說,她去法國留學時搜了整整5天才湊齊那些種類繁多的出國用品。“如果有人開個‘出國用品超市’什么的就好了,省得出境的人再為準備物品而四處奔走。”女友這句半開玩笑的話,卻令陳思涵感到眼前一亮:是啊,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商機,如今出國的人越來越多,這不正是一座等待有心人去開采的“金礦”嗎?!一瞬間,女孩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不做白領麗人,開個“出國店”當老板去!
2005年初,陳思涵毅然辭去了貿易公司的工作。她拿出自己的積蓄,又向朋友借了3萬,準備用10萬元錢跳入商海一搏。很快,她就在臨近北京第二使館區的一條街上盤下了50多平方米的店面。為了節省房租,陳思涵選擇開“樓上店”。反正她已經調查清楚,自己做的是獨門生意,根本不存在競爭,也就無所謂樓上樓下了。第二使館區設有70多個國家的使館,中國人的出境簽證大多要來這兒辦理,因此她堅信,“傍”著那么多大使館做出國用品生意,一定能成功!
巧打貼心牌,出國用品店火爆京城
店面裝修一新后,接下來就是聯系貨源了。陳思涵一方面頻頻光顧各大電子城、小商品批發市場,根據顧客們海外生活的需要,精心挑選出一部分品牌貨,例如男士剃須刀,要選擇輕便易攜帶、充電器全球通用的。此外,她還千里迢迢地趕到外省去參加“廣交會”、“義烏小商品展覽會”等,憑借一雙慧眼從中淘到不少新穎、時尚的出國用品。不僅有英標、美標、歐標等不同制式的電飯煲及電器用品,還有伸縮式行李車、折疊式衣架、壓縮毛巾、一次性內衣以及各類輕便實用的物品等。
資訊時代,做生意少不了廣告宣傳。然而,陳思涵的“出國用品專賣店”正式開業后,她手里的1 0萬元本金已所剩無幾,如何才能不花錢為自己的商店“造勢”呢?女孩忽然想到了互聯網這個免費的宣傳平臺。于是,陳思涵開始在各大出國留學網、旅游網和商務網站上發帖子介紹自己的專賣店。網絡宣傳的力量不可低估,第二天開始,陳思涵的業務電話開始響個不停,店里的人氣日漸旺盛起來。
在陳思涵的店里,不僅可以體驗到一站式購物的簡便和快樂,美女老板還是位熱心人,她會利用自己豐富的出國經驗,告訴初出國門的你該帶什么,去不同的國家準備用品時有什么異同之處等等。
開業那天,陳思涵首先接待了一對母女,那位中年女士說,女兒過幾天就要去加拿大留學了,她正為該準備什么物品而犯愁,聽說使館區開了家“出國店”,就趕過來看看。她首先注意到貨架上一個看似極為普通的手電筒,“這種手電筒也沒什么特別呀,在超市也能買到嘛。”陳思涵微笑著上前將其拆開,讓顧客注意到手電筒的腹中是沒有電池的,然后解釋道:“國外環保意識非常強,像電池這類非環保產品的售價是很昂貴的。可別小瞧這種手搖充電式手電筒,手搖1分鐘可以正常使用45分鐘呢,不僅很經濟,而且還會受到外國朋友的贊許與尊重。”那位女士恍然大悟,驚嘆道:“啊,原來出國還這么講究啊!”這時,她女兒又隨手拿起一個書本大小的盒子問:“這個盒子又是做什么的呢?”陳思涵的展示再度讓她們驚嘆不已,原來這個盒子展開之后就是空間十足、能與一般旅行箱包媲美的伸縮式行李車,其實用性可見一斑!這對母女當即讓陳思涵為她們列出一份到加拿大留學的必備物品清單。列好之后,她們對其中電話卡一項頗為不解:“打電話不是在國外更便宜嗎?”
陳思涵含笑說:“很多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會這樣告訴即將走出國門的人,說國外電話卡很便宜。但這要建立在有一定海外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你們想想,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很難有人可以像在國內一樣熟練地找到購買電話卡的地方,其中有些國家甚至沒有臨時的身份證明就不允許購買這類商品。而這時,出國的人最急于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打電話回家報平安。所以,帶一張所去國家的電話卡出國,反而是更實際的。”
顧客聽后頻頻點頭。當她們提著大包東西往外走時,陳思涵將一個掛繩證件袋作為禮品送給了那個女孩,“這個能讓出關時使用的護照等一系列證件都有一個好的歸屬,或許你用得上。它雖然制作簡單,但可以解決臨行前手忙腳亂的馬大哈們的麻煩哦。”如此細致的產品,在店里比比皆是,無不費盡心思。這第一單生意,就讓陳思涵有了1800多元的營業額,顧客臨走時還頻頻致謝呢!
隨著購物者的口口相傳,光顧“出國用品店”的人越來越多,在留學高峰期,陳思涵的營業額更是高得驚人。開店5個月后,她就順利賺回了當初投入的10萬元資金。
含笑迎挑戰,小財女圓了富姐夢
2006年初,陳思涵采納一些熱心網友的建議,開通了她的銷售網站,并招聘了幾名員工專門負責為北京市內的網上顧客送貨。至于京城以外的網友,只需輕點鼠標“逛”進陳思涵的購物網,把自己喜歡的商品一件件放入“網絡購物車”,然后匯款給她,幾天后便能收到她從北京郵寄來的出國用品。這一舉措所帶來的巨大收獲,簡直令陳思涵大吃一驚,開通電子商務沒幾個月,她的總營業額竟然翻了2倍多!
然而好景不長,看到陳思涵的獨門生意越做越火,一些人開始紛紛效仿。到了2006年3月,京城內已經出現六七家頗具規模的“出國用品專賣店”!陳思涵看著自己的小店人氣銳減,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轉念一想又釋然了,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同行“爭斗”中立于不敗之地,她就得不斷創新!
這時小陳手里已經有了20萬元積蓄,她首先想到用這些錢去豐富貨品種類,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在貿易公司那幫原同事的熱心幫助下,陳思涵很快就從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訂購到一批既新鮮有趣,又非常適合出國華人使用的商品。另外,她還委托北京的幾家小型企業,為自己加工了一批諸如轉換插頭、一次性內褲、一次性馬桶坐墊之類的小商品。雖花錢不多,卻因為這些產品貼上了“思涵出國”的商標,并印有她專賣店的地址和電話,使得小陳的出國用品店名聲大噪,給顧客留下十分“專業”的印象。漸漸地,陳思涵網上網下的生意又都紅火起來。
陳思涵還從許多前來購物的顧客口中進一步得知大家初到異國,很想了解當地在習俗、旅游、禮儀、購物等方面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項,而要保證這一點,僅僅在出國用品上下工夫是不夠的。
于是她又聘用了兩位具有多年出境及相關行業從業經驗的人士充當“出國顧問”。
“出國顧問幫你解憂”這項服務推出后,不僅大大提升了小陳專賣店的美譽度,還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促銷效果,前來咨詢、購物的顧客絡繹不絕。雖然這些咨詢服務都是免費的,但由此帶來的巨大效益,卻讓女孩嘗到了助人者自“助”的甜頭——僅9月份的銷售額,就高達十多萬元!
截止到2007年9月,陳思涵已在北京、天津、鄭州三地擁有5家出國用品專賣店,當初投入的10萬元資金,也在女孩的智慧經營下變成了110多萬元總資產。接下來,她還準備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把“出國裝備”賣遍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