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7年7月8日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10種新類型受賄刑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具體意見。同時,為準確區(qū)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懲處少數(shù),教育多數(shù),還就正確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這是繼5月30日中央紀委下發(fā)《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guī)定》之后,司法機關為依法懲治受賄犯罪,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收受干股難脫受賄罪名
所謂干股,是指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在不少貪腐犯罪案件中,以拿干股的形式行使隱蔽受賄犯罪行為的。為數(shù)不少。現(xiàn)在“兩高”最新司法解釋主要明確兩方面問題:一是收受干股是否需要經(jīng)過登記才可以認定,二是干股沒有實際轉(zhuǎn)讓的情況下應當如何處理。《意見》規(guī)定,進行了股權轉(zhuǎn)讓登記,或者相關證據(jù)證明股份發(fā)生了實際轉(zhuǎn)讓的,受賄數(shù)額按轉(zhuǎn)讓行為時股份價值計算,所分紅利按受賄孳息處理。股份未實際轉(zhuǎn)讓,以股份分紅名義獲取利益的,實際獲利數(shù)額應當認定為受賄數(shù)額。
與請托人“合作”辦公司屬受賄范圍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以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名義收受請托人財物,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動向、新情況。目前,此類受賄犯罪行為主要有兩種,一是由請托人出資,國家工作人員“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這與直接收受賄賂財物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應以受賄處理。二是以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名義,既沒有實際出資也不參與管理、經(jīng)營。這意味著行為人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獲取所謂利潤。屬于打著合作開辦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資的名義,行受賄之實的變相受賄行為。
對此。“兩高”新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由請托人出資,“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以受賄論處。受賄數(shù)額為請托人給國家工作人員的出資額。
未出資而委托請托人投資證券期貨屬受賄之列
目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以委托請托人投資證券、期貨或者其他委托理財?shù)拿x收受請托人財物的,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未實際出資,借委托他人投資證券、期貨或者其他委托理財?shù)拿x變相收受他人財物的;二是他人雖然將國家工作人員出資實際用于投資活動,但國家工作人員所獲收益與實際贏利明顯不符。對于第一種情形,既然沒有出資,也就談不上委托理財。更談不上理財收益,應當以受賄處理。對于第二種情形,其實質(zhì)就是變相受賄。
收受物品未辦理權屬變更也屬受賄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收受請托人房屋、汽車等物品。未變更權屬登記或者借用他人名義辦理權屬變更登記的,按照“兩高”新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不影響受賄的認定。這一規(guī)定與物權法關于不動產(chǎn)等物品實行登記變更的規(guī)定并不相悖。刑法上非法占有的認定標準與物權法上的合法所有的認定標準不完全一樣,非法占有目的的實現(xiàn)并不以得到法律上的確認為條件,是否在法律上取得對房屋、汽車等的所有權,并不能對事實上占有房屋、汽車等的認定構(gòu)成障礙。只要雙方有明確的送、收的意思表示。受賄方實際占有房屋、汽車等即可認定為受賄。不過。應注意與借用的區(qū)分。具體認定時,除雙方交待或者書面協(xié)議之外。主要應當結(jié)合以下因素進行判斷:有無借用的合理事由:是否實際使用;借用時間的長短;有無歸還的條件:有無歸還的意思表示及行為。
向請托人低買高賣物品以受賄論處
“兩高”新的司法解釋明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向請托人低買高賣房屋、汽車的行為,認定為受賄行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請托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請托人購買房屋、汽車等物品的: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請托人出售房屋、汽車等物品的;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請托人財物的。考慮到這類交易行為的對象多為房屋、汽車等大宗貴重物品,如簡單規(guī)定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購買或者高于市場的價格出售,有可能混淆正常交易與權錢交易的界限,也不利于控制打擊面。為此,規(guī)定了明顯低于或者高于市場價格的限制性條件。
特定關系人掛名領薪酬,官員難逃罪責
“兩高”新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請托人以給特定關系人安排工作為名。使特定關系人不實際工作卻獲取所謂薪酬的,以受賄論處。同時明確,特定關系人是指與國家工作人員有近親屬、情婦(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關系的人。
國家工作人員要求或者接受他人給特定關系人安排工作的情況較為復雜,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特定關系人掛名領取薪酬的,這與直接接受財物沒有實質(zhì)區(qū)別,應以受賄論處。二是特定關系人雖然參與工作但領取的薪酬明顯高于該職位正常薪酬水平的。其性質(zhì)屬于變相受賄,但考慮到當前一些企業(yè),尤其是私營企業(yè)薪酬發(fā)放不規(guī)范,如何認定實際領取的薪酬與正常薪酬是否相當以及如何認定受賄數(shù)額,均存在困難,故對這種情況暫沒作規(guī)定。三是特定關系人正常工作和領取薪酬的,不存在非法收受財物問題。不能以犯罪處理。
期權尋租難逃法網(wǎng)
時下。一些腐敗分子在職時利用職務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但并不立即收受財物。而是等離職后再收受此前約定的報酬,人民群眾對這種期權尋租的腐敗行為深惡痛絕。對于這種變現(xiàn)貨為期權的隱蔽行為,“兩高”新的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此類行為以受賄論處。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離職前后連續(xù)收受請托人財物的。離職前后收受部分均應計入受賄數(shù)額。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曾有批復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在其離退休后收受請托人財物的,須以在職時有事先約定為定罪條件。
間接受賄將受嚴懲
時下,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尤其是一些職務較高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往往不是其本人親自收受請托人財物。而是授意請托人與特定關系人以買賣房屋、汽車等物品的方式進行交易,有關財物也由特定關系人收取。對于這種由直接受賄變?yōu)殚g接受賄的隱蔽犯罪。“兩高”新的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授意請托人將有關財物給予特定關系人的,以受賄論處。
“兩高”新的司法解釋同時規(guī)定。特定關系人與國家工作人員通謀,共同實施前款行為的。對特定關系人以受賄罪的共犯論處。特定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與國家工作人員通謀。由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收受請托人財物后雙方共同占有的,以受賄罪的共犯論處。
如何區(qū)分賄賂與賭博界限
按照“兩高”最新司法解釋規(guī)定,認定以賭博形式收受賄賂犯罪時,應注意區(qū)分賄賂與賭博活動、娛樂活動的界限。但在司法實踐中。司法解釋雖然明確了此類行為的定性處理意見,但在具體查證和認定中存在一定困難。對此,“兩高”新的司法解釋列舉了4種可資區(qū)分賄賂與賭博活動、娛樂活動的界限的參考因素。要求在具體認定時主要應當結(jié)合這4種因素進行判斷:賭博的背景、場合、時間、次數(shù);賭資來源;其他賭博參與者有無事先通謀;輸贏錢物的具體,情況和金額大小。
為掩飾犯罪退還或上交錢物也應定罪處罰
“兩高”新的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同時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后;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lián)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對于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說明其主觀上沒有受賄故意,因此不是受賄。收受財物后。因自身或與其受賄有關聯(lián)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從法律上講受賄犯罪已經(jīng)實施完畢。而且主觀上也沒有悔罪的意思,依法依理均應定罪處罰。
(責編:樺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