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網絡上有一個名為“上海地攤創業聯盟”的QQ群,里面90%以上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各有自己的工作,業余時間會約好去擺攤,還在網上分享擺攤經驗。不僅上海,全國各地都有類似“地攤聯盟”興起,還有人倡議成立“中國地攤聯盟”。
“白領”與“擺攤”放在一起,似乎難以讓人理解。剛走出辦公室,就與乞丐為鄰,還要擔心城管人員的沖擊,擺攤的白領們何苦來?不為別的,為的是自己頭上的那片天。
白領擺攤當然涉及收益,不過卻不是純粹為賺錢。上海地攤聯盟的口號是“創業可以從地攤開始,地攤不是目的,只是開始”。正是從地攤起步,一些白領積累經驗走向了實體商鋪或網上銷售。所以,白領擺攤的真正價值在于,現在社會上有了這樣的創業氛圍和意向。
白領的辦公室生涯雖然體面,總給人以“籠子”的感覺,一棟棟商務樓,在那些活力充沛的年輕人看來,有如“黃金鳥籠”,不是沒有價值,但不屬于自己的家園。走出職業的束縛, 飛向自己的藍天,成為那些不安生的白領的心愿。
城市能夠提供機會,因為城市在起源上就是一個大集市,交易是城市的本意,大多數白領只是勞動交換中的一個環節。現代產業的一個重要特點和主要缺憾就是勞動分工。分工太細弄得參與者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天天重復瑣碎的操作,哪里還有多少樂趣?
不滿足虛幻的體面,向往自由、自主、自在,白領才上街擺攤,并同城管人員玩起“捉迷藏”的游戲。城市是創業的空間,青年更是富有創意的人生階段。有保障的收入和體面的職業帶來了自信,給了白領進入地攤、接受市場風雨的資本。白領擺攤對于城市的意義,不只是多了幾個攤點,而是展現了城市的活力和年輕人的夢想。
夢想屬于年輕人,擁有懷揣夢想的年輕人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城市,才是吸引人的城市。所以,城管還是必要的,市容還是需要維護的,但如果能將白領擺攤或者所有擺攤不管出于謀生還是準備創業,都設置成城市的一道風景,才是城市管理智慧的真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