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力吃緊再現拉閘限電
今年,廣東電力供應依然吃緊。此前4年,廣東省連續出現電力短缺局面,每年夏季用電缺口都在400萬千瓦以上。
“4月份最高峰值供電缺口已經突破400萬千瓦,比此前所預測的255萬~369萬千瓦有較大幅度增加。”廣東省經貿委電力能源處負責人透露說:“我們正在與南方電網及相關部門研究進一步應對措施。”
5月份以來,廣州供電局已多次掛出紅色用電信號,番禺、南沙等主要工業區的一些企業已經參加了輪休,一般在8:30~23:00時段停止生產用電,僅保留5%的保安負荷。
據廣州市經貿委預計,今年廣州電網最高自然負荷達到950萬千瓦,最大供電缺口為40萬~60萬千瓦。
針對目前廣東電力供應的緊張形勢,南方電網方面認為是受機組投產滯后、送出受阻、來水較少、缺油少氣、小火電關停等因素的影響,屬于電源性缺電。為此,南方電網不斷加大了電力調動力度。
點評:一邊是電力吃緊,另一邊卻是新電廠項目不斷上馬,其中的矛盾就是輸電配套設施跟不上步伐,如果不及時協調其中的矛盾,后果將是嚴重的。
2
“林權到戶”為九江群山添綠
山抹黛,樹滴翠,竹修林茂,果花飄香。
望著這一大片郁郁蔥蔥的自家山林,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林農賀方春感慨地說:“山林分到戶,林農好致富。”去年他家僅毛竹收入就達兩萬多元,已分到戶的150畝山林已經成為自家的“綠色銀行”。
九江市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之一,擁有林地1565.7萬畝,占該市國土總面積的55.48%。其中集體山林1304.9萬畝,占林地面積的83.6%。從2005年5月13日開始,江西省九江市在武寧縣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開了農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深刻變革——林權制度改革。這次林權制度的改革,如同土地家庭承包改革一樣,在山區林區具有歷史性的意義。目前,全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確權發證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發放林權證41.97萬本,林地使用權證宗地簽收率和面積簽收率分別為96.8%和96%。
點評:“山林分到戶,林農好致富”,九江市林權制度改革的成功,總結出來的經驗就一條: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
3
七年來“民告官”勝訴約六成
2000年—2006年,河南省法院共受理一審行政案件83096件,審結82505件,其中原告勝訴的49095件,約占59%。從受理案件的類型看,幾乎涉及所有的行政執法領域。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道民說,全省法院高度重視群體性行政案件的處理,對因土地征收、城建拆遷、企業改制、勞動和社會保障、資源環保等引發的群體性行政爭議,積極采取措施,強化訴訟協調。
點評:“民告官”勝訴率的提高,表明行政權利的亂用、濫用受到了法律的有效節制,是建設法制社會的一大進步。
4
下達太湖水污染減排任務
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近日分別向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沿太湖地區的市政府下達了太湖流域為期5年的水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
按照江蘇省確立的為期5年太湖污染減排總體目標:到2010年,COD排放量控制在25.4萬噸,削減率為15.1%;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9萬噸,削減率17.4%;太湖湖體、太湖上游主要河流、主要出湖河流、行政交界河流、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太湖治污規劃》目標。
點評:如今對環境污染采取高壓態勢顯得迫不得已,就足以證明以前工作的力度和決心不到位。所以,要治理太湖上游地區印染、化工等污染問題,不下狠招是不行的。
5
群眾買到假藥政府負責埋單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劉自林近日代表該局向社會公開承諾:“你買假藥我埋單。”消費者凡在安徽省境內購買到假劣藥品,可持相關票據和證明,向購藥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經查實后,由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向消費者全額退付購藥款。
據了解,該省從2005年起,在6個省轄市和兩個藥品營銷大縣試點“群眾買到假藥,現行退付購藥款”。
點評:此舉極大地促進了藥監部門對藥品的監察力度,可以讓老百姓用上好藥、放心藥,這才是真正地關注民生,為百姓辦實事!
6
考核排名前移城市的一把手重獎200萬
日前,山西省環保局和山西省財政廳對外宣布,對考核排名前移城市的一把手給予重獎,最多高達200萬元,獎勵對象以個人為主。
據悉,這在山西省環境保護工作中尚屬首次,全國也無二例。環保獎勵辦法做了這樣的規定,山西省被列入國家考核的重點城市中,退出全國大氣污染最嚴重城市排名前5名的,各獎100萬元;空氣質量指數位次前移10位的則獎勵200萬元。
省級考核的11個重點城市及119個縣(區),退出全省大氣污染最嚴重城市排名前5名的,各獎100萬元;空氣質量指數位次前移10位的,獎勵200萬元。
點評:保護環境是地方政府應盡的義務,本該做好的事情要重獎,那么,本該做好卻沒做好的事情,是不是該給予高額罰款呢?
7
農民先享手機“零月租”
針對廣大農村及邊遠山區通信信號無法覆蓋的問題,河北省移動公司通過新建2100個農村基站,實現對該省剩余的2500個沒有通信網絡的行政村全覆蓋,為新農村建設助力。
對于農村了解信息難,發布信息難的現狀,河北移動公司還將向全省農村提供16000臺“農村信息機”設備。農民通過手機、農村信息機等終端設備,可以方便地獲得和發布農產品信息。
針對農村相對收入較低的現狀,河北移動公司還將集中采購60萬部低價機型投向農村市場,并將推出針對農民使用的“田園卡”等農村資費政策,這項政策將使廣大農民首先享受到大家早已期待很久的“零月租、被叫免費”等優惠服務。同時,河北移動公司還將組織“萬場電影下鄉”工程。
點評:電信企業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以往不敢讓人恭維,如今河北移動公司在服務創新方面有突破、有特色,希望這是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