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鄉是全縣,甚至是全省都出了名的貧困鄉,每年都要靠國家財政補貼和各方面的救濟款才能維持生計,很多村民每年都是靠國家的扶貧款過日子。但牛頭鄉新上任的書記鄉長卻認為之所以如此貧窮落后,就是因為歷屆鄉主要領導跟外面的世界接觸實在是太少了,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時代,更應該要到外面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這樣才能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于是書記鄉長就決定帶領鄉干部到外面去考察一下。
考察前當然要先召開鄉領導班子會議,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對于外出考察,大家都沒有任何異議,很多人還抱怨早就該走出去考察了。只是主管鄉財政的李副鄉長哭喪著臉對大家說:“鄉財政連年靠上面撥款過日子,由于今年鄉里的招待費用嚴重超支,現在賬上根本就沒有一點兒余款了,我正為下個月大家的工資發愁呢!如果要是出去考察的話,至少要花三萬塊錢的開支,這錢從哪兒支呢?”
大家聽后,一下子沉默起來。這時,胡鄉長開口了:“我知道我們鄉里的財政十分困難,否則的話,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出去考察了。不過,就是再困難,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我希望大家多動動腦筋,能不能從什么地方擠出錢來,即使臨時挪用一下也行?!?/p>
又沉默了一會兒后,主抓農業的林副鄉長站起來說:“前天縣政府給我們鄉剛撥了兩萬元種子款?,F在距夏收夏種還早,我可以從中先擠出一萬塊錢出來?!彼蠹铱戳艘谎酆笥终f,“我們貧窮的關鍵問題不在種子的好壞,而是要通過市場調研,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對路暢銷的農副產品,所以我認為出去考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時的?!?/p>
聽了林副鄉長的話后,大家終于感到有希望了,不過,剩下的怎么辦呢?
這時主管鄉民政工作的秦副鄉長站了起來,漫不經心地對大家說:“上個月市民政局給我們鄉下達了一萬元的扶貧款。我認為這樣扶貧下去也不是一個事。那些貧困戶每家給他們三五百塊錢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不可能解決根本問題,相反每年靠國家的救濟過日子會使他們養成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前年鄉里準備組織一批人到城里去打工,想不到竟然沒有一個人愿意報名,有些人還大言不慚地說,我們打什么工呀!反正國家每年都有救濟款撥下來,何必去打工吃那份苦呢?你們說說看,他們就是這副德性,等著吃白食。我認為,我們這次出去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多年來,我們鄉一直閉關自守,沒有哪個領導敢于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也就找不到解決我們這里貧窮落后的根本途徑。我想,這一萬元扶貧款先用到這次考察上。如果我們找到了發家致富的路子的話,全鄉的農民都富裕起來了,還需要什么扶貧呢?”
大家聽了秦副鄉長的話后都十分激動,一致認為秦副鄉長說得十分有道理,鄉里的那些貧困戶就是等著上面的扶貧款糊日子,這種不良習慣今后一定要改變,否則的話,永遠無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現在兩萬元的考察費用已有著落了,還差一萬塊錢怎么辦呢?
這時,主抓計劃生育工作的王副鄉長站起來對大家說:“這幾年我們鄉雖然很窮,但計劃外生育的現象卻十分嚴重。所以相關罰款也罰了一萬多塊。這錢我們一直也沒敢挪用。我們鄉為什么會出現計劃外生育的嚴重現象?主要是因為老百姓太窮了,他們生了一個女兒后,就一心一意想再生一個兒子,這樣好為他們養老送終。如果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還愁沒有錢為自己養老送終嗎?所以我認為這次我們外出考察十分必要。如果能找到解決改變我們鄉貧窮落后的途徑的話,還怕老百姓再超生嗎?恐怕到時候就是要他們生第二胎還不肯呢!反正我們這次外出考察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鄉的貧窮落后的面貌,即使我們挪用了超生罰款違反國家的有關規定也不怕的?!?/p>
大家聽了王副鄉長的話后不禁拍手叫好。想不到大家廣開思路,很快就解決了外出考察的所有費用。看來牛頭鄉還真是人才濟濟呢!
(摘自《百花園·小小說原創版》2007年第6期 水云間 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