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人懷著一顆誠摯的心,邀請海內外的客人,共同為埔里芬芳歲月作見證。
埔里酒廠位于素有“東方瑞士”之稱的臺灣南投縣埔里小鎮,那里有嫵媚的高山及柔靜清澈的水質,好山好水加之氣候怡人,正是釀造美酒絕佳的地理環境。
該廠釀制的紹興酒舉世聞名,故埔里有“臺灣紹興酒的故鄉”之稱,吸引了觀光大潮不斷涌來。
“文化釀酒,藝術觀光”
埔里酒廠創建于1917年,早期以生產米酒及清酒為主。1956年開始生產紹興酒,1988年所產“陳年紹興酒”榮獲世界希臘品鑒會金牌獎,1995年成立產品展示中心,1997年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保證認證,1998年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系統驗證。該廠被評定為臺灣十大旅游路線之一,后來又與日本云海酒造及宮崎觀光協會進行產業文化交流,進而又吸引了不少日本游客前來參觀。
埔里酒廠目前的辦公建筑是1928年建造的,至今仍保存完整且維護良好。該廠首倡“文化釀酒,藝術觀光”,并成立了以“酒”為主題的文化館,教導人們建立正確的飲酒文化及習俗。為配合地方的社區營造與觀光發展規劃,在其廠區建了一個超大型的紹興酒甕飛泉景觀,為“酒鄉埔里”豎立新地標,突顯產業文化的特色和風采,以使游客加深酒鄉印象。同時開發了一系列酒香撲鼻、陶醉腸胃的紹興養生食品,如紹興棒冰、紹興米糕、紹興香腸、紹興鹵味、紹興茶葉蛋、紹興不老蛋等新產品應市,風味特佳,廣受游客喜愛。
埔里酒廠在日本侵略者統治時期所制的“萬壽酒”(又稱萬壽紹興酒)曾是日皇的御用貢品,1988年曾榮獲希臘世界食品評鑒會金質獎章。埔里紹興酒出口到30余個國家,年產量達230萬打以上,在當時是埔里鎮民引以為自豪的“鎮之寶”與“招商品牌”。20世紀90年代所產的2.4公升壇裝陳年紹興酒,曾風靡全省,一瓶難求,此時的埔里酒廠如日中天,享譽海內外。
埔里酒廠除了滿足人們的飲食需要外,更是埔里人精神文化的寄托,它的社會屬性和功能內涵愈來愈豐富,已逐步形成一股博大精深獨具特色的產業文化。可以預期,它將成為臺灣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臺灣紹興酒的故鄉
隨著臺灣經濟的起飛,民眾口感的改變,加之臺灣開放國外酒類進口,埔里紹興酒盛極而衰,由頂峰開始滑落。但埔里酒廠員工有著埔里人不怕苦的韌性,更有著堅強的毅力和活力。1995年4月,埔里酒廠開始實施再出發和改造計劃,其主要措施在以“臺灣紹興酒的故鄉”來重新定位埔里酒廠的歷史地位與品牌形象。接著開展酒廠開放觀光業務,成立“酒文化館”,帶領游客回溯埔里酒鄉歲月史,舉辦中華酒器文物、酒與詩之美、臺灣原住民的酒文化、埔里愛蘭公主選拔等展覽活動,又推出紹興副產品(飲料),與埔里美酒的促銷相結合,埔里酒廠重振雄風。自此,埔里酒廠正式轉型為生產與觀光并重的雙重酒廠。
自埔里酒廠大門打開之后,游客紛至沓來,每年涌進百萬人次以上的觀光人潮,對于埔里地區而言,酒廠猶如動力火車頭,帶動著該地區觀光產業的發展。埔里酒廠與埔里各餐飲業合作,開發“紹興宴”供賓客品嘗,與造紙業者及當地畫家雅士合作,開展飲酒賦詩揮毫活動,以加速推動埔里的觀光產業發展。
走出陰霾,挺進復蘇大道
一場百年罕見的“9.21大地震”使埔里酒廠受創相當嚴重,整個廠區斷垣殘壁,一片狼藉!但埔里酒廠員工有著天生打不倒的韌性,大家劫后余生沒有悲傷,也沒有喘息,馬上投入酒廠復建改造工程,酒廠迅速復原,而且營運成績比震前更好。酒廠能甩脫傳統經營包袱,除了重視產品品質外,其品牌行銷是重要原因。酒文化層面的關注及切入,使產業賦予活化,創造了一片具有競爭力的新天地。
埔里酒廠所舉辦的酒文化活動,如“古式迎親愛蘭囍酒上市”活動、“臺灣酒鄉風情游”、原住民“天籟原音回蕩埔里”“醉酒引福”“鐘馗嫁妹”“酒神祭”“國際酒文化節”,等等,擺脫了地震災難的陰影,讓游客感受到埔里人災后復蘇的旺盛生命力與活力。
目前,埔里酒廠游客如潮,酒廠員工的努力是值得喝彩的,酒鄉埔里已響遍全臺。酒廠未來還將打造臺灣首座“酒文化觀光休閑園區”,屆時游客一到埔里就可以聞到酒、觸摸到酒、吃到酒、玩到酒,甚至可以制酒。埔里酒廠發展觀光,帶動了埔里的觀光產業發展,也使災后的埔里遠離震災陰霾,走向復蘇大道。
埔里人懷著一顆誠摯的心,邀請海內外的客人,一起來為“埔里真情的酒”寫歷史,共同為埔里芬芳歲月作見證。埔里紹興酒,懷著埔里人的情、埔里人的望,更懷著臺灣酒鄉的一頁歲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