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在家中,精明的女人盡可能地把男人活兒女人活兒全部包攬下來,讓做丈夫的在妻子用“愛和奉獻”搭建出的“翅膀”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地生活……結果反倒“受累不討好”,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早知如此,妻子們又何必“放著河水不洗船”“放著丈夫不去用”呢?
受訪人沈嵐,女,某單位人事主管,36歲,好強聰明,家里家外都稱得上是一把好手。女兒今年9歲,無論上學下學,也一直是沈嵐在帶著。別人都說作為沈嵐的老公實在是太幸福了,因為什么都不用操心,什么都可以享受現成的,然而她們的婚姻,也恰恰是在這享受現成中,發生了傾斜。
專家點評:對方根本不領情的付出,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多余?當然這里面親情的因素除外。親情是百態千情中比較VIP的一種付出方式,最適合單拿出來講。親情關系中還有一種“臭嘴不臭心”的條款存在,是愛情比不了的。
愛情動不動就使人“心寒”,也許一方已經一傷到底,而肇事者卻還不知所云。
一個三口之家,看似簡單,但卻是兩種關系并存。父母對孩子,是設了“綠色通道”至上服務的親情卡。因為連著血脈的,也叫血緣,這東西會讓最自私的家伙也能懂得什么是“心甘情愿”。至于夫妻之間,任憑你結婚多少年,也是設了最低消費的包月卡,只要你不交服務費,就會馬上面臨停機。何為“服務費”?服務費就是夫妻雙方對這個家應盡的責任。所謂“最低消費”,其實也就是“底線”。婚姻的維護絕對是有一種看不見的底線存在的,這既是一種底線,也是一種必要的平衡。
無論男人女人,都不能一輩子替別人去交服務費或者代別人去交服務費不是?婚姻之美原本就是一種平衡之美。感覺到傾斜了,就一定要把角度調正才行。
傾訴人:以前吵架的時候他總是問我,你真的需要一個丈夫嗎?難道你不覺得我在這個家里早已是可有可無了嗎?
我一直都在問自己,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夠好?為什么他會愛上了別人?他最近一次回家來,我原本是想找他好好談談的。
我幾乎是低聲下氣(經過這些天的深思熟慮我才發現,我真的是不能沒有他的)地說,我哪里不好,你說,我可以改。結果你猜他說的是什么?他冷笑一聲,你怎么會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呢?你最大的缺點,就是做得太好了,好到讓人無法挑剔,就連我愛上了別人,你也能表現得陣腳不亂,這太可怕了。沈嵐,你知道嗎?有時我甚至懷疑你,也許你根本就是一個機器人,因為只有機器人才會如此完美,程序清楚,有條不紊,永遠都不叫苦。我真的是厭惡透了,受夠了——說完這段話,他摔門而去。
那一刻,我也想哭的,可是眼淚卻不聽使喚,居然一滴都沒有。也幸好是一滴都沒有,因為下午,我還要去上班,我不想讓別人看出來,估計我那些同事要是知道了我和丈夫正在鬧分居的事情,肯定會驚得目瞪口呆。要知道,我們一直都是讓人羨慕的夫妻組合,一直都是。我受不了這種假面的破碎。
他從家里搬出去已經三個多月了,沒錯,這是過年后的事,所以兩邊老人直到現在還都蒙在鼓里。他是鐵定心要和我離婚的,之所以先搬出去,是為了讓我有一個緩沖的時間。而我,正在做著我的努力,盡量使他回心轉意。
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她雖然隱隱地感覺到家里的氣氛有些不對頭,比如今年“六一”的時候,就是我們兩個分頭帶孩子出去的。
孩子后來說,爸爸還有另外一個阿姨。我就問孩子那阿姨什么樣?孩子說,反正不漂亮,不如媽媽你漂亮。小孩的話,看似無意,要不就是連她都感覺到什么了,所以才會本能地拿我和那個阿姨去比。
我接著問她,那阿姨年輕嗎?孩子說,不年輕,和我們老師歲數差不多。原來如此,原來是一個既不比我年輕也不比我漂亮的女人,這反倒更加深了我心里的委屈,為什么?
說來話長,我們也有過非常美好的時刻。
那時候我們大學剛畢業,我被分到一個比較大的局里工作,而他卻應聘去了銀行。
他一直是一個挺有闖勁的人,挺愿意讓別人承認自己的,他說那叫價值。
為了他的所謂“價值”,我從談戀愛那會兒起,就嘗試著照顧他,比如為他打毛衣,跟他媽媽學做飯等等,我甚至發誓等我們結婚之后,我一定可以把家打理得舒舒服服,然后讓他全無負擔。結婚后,我一方面辛辛苦苦建設我們的小家,一方面也想在工作中找到一個突破口——我可不想變成一個只會做家務、在社會上毫無地位的“黃臉婆”。雖然這樣里外地忙是累了一點,可這累還算是值得。這可能也和我的性格有關,從小我就是個不服輸的人,只要是想做的事,憋足了就一定會做成。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僅要做成,而且還要做好。這股子勁一直驅使著我直奔我所以為的那種理想生活而去,我以為一直跑到頭兒不就得了?哪想到地球是圓的,生活卻不是圓的,等著我的就是南轅北轍,跑到沒路為止。
有這么一段日子,我是又要抓家里,又要忙單位,每天都給自己弄得屁滾尿流的,有時他說要幫我干點什么,我也不讓,一來我覺得我能應付,二來我也覺得他干的我還看不上眼。
最初,他還是很疼我的。總想幫著我做點什么,又或者他也不做,我也不做,累了就呆著。
比如吃完飯之后的碗筷,他就喜歡攤在那兒然后等看完電視之后再洗。而我就不行,就是再累,看到那一堆油膩膩的碗筷在桌上堆著我都覺得堵心,往往馬上會去收拾。我去收拾,他還不樂意,問我為什么這么為難自己?累了就去歇著,我看完這段新聞自然就會洗,我就不明白這些碗筷擱在這兒到底礙著你什么了……像這種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起來的時候多了。我是這個脾氣,眼里容不得一點沙子,家里面容不得一點臟。也許人真的是不能太好強,我就是因為太好強了,所以反倒物極必反,最后什么都沒抓到。
現在我才明白,其實我一天到晚掙的什么命?較的什么真兒呢?假如我能糊涂一點,懶一點,多疼自己一點,讓他多干一點,又何至于有現在這個結局呢?我們吵得最厲害的一次,是我懷著女兒的時候。那會兒正趕上單位里人事改革,而他又正好要調動,我挺著個大肚子,又要上班,又要忙家里,每天還要擠公共汽車……他早就跟我說了,讓我提前歇,可我就是覺得自己沒事,能撐下來,所以把他的話就當成了耳旁風。結果那一次,我因為太累了,所以坐公共汽車睡著了,后來司機一個急剎車,把我一下子扔到了地上,頭都磕破了,撞到了前面的欄桿……那一次,幸好孩子沒事,醫生對他說,我這個月份,確實不該這么顛簸的,最好在家里養胎。那天從醫院一出來,他就跟我急了,他說,沈嵐我告訴你,如果我的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
他總是問我,為什么你就不能像我們單位里其他人的老婆一樣呢?我就說,他們的老婆什么樣?難道有我好嗎?他就說,不錯,人家是不如你能,但是人家活得舒服,從來都不和自己較勁,而你呢?整天這樣忙忙碌碌的,難道你就不累嗎?好吧,就算你不累,可我看著你累,我嫌心忙,你能不能為了我停下來呢?
我一邊給他刷旅游鞋一邊笑著問他,我停下來,我停下來這堆家務誰做?他說,你放那兒,我不用你做,再說那鞋根本也不臟,用不著刷。我告訴他,如果等臟了再刷的話,那就再也刷不出來了……經過這一次次的“辯論”之后,他也累了,他說,愛干你就干吧,不過丑話說在前頭,可不是我要你干的,而且也不是我不干,而是我沒干呢你就搶著先干了。你愿意無效勞動,我沒意見。
再后來,我覺得耳根子還就是清靜了。
他安心享受著我給他的照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什么的,也是我來接送。每次看到他干干凈凈地出門,我就覺得即使再累都是值得的。女人家圖的是什么?圖的不就是讓丈夫和孩子生活得好嗎?
我一直都在自己編織的夢里。直到他向我提出了分居的要求,我還一直都蒙在鼓里。我以為,我們的婚姻沒有問題啊,我們比任何一家人都要完美,都要幸福。可是在他那兒,這婚姻卻使他幾近殘疾,他說,這些年,我就像一個失去生活能力的傻子,享受著來自于你那兒的源源不斷的照顧,有時我甚至覺得,我長手都是多余的,我在這個家里更是多余的。
現在和他在一起的那個女人,據說生活能力很差,而且身體也不好。這也是我覺得很不甘心的原因。我覺得,即使他不要我了,至少也該找個比我強的,好讓我輸得心服口服。
但他告訴我說,沒錯,她是不如你,可是在她面前,我能感覺到我還是一個男人。她需要我,沒有我就不行,而你,從來就沒需要過我。在你面前,我什么都不是,做丈夫做到這個份上,你還讓我再說什么……當他對我說出這些的時候,我簡直都糊涂了。
難道我對他好,照顧他,反倒錯了嗎?
難道那女人指著他,依賴他,反倒對了?
這是個什么理兒啊。其實,我也不是不想挽回,我一直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也哭過,也害怕,可就是不想讓他看見,我就是太好強了,不想低這個頭。他總說我不需要他,其實我之所以干得這么帶勁,還不都是因為有他在的緣故,如果沒他在的話,我也就什么勁頭兒都沒了。我對他的依賴,是在他看不見的地方,他是我的精神支柱,為什么這一點他就不能明白啊。
專家點評:沈嵐的故事已經不是一個個案,而是一種現象。上周我還接到這樣一個電話,與沈嵐的困擾如出一轍。之所以把這個故事提前寫出來,也是為了讓更多的沈嵐明白,男人不僅有需要,也有被需要。他希望看到自己在家庭中的意義和貢獻,而不是做幸福的寄生蟲。這要求并不過分,做妻子的不去成全他,難道反而要勞駕外人之手嗎?
(摘自《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