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家庭環境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嗎?
Mrs. Cheroo,
我知道孩子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是天生遺傳決定的,不過,我還是想了解一下,到底有沒有可能通過家長的努力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呢?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他們的孩子跟我的寶寶差不多大,都2、3 歲了,大家聚到一起時,話題常常離不開孩子,大家都特別關心如何開發孩子智力的問題,希望能在這個方面得到指點,謝謝。
大同于瀟瀟
瀟瀟,
你的心情再好理解不過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聰明伶俐。是的,智力與先天有極大關系,但是,后天的開發也很重要,作為家長,不但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事實上,他們的努力確是會得到回報的。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將有助其智力發展。
像你的孩子這個歲數,你可以特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發孩子智力。
1 深度的溝通交流。比如說幫助孩子制訂適合其的玩耍時間和活動,而非把孩子放在一邊,讓其自個玩就完事了;你還可以多和孩子說話,即使是在做和孩子沒有關系的事情的時候也可以交流,特別是在做那些允許分神的家務事的時,是進行這種交流的好機會。
2 為孩子提供種類足夠豐富,數量足夠多的玩耍材料。比如說,玩具的類型要多樣化,不要只局限一種;給孩子買屬于他自己的圖書,不是那種你用來給孩子講故事的書,是那種孩子可以自己翻看并從中感到樂趣的書,告訴他,這是他自己的書,多買幾本,而且間隔一段時間就購進幾本新的。
3 爸爸媽媽都要加入。一般來說,媽媽陪孩子玩的時間會多一些,而我還是強烈建議父親每天也都盡量抽一點時間出來陪陪孩子玩。畢竟,男性逗孩子玩的方式和女性不同,更不拘一格,這對孩子是大有裨益的。
4 為孩子添置有趣的文具。比如說高矮合適的小寫字臺椅,樣式可人的紙張和筆等。為孩子添置這些文具并不是要給他什么壓力,讓他坐在書桌前努力讀書,只是為了提高他對這一切的興趣,至于他在這些臺椅上做些什么,在漂亮的紙張上畫下什么,并無關系。
親媽媽還是親爸爸?
Mrs. Cheroo,
孩子漸漸長大,開始黏人了。記得自己小時候,大人總喜歡問我一個問題,媽媽愛得多一些,還是爸爸愛得多一些,那個時候的我總是說媽媽愛得多一些。聽說新的育兒理論很鼓勵父親和孩子建立親密聯系,請問孩子親媽媽多一些好,還是親爸爸多一些好呢?
杭州王心琳
可愛的王心琳,
親媽媽還是親爸爸,應該沒有什么統一的標準說哪個更好一些的。孩子和他的養護人之間建立親密聯系,又叫依戀,這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這樣子,孩子感受世界的感情基調才會是安全的。
一般來說,因為哺乳、照看等緣故,母親更容易和孩子建立依戀關系。不過,孩子從母親那和從父親那得到的樂趣是不大一樣的。當孩子餓了,冷了,痛了,他們會趨向尋找媽媽溫暖的呵護,媽媽就是這個世界上安全健康生活的所在。而父親則更容易成為一個有趣的玩伴,當孩子的初級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之后,他們似乎更能享受和父親共處共玩的快樂。
而依戀關系并不是唯一、排外的,并不是說和母親依戀,和父親就不能依戀,和父親依戀就疏遠母親,千萬不要把這當成一場父母爭奪孩子的愛的戰爭,不妨當其是一部共同澆灌嫩芽的溫情劇吧。一般來說,孩子先會有一個主要的依戀對象,通常是母親,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探索新的世界和人際關系,他們會逐漸跟更多的人形成程度不一的依戀,這還不僅僅可能是父親,那些慈愛的祖父母如果長期照料孩子,也會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系。鼓勵你的丈夫多和孩子玩在一起吧,給孩子的愛總是不嫌多。
孩子怕生是膽子小的表現嗎
Mrs. Cheroo,
我的兒子現在快1 歲了,特別怕生。每次家里來客人,他都好像受到了什么大的驚嚇似的,客人要是想要抱一抱他,他就更是大哭大鬧。請問有什么辦法能幫助孩子變得勇敢起來呢?
西安于霏
于霏,
我恐怕要先糾正你的一個錯誤觀念,孩子怕生并非因為膽小怯懦,而是一種天然的保護機制,可以保護他不輕易被陌生人“騙”走。一般來說,孩子對陌生人感到恐懼的情況在6 個月之后開始出現,到了8-10 個月的時候達到頂點。等到孩子繼續長大,怕生的情況又會自然的逐漸減弱,總有一天他將能順暢的和陌生人交往而不哭不鬧。所以說,這只是一個成長的階段,不必太過擔心。
目前這個階段,你能做的是在陌生人出現的時候,幫助孩子克服面對生人的恐懼。下面給出兩個常用方法,以資借鑒。
1. 陪伴在孩子身邊。當孩子和陌生人獨處的時候,他會感到特別的恐懼,但是,如果有一個能讓他感到安全的熟人在身邊,尤其是母親,這種恐懼的程度就會減輕。所以你可以陪著你的孩子,讓他感覺到安全,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客人跟孩子玩,有了你這把保護傘在,生人出現給孩子帶去的心理壓力就會自然減輕。
2. 熱情接待客人。如果你對客人表現得很熱情,這種溫暖友好的情緒就會給孩子傳遞出一個信息,這個陌生人并不那么可怕。對一個孩子來說,媽媽的微笑就像是某種權威認證,表示某物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