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大病險、意外險,對于學齡前兒童的父母,面對眾多險種很難抉擇,不知道給家里的寶寶選擇哪一種,也不知道那些五花八門的名字下面到底是“隱藏”著什么。況且孩子那么小,要交十幾年的費用才能得到回報,這樣值得嗎?
大部分的父母為孩子上保險,除了常識性問題之外,最關注的莫過于搭配、花費、時間三大問題。當然,孩子的年齡段不同,父母入保險時所考慮的內容也不一樣,如果你的家中有一個尚未入學的寶寶,你知道要如何選擇理財產品嗎?按照上述三項內容,結合專家的建議,一一為您解答。
寶寶出生前可投女性險
當準備要孩子的那一刻起,準爸爸和準媽媽就應該為孩子的健康保障做一份規劃了?,F在很多保險公司都推出了懷孕期間保證母子平安的險種——單獨的母嬰保險或者含有生育保險的綜合類女性險,這兩險都會包含嬰兒的先天性疾病保障,為孕期的女性以及生產后的寶寶和媽媽提供了保障。
寶寶出生后加入住院醫療保險
孩子從出生到6 歲,可以“添置”住院醫療保險。不過,幼童的住院率非常高,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住院醫療費用比7 一18 歲的孩子,甚至比20 幾歲的年輕人都要高。因此,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可以選擇報銷性的住院費用保險就可以了;如果家庭預算充足,則可以再添一份住院津貼保,這樣可以彌補家長為照顧生病的孩子而耽誤的工作收入。
寶寶3歲后追加意外險
當孩子能夠順利的走路甚至跑步的時候,家長要擔心的事情就更多了。他們希望有活動的空間,但是又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因此這時應該為寶寶購買一份意外險。這樣既保證寶寶生病的時候有住院保障,又足以應付意外導致的門急診、住院治療等開支。
為學齡前兒童儲蓄教育金
在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下,一些有能力的家庭可以考慮為孩子的教育進行儲備了。選擇“健康+教育保障”是最適合兒童的綜合保險計劃。除此之外,一些公司還推出了針對經濟實力較強家庭的理財型險種組合,讓孩子出生30 天以上就可以“參與”理財。在繳費期內孩子每三周年可以領到保額的一定百分比返還,繳費期結束可以領到保額一定百分比返還,直到終身。此外,孩子還可以每年參與保險公司的分紅。還有一些保險不但可以儲蓄,還附加了意外傷害和住院補貼,這樣就涵蓋了意外、醫療、重疾三大風險,為0 歲到17 歲的兒童和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而且保障儲蓄兩不誤,滿期金可作孩子的教育金補充。
為寶寶投資做到心中有數
給孩子的投資肯定不能少,但是投多少合適呢?很多父母心里沒譜。專家提醒,父母給孩子投資應注意保額不要超限。為孩子投保以死亡為賠償條件的保險( 如定期壽險、意外險),累計保額不要超過10萬元,因為超過的部分即便付了保費也無效。而為剛出生的寶寶買保險,保險費不要超過你年收入的10%。如經濟不是特別寬裕,少兒險重大疾病保額可定在5萬元至10萬元,這樣就可以打消對絕大多數重大疾病的擔心。
給寶寶的投資,越早越好。因為保險是越早買保費越低,對于父母越合適,孩子也越早獲得了保障。專家建議,為孩子買保險時,保險期限應以到其大學畢業的年齡為宜,之后就應當由他自食其力了。